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6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09-03范玉晶裴凤华宋吉涛刘冰熔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白介素溃疡性结肠炎

范玉晶 裴凤华 宋吉涛 刘冰熔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被认为是环境、免疫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大量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异常在UC的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测定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UC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模型制备

清洁级SD大鼠30只(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抽取20只为模型组,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组。质量200~250 g,体质健康。SD大鼠首先适应性喂养7天,正常进食、进水,保持饲养环境适宜。确定大鼠健康后,全部禁食、不禁水24 h。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2 ml/100 g)将大鼠麻醉,固定。将外径2.0 mm,长约15 cm左右的输液管(用液体石蜡油润滑),从大鼠肛门逆行插入结肠内约8.0 cm处,一次性将100 mg/kg 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50%乙醇的TNBS/乙醇液0.25 ml注入大鼠结肠内,用棉签堵住大鼠肛门,轻揉大鼠腹部1 min,使TNBS/乙醇液均匀地与大鼠结肠黏膜接触。然后将大鼠头向下,身体倾斜45°,放置1 min,再将大鼠放平自然清醒。3 d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2 ml//100 g),将大鼠麻醉,剖开大鼠腹腔,剪取直肠和结肠组织,清洗后肉眼观察结肠组织,并取肠段(10%甲醛溶液中固定)作组织切片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组肉眼观显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显微镜下显示隐窝有急性炎细胞浸润,固有膜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二、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

取正常大鼠组织及模型组病变溃疡处4 mm×10 mm的结肠黏膜组织。匀浆后,分离上清液,置入-80℃冰箱,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购自Sigma公司;IL-6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所有标本均同批检测。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SD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0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IL-6水平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大鼠中IL-6水平比较(χ±s)

讨 论

目前为止,U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考虑与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等多因素有关,其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异常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cytokines,CK)在UC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正常人群细胞因子中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处于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2]。目前认为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失衡是UC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IL-6是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它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向性细胞因子,可由活化的T细胞、B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具有可以介导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加强终末B细胞的分化、提高T细胞活化信号及促进细胞毒T细胞和NK细胞溶解细胞的能力。有研究发现UC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变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4]。

本研究发现:UC组结肠组织中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考虑:IL-6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参与了UC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可以此作为监测UC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的指标。

[1] 桑力轩,刘汉立,姜敏.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2249-2254.

[2] 林平,伍杨,黄华,等.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20(4):28-30.

[3] EJ Goetzl,BA Burrall,L Baud,et al.Gene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leukotriene mediators of hypersensitivity and inflammation.Dig dis Sci,1988(33):36.

[4] 姚茹冰,邱明义,蔡辉,等.乌梅丸对溃疡性结炎大鼠病变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及白介素-10的影响.中医杂志,2002,43(19):935.

猜你喜欢

白介素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