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移热等温变换炉在中串低工艺中的应用

2014-08-30

化工设计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汽包床层等温

(南京敦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48)

1 概 述

安乡晋煤金牛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为50 kt/a,原变换工段为0.8 MPa中串低(中中低低)工艺流程。该工艺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系统蒸汽添加量大,中变进出口温度高,由于低变一段催化剂基本上已经失去活性,而中变未反应的CO要在低变炉中进行反应,造成低变炉催化剂床层温度高,出低变炉变换气温度也高。而且,系统过剩蒸汽带出的热量,通过循环热水带入饱和塔,造成饱和塔热量过剩,出饱和塔循环热水温度高;由于进入热水塔的水温高,出热水塔的变换气温度也高,且夹带的蒸汽量大,变换系统过剩的热量又要从热水塔中带出,造成系统冷却水耗高、蒸汽消耗量大、阻力大,设备腐蚀严重。

2012年5月,金牛公司决定对变换系统进行改造。本次改造由南京敦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在原中变二段出口与低变一段进口之间,新增1台水移热等温变换炉(φ2 400 mm。敦先制造)及附属设备(φ1 000 mm汽包1台。敦先制造)。水移热等温变换炉(以下简称等温变换炉),即在变换催化剂床层设置换热管,CO的反应热不断通过换热管内的水移走,使催化剂床层温度可控。等温变换炉由耐压外壳与换热内件组成,正常操作时,气体由上封头中心管进入,通过内外筒之间的环隙,径向进入催化剂床层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由中心管汇集并从下封头出口处流出;移热的水由下封头进水口经环管进入换热管内,换热后经上封头出水管进入汽包。床层温度由汽包压力控制,移热的水在汽包中分离蒸汽后循环使用,汽包补水为锅炉除氧水。

改造后,装置运行稳定,变换系统蒸汽消耗及阻力明显下降,汽包副产蒸汽不仅满足铜液再生用汽,副余蒸汽还可外供造气工序使用,同时,锅炉工段甩掉1台产汽量为4 t/h的燃煤锅炉,节能改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新增等温变换炉工艺改造方案

2.1 改造后变换系统工艺流程

2.2 新增调温副线

中变二段出口至调温水加热器(Ⅰ)进口增设调温副线,便于调节等温变换炉进口温度;原低变一段进口管线调整为等温变换炉进出口副线,便于调节变换系统出口CO含量,以满足铜洗工艺条件,确保铜比不失调。

2.3 原低变催化剂的使用

等温变换炉投入运行后,原低变一段、低变炉仅作为气体通道使用,为确保原低变催化剂不受损害,进入低变一段、低变炉变换气温度高于露点30 ℃,完全可满足对低变催化剂的保护。

本次改造对生产系统没有太大的影响,等温变换炉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不需要停车进行;新增设备在安装前,系统进出口接管已经预留,催化剂升温硫化结束后,抽出盲板即可导气生产。

3 催化剂升温硫化

本次采用衡阳市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HB303Q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方法采用冷却分水后的变换气一次通过法。等温变换炉催化剂装填量为18.75 m3,床层布置三组测温电偶,共计12个测温点;其中,f1、f3为径向床层进口温度,f2为径向床层出口温度。

2012年12月3日14:16推电升温。升温初期等温变换炉温升比较缓慢,出电加热器后的变换气,经内外筒之间的环隙径向进入催化剂床层,床层温升由外向内逐渐推进,气体流通面积大、路线短、阻力小。由于催化剂本体含水量大(15%~20%),升温态势又为径向床整体升温,因此升温初期耗用时间较长;当电加热器功率及空速一定时,床层催化剂排水量大,放空气中水汽浓度较高。床层温度由14 ℃升到202 ℃时,共耗用21 h。

