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9-04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妇产科栓塞动脉

许 静

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许 静

目的 探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方法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均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记录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主要发病原因为产后大出血,所占比例高达43.75%, 其他发病原因还包括恶性肿瘤、流产手术、子宫肌瘤等, 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 体内β-HCG水平均恢复正常, 治疗有效率高达100.00%, 手术平均时间(68.34±5.31)min, 住院时间(4.56±1.07)d。结论 妇产科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了解其实际情况, 做好大出血并发症的抢救与治疗准备工作,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出现疑似大出血情况应及时确诊, 并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其他对症治疗,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临床疗效

本文将对南阳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并发生大出血的48例妇产科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从而探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妇产科大出血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 年龄19~53岁, 平均年龄(37.89±3.42)岁, 其中46例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 1例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 且经临床证实发生子宫大出血;②术前经碘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③患者无明胶过敏情况;④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⑤患者无合并身体其他部位(除妇科恶性肿瘤)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无肿瘤转移情况;⑥患者对本次研究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良好耐受性, 无手术禁忌证, 可坚持完成治疗;⑦患者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⑧患者无精神类疾病;⑨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治疗方法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均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取仰卧位并对其右侧股动脉处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局麻处理后穿刺(Seldinger技术), 将腹主动脉L3~L4椎体处引入5F导管(经导丝)并注入对比剂(100 ml碘海醇注射液), 注射速度12 ml/s, 行腹腔动脉造影观察盆腔动脉行走方向及管径大小(应同时观察对比剂有无渗出), 之后将5F导管更换为4F RH导管, 调整导管头使其进入两侧骼动脉后行再次造影(对比剂优维显370, 剂量8 ml, 注射速度3 ml/s),目的为准确掌握两侧子宫动脉位置, 之后于子宫动脉中将导管插入, 缓慢将50~80mgMTX推入子宫动脉, 完成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规格为1mm×1mm×10mm)栓塞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检查机体子宫动脉及分支血流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疗效, 即血流速度明显缓慢, 子宫供血明显减少甚至停止供血, 则获得有效栓塞。压迫下腹子宫, 若无阴道出血后拔管,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术后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及时进行体内β-HCG水平检测以及B超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原因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分析

由表1可知,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主要发病原因为产后大出血, 所占比例高达43.75%, 其他发病原因还包括恶性肿瘤、流产手术、子宫肌瘤等, 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 体内β-HCG水平均恢复正常, 治疗有效率高达100.00%, 无中转子宫切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手术平均时间(68.34±5.31)min, 住院时间(4.56±1.07)d。

3 讨论

大出血是妇产科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也是导致妇产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 对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原则包括快速有效的止血措施、预防及控制感染、纠正失血性休克症状及消除出血因素等[2]。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结构及周围环境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妇产科手术发生率逐年上升, 妇产科大出血率也随之增加,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妇产科大出血传统治疗措施为药物及促宫缩, 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部分药物治疗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需实施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手术, 该治疗方法较为复杂, 对手术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且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患者术后将失去生育能力, 因此部分患者无法接受, 对其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 利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简称UAE)治疗妇产科大出血已在临床推广使用, 并取得满意疗效。研究表明[3], 子宫动脉栓塞术特点为操作简单方便, 对患者造成伤害较小, 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且对其生育能力未造成任何影响, 利于患者接受治疗, 已成为临床首选妇产科大出血治疗方法。

本文研究可知, 产后大出血仍是妇产科大出血主要原因,所占比例为43.75%, 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 临床疗效高达100.00%, 无中转子宫切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与国内相关报道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 妇产科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了解其实际情况, 做好大出血并发症的抢救与治疗准备工作,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出现疑似大出血情况应及时确诊, 并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其他对症治疗,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向定菊, 马代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26例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22): 167.

[2] 邵思辉, 罗自金, 黄进帮, 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3): 35-37.

[3] 杨学荣, 刘晓芳, 秦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应用.四川医学, 2012, 33(2): 230-231.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妇一科

猜你喜欢

妇产科栓塞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