APP下载

比较胸腔镜与传统手术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探讨

2014-09-04朱淑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朱淑静

比较胸腔镜与传统手术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探讨

朱淑静

目的 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与传统手术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08月~2013年08月期间4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 传统手术肺叶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情况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具有痛苦小、疗效好、恢复快及创伤小等优点, 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护理工作人员熟练配合, 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

电视胸腔镜(VATS)是90年代迅速发展的新生技术手段,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及损伤小等诸多优势[1]。尤其适合高龄、肺功能差、并发症多及不能行传统治疗的患者。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将比较VATS与传统手术行肺叶切除术护理方法的区别,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08月~2013年08月期间4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 传统手术肺叶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有26例, 其中男性15例, 女11例, 年龄22.5~74.5岁, 平均年龄(47.5±3.7)岁, 其中肺部肿瘤患者9例,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7例, 肺结核患者6例, 肺结节病灶2例, 肺囊肿2例;对照组有22例, 其中男性13例, 女性9例,年龄25.5~70.0岁, 平均年龄(44.2±5.5)岁, 其中肺部肿瘤7例,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5例, 肺结核患者5例, 肺结节病灶3例, 肺囊肿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配合方法

1.2.1 术前心理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访视不给予心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由于VATS是一项新技术手段, 多数患者对其了解较少, 顾虑手术效果, 并产生紧张、压抑及恐惧等心理反应。作者耐心地疏导并给予充分的解释、安慰及鼓励, 分析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优缺点, 列举成功病例, 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 并充满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2]。

1.2.2 术前物品准备 观察组手术仪器占据空间大, 需40~50 m2的手术空间, 便于中转开胸。除准备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外, 还需准备如电凝钩、内镜持针器、胸腔镜肺钳、推结器、内镜剪、套管、取物袋、钛夹钳以及内镜缝合切开器等,电视胸腔镜设备一套, 包括监视器、冷光源、摄像机、光纤以及30°角的镜头等, 备碘伏、小纱布用于擦拭镜头。对照组按常规开胸术准备所需物品。

1.2.3 术后护理 胸腔镜术后, 取平卧位, 头要侧向一侧,全麻患者可抬高床头15~30°, 6 h后可取45°左右半卧位与坐位交替[3], 有利于呼吸、胸腔闭式引流以及减轻伤口疼痛。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幅度的变化, 术后24 h内应用心电监护, 必要时给予吸氧, 尤其对老年患者, 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 早期发现低氧血症, 及时处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 避免引流管弯曲、打折、受压及引流不畅。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便于引流。每15~ 30 min 挤压引流管,检查是否通畅, 防止血凝块阻塞管腔, 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若引流液>100 ml/ h, 持续3 h, 疑有活动性出血[4],及时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有无气促、胸闷、发绀及皮下气肿,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等一般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均成功,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切口评价 随访3个月, 两组患者对切口满意比率见表2, 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

表2 两组患者对切口满意比率的比较

3 讨论

大多数患者对VATS 技术了解较少, 担心手术疗效, 增加了其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 护理工作人员需给予诚恳、细致、热情及耐心细致的关怀, 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 做好心理疏导。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知识与手术治疗的目的及意义, 让其多了解VATS 技术优点、治疗效果、先进性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反应。并指导患者术前术后如何配合治疗及护理。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手术均成功,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3个月, 两组患者对切口满意比率见表2, 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 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具有痛苦小、疗效好、恢复快及创伤小等优点, 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护理工作人员熟练配合, 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术前的宣教工作,做好术后病情的观察, 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量少,对减轻护士工作量, 节省护理人力, 同时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了生活质量。

[1] 刘燕,袁兰,张梅.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14(23):2490-2491.

[2] 卢洁琼,梁洁勇.52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0,8(2):254-255.

[3] 胡建才,朱水波,张晓明,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血气胸200例报告.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8,22(3):62.

[4] 张倬,张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45例报告.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0,24(1):50.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