12月4日10:40进入硫化初期。硫化初期起始温度为202 ℃,CS2加入量为30 L/h,6 h后逐渐增加至60 L/h,升温速率10~15 ℃;当日中班22:00硫化初期还未结束,床层出口H2S含量仅为0.83 g/m3,没能达到初期硫化指标(1.5 g/m3以上),其原因为CS2加入量偏小。随后逐渐增加CS2的加入量,2 h后床层出口H2S含量达标。床层热点温度由225 ℃升至320 ℃时,电炉功率加满,经过20 h床层温度上升不明显;经厂方同意,升温气源由变换气改为半水煤气,因变换气中CO2含量高、热容大、且不含O2,所以升温较慢,此后等温变换炉升温趋于正常,硫化初期结束时,床层热点温度为345 ℃。硫化初期共耗用24 h。

12月5日11:00进入硫化主期。床层热点温度为345 ℃,CS2加入量增加至100 L/h,温度达到425 ℃时,恒温6 h;12月6日4:10硫化主期结束。硫化主期及末期共耗用19 h。

12月6日6:10降温排硫。9:00降温排硫结束,等温变换炉进出口抽盲板,连接上升管法兰;当床层温度降至270 ℃时,汽包水路通入蒸汽并缓慢补水。降温排硫约4 h。

本次升温硫化共耗用68 h,而催化剂厂家提供的方案耗时为38 h(见表1)。多耗用的时间主要为硫化初期没有能够及时改变升温气源,其次为硫化主期停炉补充CS2所致。

表1 催化剂升温硫化方案(催化剂厂家提供)

4 导气运行

12月6日9:55等温变换炉并入系统。轻负荷生产期间,等温变换炉进出口副线关死,在进口CO含量不变的情况下(6.6%~7.4%),等温变换炉出口CO仅为0.2%。由于金牛公司为铜洗净化工序,为满足铜洗净化工艺要求,等温变换炉副线没能完全关闭;变换出口CO必须保证在0.6%~1.2%之间,否则铜液再生岗位铜比易失调。等温变换炉进口温度为210 ℃时,床层热点温度在245~250 ℃之间。

12月9日上午,对调温水加热器(Ⅰ)进行调试,因调温水加热器泄漏而停止。2013年5月利用停车检修机会更换调温水加热器,将等温变换炉进口温度降至195 ℃,等温变换炉热点温度总体下降约20 ℃,实际运行温度为230 ℃;满负荷生产期间,变换系统运行平稳。

5 改造效果

在本次变换系统节能改造中,由于等温变换炉的串入,变换系统操作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进入中变炉半水煤气中的蒸汽量(即汽气比)大幅下降;二是中变出口气体中的CO含量也由于汽气比的大幅下降而提高到8.4%,出变换系统的CO可控制在0.2%~1.2%之间,不仅变换系统操作弹性大大提高,而且操作控制极为方便,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系统能耗。改造前后变换系统运行数据见表2、表3。

表2 改造前变换系统运行参数 ℃

表3 改造后变换系统运行参数 ℃

改造后,变换系统运行稳定,吨氨副产蒸汽236 kg,蒸汽消耗下降135 kg,变换冷却水耗下降20 m3,系统阻力下降0.05 MPa,热水塔出口变换气温度下降16 ℃。等温变换炉阻力几乎为零,操作方便。本次改造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6 存在的问题

由于安乡晋煤金牛化工有限公司在近一年内要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已经有一年),本次改造仅是解决变换系统短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流程优化及系统工艺方面的问题。再者,由于饱和热水塔变换工艺设备腐蚀严重,热交换器、调温水加热器等易出现泄漏,极易造成低变催化剂中毒失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对系统工艺进行彻底改造。当然了,这是下一步整体搬迁要做的事情。

7 结 语

由南京敦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水移热等温变换炉,在湖南安乡晋煤金牛化工有限公司顺利投入运行,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水移热等温变换技术”的应用,对现有中、小型合成氨装置变换系统的节能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汽包床层等温
非常规吊装火电厂锅炉汽包
烧结矿竖罐内气固换热㶲传递特性
锅炉汽包蒸汽品质波动问题模拟分析及改造
SiCl4冷氢化反应器床层密度的计算
加工不同原料时润滑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床层的变化
微纤维- 活性炭双床层对苯蒸汽吸附动力学研究
余热锅炉冬季汽包水位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纳米CaCO3对FEP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等温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