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防治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效果探讨

2014-09-04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肌群持续时间初产妇

窦 丽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防治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效果探讨

窦 丽

目的 探讨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防治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效果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阴道分娩后尿失禁初产妇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 康复训练组则给予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结果 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前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分级/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分级/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用于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防治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 提高收缩力及张力。

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

我国女性产后尿失禁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妊娠分娩过程中对于盆底结构神经及肌肉机械性损是引起产后尿失禁发生主要机制[1,2]。临床传统采用药物口服治疗, 仅能部分改善尿失禁症状, 但无法恢复盆底肌肉正常肌力。本次研究选取行阴道分娩后尿失禁初产妇100例, 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口服和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 探讨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防治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效果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行阴道分娩后尿失禁初产妇100例, 依据体格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排除标准: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及肾脏疾病史;盆底肌力≤3级;多胎妊娠;膀胱内压异常。入选产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50例, 年龄21~35岁, 平均年龄为(27.64±5.96)岁, 平均孕周为(38.87±3.14)周;康复训练组产妇50例, 年龄22~33岁, 平均年龄为(27.7±5.98)岁, 平均孕周为(38.92±3.17)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 即盐酸米多君2.0 mg/次, 3次/d, 替勃龙片, 50 mg/次, 3次/d;康复训练组产妇则给予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 即于产妇阴道内放置训练圆锥, 以有向阴道外滑动倾向作为质量选择标准, 指导患者收缩盆底肌肉15~20 min, 3次/d, 保证圆锥不由阴道内滑出;两组产妇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罗婷婷等[2]拟定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分级标准进行评价:0级, 未见盆底肌肉收缩;1级, 可见盆底肌肉颤动, 持续时间>1 s;2级, 可见盆底肌肉不完全收缩, 持续时间1~2 s;3级, 可见盆底肌肉完全收缩, 持续时间1~3 s;4级, 可见盆底肌肉完全收缩, 且能轻微对抗;5级,可见盆底肌肉完全收缩, 且能持续对抗。②采用盆底肌肉康复仪进行盆底肌肉功能指标检测, 包括VRP, 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Epidata 3.02和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配对和成组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分级比较 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分级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 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后盆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分级比较

表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s)

?

3 讨论

女性妊娠过程中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子宫压迫盆底支撑结构产生不同程度损伤;而阴道分娩对盆底肌肉、韧带及神经等盆牵拉过度又加重了这一损伤, 故阴道分娩被认为是产后尿失禁最为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常规采用α 受体激动剂及雌激素口服治疗, 可促进膀胱及尿道口平滑肌收缩,改善尿道括约肌张力, 提高盆底粘膜结缔组织功能, 对于解决尿道功能不佳作用确切, 但因盆地支撑结构损伤仍然存在,远期疗效较差。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可通过自主收缩盆底肌肉,改善盆底肌群张力及收缩力, 提高盆底神经兴奋频率, 发挥加强尿液排泄及盆底肌肉功能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中, 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肉综合收缩力分级/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康复训练组产妇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提示相较于药物口服治疗,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在提高盆底肌肉功能, 促进正常肌力恢复方面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用于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防治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 提高收缩力及张力。

[1] 刘菊凝,李蓉,王未.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21(1):35-37.

[2] 张耀华,邓萍萍,江小群.盆底肌肉康复器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1,40(5):505-506.

455000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

猜你喜欢

肌群持续时间初产妇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