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

2014-09-02余火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长方体情境生活

余火林

(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镇白庙小学,安徽 太湖 246400)

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

余火林

(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镇白庙小学,安徽 太湖 24640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不断挖掘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又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生活;结合;经验;情境

通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达到最佳效果,怎样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现将我的经验归结如下,以供大家借鉴和指正。

一、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有紧密联系的。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出富有创新性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我先布置学生每人带来牙膏盒、酒盒等长方体模型,让他们仔细观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紧接着让学生计算出教室的粉刷面积,学生又很快掌握了关于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难点知识。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册“平均数”属于统计问题。我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去大量计算“平均数”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进行统计调查,先分组调查全班学生的身高,体重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有效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既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又体会到学好数学的价值,更加可贵的是他们还发现女生平均身高比男生高出0.48cm,一名学生感到很奇怪,当场提出问题,老师根据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作了说明。

二、从儿童特点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丰富儿童学习数学成就感

青少年的最大特点是好奇、好玩、好动、好胜、好强,如果数学教学能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教学实践活动,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我在教学小数加减乘除法计算和人民币的认识时,就多次带领学生到超市购物,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在“利息“的教学中就带学生到银行存取款,学生不仅学习了理财的方式,还懂得了存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在教学中还设计了学生经常进行的各种游戏,如击鼓传花、跳房子等,通过操作实验、研讨,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如此,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又帮助了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用数学解决日常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解决日常问题的教学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从生活情境着手,循序渐进,培养社会创新人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常见问题,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时时又要用到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首先要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内容的呈现、展开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计算教学,如果只单纯教授学生怎么计算,一味加减乘除,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如果增加开放性和探索性,那教学效果就大大的不一样。如教授数学“口算除法”时,我对学校门口的商家进行调查,并选取合适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上课前,我问“你们最爱吃的早点是什么”,有的说烧饼,我就出示调查数据问:“昨天张师傅家烧饼店一共卖了84元,4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卖了多少个吗?”学生们不但列出算式、计算出得数,还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得的。学生们在说说、讨论中不知不觉学会了除法口算。

其次,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有趣的问题情境会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当然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难易适中,并具有新鲜感、挑战性,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设计了一道解决问题的练习。移动公司通话的收费标准有两种。套餐一:无月租,每分钟0.25元;套餐二:月租18元,每分钟0.15元。爸爸每月的通话时间是250分钟。姐姐每月的通话时间是90分钟。请为爸爸和姐姐选择合算的收费标准。在数字的变化中就感到有些困惑,这时教师引导他们先算算再讨论交流。教师要引导他们要理解合算的基本含义后,学生很快经过计算找到了答案。

再次,联系生活经验,学会探索数学问题。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的探索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如教学“一步乘法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爸爸妈妈和小红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5元,一共要多少元?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小红多大啦?”我疑惑地问:“你问这干什么?”“如果小红很小,看电影就不用买票了。”于是,我便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说:“这道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红很小不用买票,是求2个5是多少;一种是小红需要买票3×5=15元。”还有的同学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小孩要买半票,即2.5+2×5=12.5元。学生虽然年龄小,而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学习数学,能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一种进步,所以数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数学教学要注重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数学问题到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百度文库.201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EB/OL].

[2]蔡晓云.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小学时代(教师),2011,(07).

G623.5

B

1674-9324(2014)26-0136-02

余火林,男,1981年6月毕业于安徽省太湖师范学校,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科毕业,于1993年6月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三十二年,多次获得太湖县优秀教师称号。

猜你喜欢

长方体情境生活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