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04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骨痛鲑鱼降钙素

张 炜

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 炜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骨痛减轻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腰椎(L2~4)骨密度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痛减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腰椎(L2~4)骨密度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骨密度,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鲑鱼降钙素;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为探讨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提高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对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 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男49例, 女45例, 最小年龄55岁, 最大年龄82岁, 平均年龄63.2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治疗, 即给予患者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治疗, 2粒/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入治疗, 每隔一天注射一次, 或每周注射三次, 一次20 U;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并对两组患者的骨痛减轻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腰椎(L2~4)骨密度改变情况进行对比。

1.3 疗效判定 以标尺法为依据对患者的骨痛程度进行判定, 显效:治疗两周后患者的骨疼痛减轻程度大于30%;有效:治疗1个月后患者骨疼痛减轻程度大于30%;无效: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骨疼痛程度未减轻。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展开χ2检验, 计量资料展开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痛减轻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骨痛减轻总有效率为93.62%, 对照组患者骨痛减轻总有效率为63.83%,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痛减轻总有效率对比 [n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L2~4)骨密度改变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腰椎(L2~4)骨密度为(0.651±0.06)mg/cm3,治疗后腰椎(L2~4)骨密度为(0.684±0.07)mg/cm3,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腰椎(L2~4)骨密度为(0.661±0.07)mg/cm3,治疗后腰椎(L2~4)骨密度为(0.671±0.08)mg/cm3,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L2~4)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 其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危险性增加及疼痛,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人民多存在缺钙现象, 人们平均每日摄入的钙量低于50 mg,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据调查, 我国50~60岁的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为58%, 而70~80岁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更高[2]。解旭东等认为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人体一旦缺钙则极易引发骨质疏松症, 而摄入足量的钙则能有效的维持骨量, 且能减少骨量丢失, 并且还可有效的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因此, 及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 减轻患者骨疼痛程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鲑鱼降钙素逐渐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鲑鱼降钙素在几种不同来源降钙素中的骨代谢激素活性最高, 鲑鱼降钙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哺乳动物有较大的不同之处, 然而其生物活性则高达哺乳动物的 30~60倍;其可对破骨细胞受体产生作用,从而对破骨细胞进行抑制, 使得破骨细胞数量减少, 对破股细胞功能进行抑制, 进而对骨吸收及肾小管对镁离子、钙离子、磷离子等重吸收现象进行抑制。然而单独给予患者降钙素治疗极易导致低血钙及由低血钙引起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生。因此, 临床上通常将降钙素联合钙剂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降钙素的止痛机制和其抑制破股细胞数量及活性, 减少骨钙释放有关;此外, 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其止痛机制和其作用于中枢感受区特异性受体, 对刺激内源性镇痛物质、前列腺素的释放进行抑制有关。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行鲑鱼降钙素及钙剂治疗后患者的骨痛减轻总有效率为93.62%, 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钙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3.83%。且两组患者腰椎(L2~4)骨密度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给予骨质疏松症患者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骨密度,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1] 马玉棋.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老年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时珍国医国药, 2013,24(7):1695.

[2] 欧莉.黄芪配伍熟地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097.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骨痛鲑鱼降钙素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不时鲑
星球传说 鲑鱼人1
星球传说 鲑鱼人2
蒙药二味杜仲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猛鲑鱼巧捉长嘴鸟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