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探讨

2014-09-04李生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消化酶多潘立酮功能性

李生利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探讨

李生利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与复方消化酶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择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消化内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 就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 n=40)与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观察组, 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经统计显示总有效率为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嗜睡不良反应率为5%, 对照组为7.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与复方消化酶联合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消除临床症状, 对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多潘立酮;复方消化酶;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 病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占有一定比例, 以反复或持续发作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不振、腹胀、早饱、胃灼热、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出现程度不等的生存质量下降,对治疗方案及药物合理选择, 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 就单用多潘立酮治疗与联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研究对象, 男52例, 女28例, 年龄20~71岁, 平均(48.2±2.7)岁, 病程平均(2.5±0.3)年。临床均以早饱、反酸、恶心呕吐、胃部灼烧感、持续性上腹痛等为主要表现, 经胃镜、B超、钡餐透视检查排除气质性病变, 如消化性溃疡等, 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取多潘立酮片餐前30 min口服, 10 mg/次, 3次/d, 共行4周治疗。依据评价标准评估和记录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组:多潘立酮应用方案同上, 并取复方消化酶颗粒餐后30 min服用, 2粒/次, 3次/d, 共行4周治疗, 用药后观察同上。

1.3 效果评定 显效:治疗后, 恶心、呕吐、上腹灼热感、反酸、腹胀等临床症状呈消除显示;有效:临床症状经药物治疗后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在药物治疗后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记录口干、嗜睡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嗜睡不良反应率为5%, 对照组为7.5%, 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n(%)]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多种诱发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其中最常见的为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或抑郁焦虑状态下, 明显减弱了胃的运动与分泌, 甚至各机能出现停止征象, 肠蠕动被抑制, 焦虑或抑郁心理可致体内某些激素分泌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另外, 不良饮食习惯、环境变化也为本病诱因, 且幽门螺杆菌为常见致病因子, 对患者生存质量构成严重威胁[2]。在对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时, 若对临床症状及时有效控制, 获得理想预后, 但若诊疗不及时,极易引发维生素缺乏、低蛋白症等并发症, 并依据个体化原则, 综合性对症支持治疗,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加强常规对症支持, 可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和生命体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选择多潘立酮治疗, 其属促动力药, 有较强的抗呕吐效果, 可使消化道动力增加, 对多巴胺受体可选择性阻断, 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可辅助应用。复方消化酶含纤维素酶、淀粉酶、胃蛋白酶、木瓜酶等成分, 可同时发挥功效,促进机体食管消化, 除可有效驱除肠内气体外, 也可利胆疏导, 改善临床症状。复方消化酶应用, 可辅助胃排空, 减少未消化食物在肠道的比例, 复方消化酶含有胃溶颗粒, 如脂脉酶、酒曲酶蛋白, 对胃部消化有促进作用, 使胃动力加重。在取多潘立酮应用的同时, 与复方消化酶联用治疗, 对食物消化及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 使病情明显改善。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经统计显示总有效率为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嗜睡不良反应率为5%, 对照组为7.5%, 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药联用, 除使效果增强, 并具一定安全性。

综上,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与复方消化酶联合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消除临床症状, 对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胡全光,林小武.自拟泻平饮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16(2):34-35.

[2] 壬光涛.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 22(4):128.

[3] 武彩云.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3(8):964-965.

464000 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猜你喜欢

消化酶多潘立酮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洞庭青鲫肠道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三角帆蚌肠道消化酶活力研究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