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至死 真理所在

2014-09-01黎万强,黄锡伟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业者小米哲学

我是谁?是产品的选择。我从哪里来?是团队的选择。我将到哪里去?是用户的选择。

书 名:《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作 者:黎万强

书评人:黄锡伟

亚信联创董事

先后出版《打造核心竞争力》等十余部著作,喜好读书、念禅、机辩和远足。

简介

若是有人用尼采的三个人生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来探寻创业者的使命和意图,你多少会说,有些矫情了吧。

可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不仅这样问了,还这样回答了:“我是谁?是产品的选择。我从哪里来?是团队的选择。我将到哪里去?是用户的选择。”

我是谁,即我通过什么体现我自己,一个创业者给社会的贡献(产品或服务)确实体现一个人的认知和本质。我们看到无数企业创业者的思维决定了最终公司成为什么样子,也决定最终产品的提供模式。

我从哪里来,我是在社会上行走的人,人必然有归属,这就是团队,我是从团队来,团队实现我的价值。大市场时代中,组织的成功才能带来个人的成功。

我将到哪里去,“用户的选择来回答”,表面上是对的,特别是小米这样以中低端客户为首要导向的公司,一定是这样回答的。

赏析

来自竞争时代的小米,没有人相信他们有什么哲学,他们是彻底的行动者,可是光有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你就不能不说,一个成功的公司必须有哲学前提。小米是有哲学基础的,不要以为小米仅仅是通过营销、粉丝,或者所谓的饥饿方法展开销售,你试试,让市场饥饿一下,这是一个“供过于求”的时代,让我们回到本源去学习、去研究,再去批评和评论。多少有点纳闷于此的时候,看到这本颇具营销概念的书,从中也能得到一些启发。

战略逻辑很简单,总结就是回到“客户”角度,回到“人”的角度。在芸芸众生中,什么最珍贵,自然是“被看重”、“被尊重”,好像是简单的道理,却很难实现。特别对于手机这样单一的产品,如何能让几十万粉丝介入到需求、设计和实施中呢?显然这有许多技术性的突破,也有许多手段性的提高,这可不能简单视作营销活动。

想想在一个公司内部的研发,几十个人的团队都会经历痛苦的过程,而这么多人介入,要求每周发布,这难度显然不是技术性工作,而是管理性逻辑了。对于产品的开发过程,这是一个来自于开源代码社区的经验,是对传统设备或软件系统发布的颠覆。

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产品营销环节,这个营销环节从员工入手,从无数的技术工作者、市场工作者、仓储管理、设备维修者出发,他们必须深爱自己的产品,成为自己产品的玩家,这可不是逼迫如此,而是每个人认真地喜欢和投入。由此引发到更多人介入,更多粉丝追随,这就到了向市场推介信息环节,不是利用传统的营销媒体渠道,而是利用自媒体的方式。自媒体要求的是什么,要求的是内容精益求精,要求做到“改、改、改到死”,这是来自于企业领导者,如雷军的苛刻要求。据此,我又想到了乔布斯对产品和发布的苛刻程度,做老板的不能事无巨细,就无法真正推动企业向极致发展。

好的产品,自己喜欢,再去做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自我推广。这大概就是小米最直观的工作模式。很多人停在这里,以为这就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其实,这并不是。快速发展的企业要求什么?招聘最好的人,要最快的绩效,必须最深刻的吃苦,进行最惨厉的淘汰,给予留下者最好的待遇和感知,然后就必须成为行业的大佬。

无论如何,在网络时代,这是值得读的一本书。

猜你喜欢

创业者小米哲学
传递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菱的哲学
杜小米的夏天
小包哲学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懒洋洋的兔小米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小米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