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长时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2014-09-04李步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住院日血氧血气

李 英 李步峰

早期长时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李 英 李步峰

目的 观察早期长时间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早期长时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7例, 与短时间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37例做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及平均住院日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血氧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 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氧状态, 缩短患者住院日,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早期长时间应用;COPD;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 反复发作, 急性加重期心肺功能明显下降, 活动受限, 甚至平静时亦有明显症状,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无创机械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所进行的机械通气,具有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安全有效且患者易耐受等优点, 目前普遍应用于临床, 收效显著。但目前尚无过多无创呼吸机应用时间方面的研究,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用无创呼吸机早期长时间应用治疗COPD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7例, 与较晚短时间应用比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均选自2012年1月以来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住院患者, COPD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 根据血气分析PaO2<60 mmHg, Pa CO2>50 mmHg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2];两组均在常规供氧、抗菌、化痰、止咳、平喘、营养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命体征、血氧状态、氧饱和度比较, P>0.05, 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癌;②合并活动期肺TB; ③除肺心病以外的其他严重心脏疾病;④合并肾病及糖尿病;⑤COPD重症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或有难以纠正的影响血液动力学的心律失常;⑥上消化道大出血;⑦未经引流的气胸;⑧严重腹胀或未纠正的肠梗阻;⑨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无自主咳痰能力;⑩近期上腹部手术;颌面部损伤或面部畸形无法安放面罩。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37例于入院24 h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且通气时长>24 h(其间可采用间歇通气, 但每日通气时间>12 h), 对照组在入院24 h后给予无创通气, 且通气时长<24 h。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菌、止咳、平喘、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呼吸机通气模式均采用BiPAP模式, IPAP、EPAP参数调节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分别从14~25 cmH2O、6~10 cmH2O从小逐渐增大。两组均在入院时、应用呼吸机治疗后24 h及出院时评估生命体征、测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 并在出院时统计平均住院日, 整个观察过程履盖患者住院的全程。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呈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非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监测指标 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平均住院日。

2 结果

2.1 两组在入院时生命体征、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时生命体征、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比较

2.2 两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24 h生命体征及SaO2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气指标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入院时生命体征、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比较

2.3 两组在出院时生命体征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平均住院日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时生命体征、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平均住院日比较

2.4 预后 治疗组经治疗均好转出院, 0例气管插管。对照组1例气管插管后好转;1例病情加重, 生命体征不稳定,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不能耐受, 于接受无创通气后1 h撤机,且家属拒绝气管插管, 最后死亡。

3 讨论

COP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泡弹性纤维破坏, 肺组织弹性减退, 气道阻塞, 肺内气体和血流分布不均匀,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发生严重的缺氧及CO2潴留;同时呼吸中枢对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反应降低。急性加重期患者上述情况更明显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循环功能障碍等不良情况, 导致呼吸肌疲劳, 呼吸衰竭, 往往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生素等常规药物疗效不佳,而使用呼吸兴奋剂不仅效果不佳, 而且加速呼吸肌疲劳[3]。有创通气并发症多, 如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呼吸机依赖、撤机困难等。BiPAP模式无创通气, 吸气时提供一个较高的吸气压, 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 减少无效死腔气量;呼气时PEEP可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防止肺泡萎陷, 改善弥散功能, 从而减轻呼吸衰竭。而BiPAP模式无创通气的早期长时间应用, 缓解了呼吸肌疲劳, 阻止了呼吸衰竭的进一步加重, 使患者的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及早得到改善, 并缩短了住院时间。而且有研究显示, 无创机械通气的早期长时间使用, 可降低PaCO2, 减轻呼吸困难, 降低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的使用, 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4], 这也与本院的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 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早期、较长时间应用效果更好。且操作简单, 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肺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25(8):453-460.

[2]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0-61,134-135.

[3] 刘朝晖,钟南山.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ICU中的应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9(10):611-613.

[4] 蔡柏蔷.从GOLD COPD新策略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的临床意义.呼吸新视野, 2013(7):90.

Effect analysis of early prolonged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LI Ying, LI Bu-fe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Bincheng People’s Hospital, Binzhou 256651,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early prolonged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To select 37 cases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for early prolonged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herapy, with 37 cases of short-term use of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o do vital signs, arterial blood gases, oxygen saturation and average length of stay comparison.Results State oxygen therapy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xygen sat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Early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oxygen status and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day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arly prolonged application; COPD;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256651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住院日血氧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回顾性分析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心内科代表性病种入院及住院日无效性研究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