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无痛护理管理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4-08-25朱春云蔡秋香唐明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全程产妇切口

朱春云, 蔡秋香, 赵 琴, 唐明霞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妇产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本科从2012年6月引入了国际先进的疼痛管理模式,实施全程无痛护理管理,旨在提升疼痛管理理念[1-4], 最大程度减轻或消除产妇的疼痛,使其在无痛或尽可能轻的疼痛中度过分娩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2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选取标准: ① 年龄18~45岁; ② 能够进行语言交流; ③ 孕28~42周; ④ 排出妊娠合并症、并发症;⑤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伦理要求。对照组共580例,年龄18~45岁,平均(25.12±2.32)岁;学历本科198例,大专132例,中专及高中202例,初中以下48例;初产妇512例,经产妇68例;剖宫产365例,阴道分娩215例。观察组670例,年龄19~42岁,平均(25.42±2.48)岁;学历本科228例,大专158例,中专及高中235例,初中以下49例;初产妇581例,经产妇89例;剖宫产348例,阴道分娩322例。2组产妇在年龄、学历、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痛护理管理,产妇入院时接诊护士首先介绍责任护士、主诊医生、宣传疼痛管理理念、疼痛评估方法及评估工具使用、缓解围分娩期疼痛的方法。分娩疼痛:及时评估产妇疼痛程度。分娩疼痛程度的评估:产妇发生疼痛时随时评估,主诉疼痛增强时随时评估,对临产后的产妇如果疼痛评分>3分,每2 h进行1次评估,疼痛级别≤5分时,由助产士向产妇讲解住院环境、医疗设备、正常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减轻陌生和恐惧感;指导产妇采取分散注意力、按摩痛点、心理护理等方法增强疼痛耐受性,缓解疼痛。切口疼痛:提高接产技术,按解剖组织层次对合,不留死腔,严格无菌技术,减少切口感染引起疼痛;会阴湿敷,防止切口干燥,指导产妇健侧卧位,避免恶露污染,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后宫缩痛:避免在产妇麻醉作用结束后按压宫底,及时评估产妇疼痛程度,必要时采取镇痛措施,保持环境舒适。乳房胀痛:及时协助产妇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每日乳房按摩,戴棉质胸罩,鼓励产妇树立母乳喂养信心[5]。疼痛评分≥6分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镇痛措施。对照组580例实施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产妇入院由接待护士常规介绍环境、主诊医生、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定时巡视病房、观察产程进展、执行治疗及护理工作。

1.2.2 评价标准:产科护理质量以自然分娩、手术产、乳胀、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率为评估指标。产妇或家属对疼痛管理满意度内容包括疼痛评估及时性、疼痛知识宣教、疼痛措施实施有效性及总体满意度[6],采用5级里克特评分法(从完全满意到完全不满意):1是完全满意;2是满意;3是一般;4是不满意;5是完全不满意[7]。由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在产妇出院当天对每名出院产妇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的Cr0nbach′sa系数为0.85~0.96,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7~0.92,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并能准确地表达所要求调查的内容。

2 结 果

2.1 2组产科护理质量比较

见表1。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产科护理质量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产妇对疼痛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见表2。观察组对疼痛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产妇对疼痛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例

2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无痛产科病房建立的背景是干预分娩疼痛、腹部切口疼痛、会阴切口疼痛、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乳房胀痛。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士对产妇分娩疼痛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8-9]。无痛护理管理的目标是在无痛原则下尽可能轻的疼痛下,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积极的医疗和护理工作,尽可能地减少产妇的痛苦,使产妇轻松度过围分娩期。“无痛产科病房”需医生、护士及患者共同参与。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向产妇及家属做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产妇主动参与疼痛评估与处理。产妇临产后,护士及时进行疼痛评估,一旦疼痛指数≥5分时,及时实施镇痛分娩。根据产妇不同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疼痛评估方法,准确及时评估疼痛程度,通过在待产室张贴各种新生儿图片、播放音乐、呼吸技术等自觉采取缓解疼痛措施,同时为医生镇痛提供依据。疼痛≤5分通过无痛护理减轻疼痛,疼痛程度≥6分汇报医生采取镇痛措施。全程无痛护理管理,可从精神和躯体方面坚定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慌,避免产妇大喊大叫,可使产妇在耗时最长的第一产程中得到较好的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改善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调控作用[10], 使子宫收缩协调,盆底肌肉放松,有利于胎头下降及宫口扩张,同时用于疼痛缓解,产妇体力消耗减少[11], 在第二产程有效用力,使分娩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自然分娩率。全程无痛护理管理,可积极预防乳胀,并使乳胀得到及时处理,避免乳胀增加产妇痛苦,使产妇乳量充足,新生儿得到足够的母乳喂养,促进胎便早期排出,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减少新生儿黄疸,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全程无痛护理管理可使产妇在无痛条件下接受各种医疗和护理工作,减轻腹部切口疼痛、会阴切口疼痛、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乳房胀痛,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之,全程无痛护理管理可让围分娩期远离疼痛,使每个妇女能轻松自信地面对分娩,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体现。

[1] 黄丽华, 肖震. 以助产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在分娩期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7): 503.

[2] 胡树红. 无痛护理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 2010, 7(3): 130.

[3] 叶霞, 宁宁, 吕娟, 等. 无痛病房的建立及管理进展[J].华西医学, 2011, 26(9): 1437.

[4] 李旭春. 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4): 1.

[5] 黄秀美. 预防剖宫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5(29): 99.

[6] 张华果, 白玉, 司文腾, 等.全程无痛护理管理体系构建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 2010, 7(27): 43.

[7] 南桂英, 曹迎风, 朱迎春, 等.产科住院病人对疼痛护理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3):45.

[8] 应秋平, 童苏琴, 陈金娟, 等.强化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对患者疼痛的管理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 375.

[9] 罗月荷. 疼痛管理培训对提高ICU护士疼痛知识、态度以及判断能力的影响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3: 378.

[10] 黄炜, 丁琴.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9(4): 43

[11] 徐静, 马彦彦, 高华, 等.CT-4A导乐分娩镇痛工作站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13, 7(5): 2217.

猜你喜欢

全程产妇切口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