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4-08-2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体格脑瘫早产儿

马 霞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河北 唐山, 063000)

早产儿属于高危儿,缺血缺氧、感染、声光刺激或疼痛刺激等各种因素均可能对其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脑性瘫痪(脑瘫)等后遗症[1]。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对促进其智能、体格等发育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比了不同护理模式下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胎龄31~36周的存活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体质量<1 kg、有先天性畸形或代谢性疾病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对照组38例。干预组男20例,女22例;体质量(2.35±0.74) kg; 出生1 min的Apgar评分(8.16±2.17)分。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体质量(2.45±0.68) kg; 出生1 min的Apgar评分(8.09±2.35)分。2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窒息者积极复苏、行吸氧或机械通气,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抗感染等药物治疗[3]。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包括: ①一般护理:控制病房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重复保暖,做好脐带护理,勤换衣物等; ②喂养指导: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并指导其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出院后辅食的添加方法等; ③ 随访:告知产妇及家属在产后3、6、12个月时返院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体位护理:模拟子宫内体位,建立“鸟巢”式体位,即保持患儿四肢屈曲、身体对称,髋部保持于中线略内收位,肩部略微前倾,头部与躯干保持直线,确保其双手可自由活动,能触及面部进行头手互动。

1.2.2 抚触护理:患儿出生第2天开始实施抚触,15 min/次,2次/d。抚触在哺乳前或洗澡后进行,抚触前护理人员应剪短指甲,适当涂抹婴儿润肤品,对患儿头、面、胸、腹、背、四肢等部位进行轻柔抚触。在抚触过程中,如患儿出现烦躁、呕吐或肌张力增强,应及时停止。

1.2.3 支持护理: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应轻声唤醒或轻柔触摸,尽量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有效的静脉置管,减少频繁穿刺造成的疼痛刺激;各种检查尽量集中进行,避免扰乱患儿睡眠。

1.2.4 早期训练:指导家长在出院后对患儿进行感知、视听、运动、语言等早期训练,如使患儿观看色彩鲜艳的玩具,播放舒缓音乐;按照婴儿发育规律进行抬头、翻身、爬等训练;以及在日常喂养中多与其说话,增强语言刺激等。

2 结 果

2.1 2组早产儿智能发育状况比较

3个月时,2组适应性及精细运动无显著差异(P>0.05), 干预组大运动、语言及社交D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随着时间推移,2组各项DQ值均显著增加(P<0.01),6及12个月时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2组体格发育状况比较

2组出生即刻身长、体质量及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与出生即刻比较,12个月时2组各指标均显著升高,干预组各项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 2组早产儿DQ值比较 分

与本组3个月比较,**P<0.01; 与本组6个月比较, ##P<0.01; 与同一时刻对照组比较, △△P<0.01。

表2 2组体格发育状况比较

与本组出生即刻比较,**P<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2组脑瘫发生率比较

DQ值<70者,经神经系统检查或随访至2周岁,干预组确诊脑瘫1例(2.38%), 对照组确诊脑瘫4例(10.53%), 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早产儿即妊娠满28周但不满37周分娩、出生体质量<2.5 kg的新生儿,其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及生活能力低下,智力障碍的发生率较高[4]。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快速发展,早产儿及高危险新生儿的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专业的早产儿护理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已不再是保证早产儿存活,而是促进其生长发育、达到预后的最优化[5]。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早产儿的不同护理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专业护理人员通过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减轻疼痛、提供合适体位、非营养性吸吮等方式改善早产儿护理模式,促进其体格、智能等发育[6-8]。叶杰清等[9]对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改变传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环境及护理方式,结果表明早产儿的体质量、进奶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喂养不耐受的比例也显著下降。孔祥珍[10]通过对早产儿实施抚触护理、开展早期训练,显著提高了早产儿在6、12个月的精神发育和运动发育指数,促进其体格发育。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早产儿在不同时间点的DQ值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推移,差异更加显著;早产儿的身长、体质量等体格发育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本组研究中干预组脑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张群英等[5]结果不同,可能与本研究样本较小有关,临床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1] Van Haastert I C, Groenendaal F, Uiterwaal C S, et al. Decreasing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cerebral palsy in prematurely born children[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1, 159(1): 86.

[2] Gray P H, Flenady V. Cot-nursing versus incubator care for preterm infants[J].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 (8): 1.

[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早产儿管理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3): 188.

[4] 刘齐, 陈京立. 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4): 374.

[5] 张群英, 陈志伟, 张红霞, 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6): 523.

[6] Peng N H, Bachman J, Jenkins R,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nd stress biobehavioral responses of preterm infants in NICU[J]. Advances in Neonatal Care, 2013, 13: 2.

[7] Deguines C, Dégrugilliers L, Ghyselen L, et al. Impact of nursing care on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preterm newborns nursed in closed convective incubators[J]. Acta Paediatrica, 2013, 102(3): 96.

[8] 卢林阳. 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综述[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1): 85.

[9] 叶杰清, 郑聪霞. 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 44.

[10] 孔祥珍. 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4): 8.

猜你喜欢

体格脑瘫早产儿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