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2014-09-04何鼎淳钟成彪李宇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代偿肝炎感染率

何鼎淳 钟成彪 李宇海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何鼎淳 钟成彪 李宇海

目的 进一步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 35例发生医院感染, 约占35.0%, 男女性医院感染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感染(42.9%)与腹膜感染(28.6%)是最主要感染部位;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G-杆菌为45.0%, G+球菌为42.0%, 真菌为13.0%为主要病原菌;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率(17.1%)与住院患者死亡率(6.2%)相比,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院内感染, 必须重视各项高危感染因素, 降低非侵入性操作, 加强对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医院感染;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根据不完全资料统计, 大约全世界有20多亿人口感染乙肝病毒, 约4.5亿人口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感染会逐渐发展成为慢性乙肝, 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一旦进行失代偿期之后, 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上升。这种疾病的预后比较差, 只能通过肝移植的方式进行根治。在临床医学上,由于受到高额手术费用、高手术风险以及肝脏资源严重匮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肝炎植手术很难得到广泛开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合并严重的肝功能障碍, 很容易诱发医院感染[2]。为了进一步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减少感染、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3]。其中, 77例男, 23例女, 患者年龄在21~7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4.02±11.79)岁, 40例患者年龄低于60岁, 60例患者年龄大于60岁。52例患者住院时间低于30 d, 48例超过30 d。

1.2 方法 对上述100患者进行痰液、排泄物、腹水、血液等病原学检查, 对于侵入性置管操作患者, 进行常规细菌培养。观察上述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部位、主要病原菌、高危因素以及患者的死亡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 应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组间进行χ2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生医院感染几率分析 上述100例患者, 35例发生医院感染, 约占35.0%, 其中, 19例男性(54.3%), 16例女性(45.7%), 两者医院感染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感染部位分析 35例院内感染患者, 15例呼吸道感染,约占42.9%;10例腹膜感染, 约占28.6%;5例胃肠道感染,约占14.3%;胆道与泌尿道感染5例, 约占14.3%。

2.3 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年龄大于60岁患者感染率(55.0%)显著高于年龄大于60岁患者感染率,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感染率(57.7%)显著高于住院时间低于30 d患者感染率,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侵入性操作患者感染率(58.9%)显著高于未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感染率,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 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上述患者感染高危因素比较

2.4 主要病原菌分析 对其中35例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 共检测出19株病原菌, 检出率约为54.3%。其中, G-杆菌为45.0%, G+球菌为42.0%, 真菌为13.0%。

2.5 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35例医院感染患者, 6例死亡, 死亡率为17.1%;65例未感染患者,4例死亡, 约占6.2%。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率(17.1%)与住院患者死亡率(6.2%)相比,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本文研究中, 年龄因素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 究其原因分析:该类疾病患者本身低蛋白血症就比较严重, 老年患者一般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 会进一步加重疾病发展。肝炎后肝硬化等症状, 会引发免疫系统障碍, 导致有机体抵抗力下降, 容易诱发感染。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等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 提示应加强患者护理, 降低非侵入性操作应用, 严格无菌操作环境。严格医护人员的洗手制度, 在护理前后, 均认真清洗双手[4]。导管、储液瓶必须每天清洗,在使用之后进行严格消毒。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 定时通风,保持病房新鲜空气。维持合理的病房温度与湿度, 与此同时,严格患者探视制度, 对患者进行隔离保护, 严格访视制度, 降低交叉感染, 预防外源性感染, 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几率[5]。

患者并发感染后, 不仅会加重经济负担, 还会影响疾病治疗。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 G-成为患者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原菌。在本文研究中证实,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其次为腹膜感染。检出菌株最多的是G-杆菌为45.0%, 比如说,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G+球菌为42.0%, 真菌为13.0%。腹水是该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病症, 在腹水压迫之下, 无法正常关闭声门, 进一步抑制咳嗽反射功能, 很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6]。提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是导致二重感染或耐药菌株出现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大幅度上升。为了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几率、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必须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指征, 预防药物滥用或多种抗生素联用等情况。必须结合患者具体药敏试验结合, 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 为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必须重视各项高危感染因素, 降低非侵入性操作, 加强对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护理, 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8(6):324-329.

[2] 张翊,卢建平,任利珍.住院患者葡萄球菌属分离株临床分布与耐药性.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3(05):14-15.

[3] Bernard C, Jean-Philippe R, Tuan K, et al.Nosocomial spontaneoubacterial peritonitis and bacteremia in cirrhotic patients: impact of isolatetype on progno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n.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35(1):1-10.

[4] 赵彩彦,刘金星,汤慧花.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 L-2 系统、L-6、T 细胞亚群的变化和意义.中华消化杂志, 2011,19(1):68-69.

[5] 党瑞志,贾玉亭,李瑞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35例临床观察.洛阳医专学报, 2010,17(3):182-183.

[6] 王炘,詹志刚,袁锦峰.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胆碱酯酶、总胆汁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 01(04):52-53.

52824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内二科

猜你喜欢

代偿肝炎感染率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世界肝炎日》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