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4-09-04杨红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胰岛负荷胰岛素

杨红玉

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杨红玉

目的 探讨分析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对其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 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功能变化。结果 短期胰岛素治疗后患者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明显上升, 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胰岛素输注;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引起, 多在35~40岁后发病, 发病率高, 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持续性高血糖诱发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能显著控制血糖, 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 改善高血糖毒性影响[2]。本文选取了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于鹤壁市鹤煤总医院就诊的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对其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关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ADA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11.1 mmol/L。包括男性26例, 女性19例, 年龄35~76岁, 平均(49.1±6.8)岁, 其中有19例患者有家族性糖尿病史。入选患者均排除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患者身高155~177 cm, 平均(165.2±9.3)cm, 体重55~87 kg, 平均(71.94±12.18)kg, 体质量指数BMI(23.14±2.96)kg/m2。

1.2 方法 入院后嘱患者禁食, 持续10 h。次日晨起空腹验血送检, 采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浓度, 采用放射免疫法监测胰岛素水平、C肽含量。随后进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嘱患者食用馒头2两, 分别在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时抽取患者静脉血送检, 检测血糖浓度、胰岛素水平、C肽含量。在检测结束后对患者采取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三餐前于患者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 于入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NPH), 采用罗氏血糖仪指测法实时监测患者血糖变化, 根据血糖动态水平及时进行胰岛素用量调整,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0 mmol/L, 餐后2 h<10.0 mmol/L。治疗2周后停用胰岛素1 d, 次日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通过所的实验结果计算相关数值:糖负荷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比(△I30/△G30)、C肽曲线下面积(AUCcp)、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糖负荷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 UCi/ AUCg)、C肽曲线下面积/糖负荷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cp/ AUCg)。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 以s)表示计量资料, 进行t检验, 非正态Homa-β和Homa-IR需先进行对数转换成正态分布再进行统计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本研究中45例患者在经过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后,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PG)和糖负荷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变化(±s)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与治疗后比较, P<0.01

?

2.2 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改变 治疗后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性指标AUCi、AUCcp、(AUCcp/ AUCg)、(A UCi/ AUCg)、△I30/△G30、HBCI、CP30/G30等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各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工作已证实, 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减轻高血糖毒性, 保护胰岛B细胞, 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3]。本研究对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 患者FPG和AUC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 说明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机体高血糖水平,缓解高血糖毒性。之前有研究显示, 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抑制脂肪分解, 改善脂肪细胞的功能, 使糖脂毒性改善, 由此来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 是胰岛B细胞的功能得到恢复, 本研究经治疗后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性指标AUCi、AUCcp、(AUCcp/ AUCg)、(A UCi/ AUCg)、△I30/△G30、HBCI、CP30/G30等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说明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1] 杨秋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6):51-52.

[2] 亚库甫江·阿布多热依木,代春英.2型糖尿病患者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剂量与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剂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26):60-61.

[3] 徐瑛,苏恒.2型糖尿病患者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与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剂量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10):828-829.

458000 鹤壁市鹤煤总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胰岛负荷胰岛素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