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方言对英语单元音习得的负迁移

2014-09-01孙秀杉

山东青年 2014年7期

孙秀杉

摘 要:本文借助Praat对语音信息进行处理,找出并分析学习者的方言单韵母具体在哪些方面对英语单元音的习得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音意识,为改善口语发音提供帮助。数据分析结果与Flege提出的语音发展模式(SLM)相符,并进一步补充了SLM理论。

关键词:Praat;方言单韵母;英语单元音;语音发展模式(SLM)

1. 理论背景

Odlin(1989)把语言迁移定义为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关于迁移有两个理论比较有影响力,一个是对比分析假说,另一个是语音学习模式。

1.1 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简称“CAH”)

CAH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干扰。所以将两种语言做科学的系统的分析,通过两种语言的对照,来预测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Lado(1957)认为学习外语到底容易或困难,其关键就在于母语和外语的比较。类似母语的部分就比较容易学,不同的部分就比较难学。

1.2 语音学习模式(Speech Learning Model简称“SLM”)

Flege (1995)提出的语音学习模式在迁移理论中也颇具影响力。Flege认为相对于和母语语音接近的相似语音(similar phone),目标语中的新语音(new phone)更容易习得。正是因为母语中的语音已经在长时间里固定下来,与其相似的目标语不易打破母语发音长期形成的习惯反而不易习得。

这两个迁移理论的观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CAH和SLM都认为L1对L2的习得有影响。但CAH认为相似的语音易习得而SLM认为不相似的语音更易习得。

2. 研究方法

2.1 朗诵材料和被试

英文单词的朗诵材料来源于Ladefoged《A Course in Phonetics》中关于英语元音对比的一组词(每个词后都标注发音);汉语词表是研究者根据山东省济宁地区方言的情况制定,每个单韵母都设计2~3个词需被试朗读,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收集方言的单韵母发音信息。选取了9名来自济宁的学生作为被试进行录音,其中6名女生,3名男生,皆为本科以上学历,并且济宁地区方言是他们的第一语言。

2.2 实验步骤和要求

在安静的环境中,9名被试先用两分钟时间熟悉给定的朗诵材料,然后依次朗诵,研究者用录音笔进行逐个录音。所有被试必须以正常语速朗读。

2.3 数据分析

本文利用Praat进行语音分析和数据提取,得到英语元音共振峰及汉语单韵母F1和F2的数值,将所测数据记录在Microsoft Excel,以便进一步分析。研究者采用了Peterson 和Barney总结出的英语元音共振峰FI和F2的数值作为发音的参考标准,将采取到的样本数据与其进行对比,探索被试存在的发音问题。同时,研究者从Ladefoged(2006)提供的音频资料中提取了元音发音的音长数据,以便对样本进行音长方面的研究。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济宁方言的单韵母

济宁方言共有37个韵母,其中单韵母包括:i, , ɑ,,,γ,, u,, y(王珊,2007)。本文随意抽取了一男性被试(温)和一女性被试(司),提取其方言单韵母数据,如下表所示:

3.2 英语元音

Peterson 和Barney让76名被试朗读与本文同样的英语单词( heed, hid, head, had, hod, hawed, hood, whod, heard), 总结出的英语元音共振峰FI和F2的数值(以下数值称为标值)如下表:

F1和舌位高低密切相关。舌位高,F1就低;舌位低,F1就高。F2和舌位前后密切相关。舌位靠前,F2就高;舌位靠后,F2就低。F2和嘴唇的圆展也有关系,圆唇作用可以使F2降低一些(王理嘉,林焘,2010)。

本文从Ladefoged(2006)提供的音频资料中提取了元音发音的音长数据,如下表:

3.3 被试的数据分析

3.3.1 长短元音

经过分析数据,发现被试的英语元音i:(以下简称英元)F1的值普遍偏高,大部分都在400以上,超过了标值(男F1:270和女标值F1: 310),而F2跟标值接近。方言单韵母i(以下简称方韵)男F1和女F1的值都在400以上,所以英元i:受到方韵i的影响。正是因为英元i:和方韵i的发音相似,所以学习者很难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所以错误地用方韵i去代替英元i:的发音。通过Excel表中的统计数据,我们看出男被试(温)英元i:的F1:402和F2: 1425,与其方韵i的F1和F2的值十分相近,更加说明L2会受到L1的影响,学习者会用L1中的音去代替L2中相似的音。

男被试的英元i的F2值都在2200以上高于标值1990,而6名女被试其中6人的F1和F2值都接近标值,说明女被试比男被试更能读准英元i。在音长方面,除一位被试外,其他所有的被试的音长都接近标值0.167s,9位被试的音长平均值为0.162,十分接近标值;但大部分被试的长元音i:的音长未达到标值0.321s,9位被试的平均音长仅有0.265s。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学习者短元音i比长元音i读得好;二、虽然学习者能在音长方面区分长元音i:和短元音i,但长元音i:的发音不充分。而且长元音i:和短元音i不仅在音长上有区别,在共振峰的数值上也有差别,也就是发音方式上是有区别的。分析发现被试者的长元音i:的共振峰值更趋近于短元音i的共振峰值。这是因为,一方面,英语短元音i跟方韵i在共振峰的取值上非常相近,所以学习者短元音i读得比较准,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短元音i比长元音i读得好;另一方面,在济宁方言中只区分i和,其中有两名被试(温和司)的长元音i:和一名被试(司)的短元音i的共振峰值趋向于方韵的取值,方言中并没有对长元音i:和短元音i的区分。所以,学习者认为长元音i:和短元音i只是简单地音长方面的区别,就用方韵i代替短元音i的方式去代替长元音i:,只是音长上有所加长。使用这种方式是不会读准长元音i:的。因此,研究者认为,当目标语与母语方言近似(而非相似)时,如短元音i和方韵i,目标语中的近似音容易习得;当目标语与母语方言相似时,如长元音i:和方韵i,目标语中的相似音不易习得;当母语不存在目标语中的语音现象时,如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对比,会增加目标语习得的难度。目标语长短元音i:和i与方韵i的情况也属于Prator(1967)划分的第五个层级,也是最难的一级,即母语中的一个项目变成了目标语中的两个或以上的项目,学习者对此需要重新做区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