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钠素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2014-08-25张良峰李海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冠脉心绞痛

张良峰, 王 新, 李海燕, 陈 新, 宋 瑛, 孙 铃, 张 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BNP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诊断和判断预后[1-2]。近来BNP与冠心病病情的关系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差异,脑钠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及心脏超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价脑钠素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8—2013年本院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95例,其中男142例,女53例,平均年龄(62.2±10.7)岁。冠心病诊断依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3]、《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明确,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7例,心肌梗死40例,另选取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肿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EF值小于50%)。

患者入院时收集临床基础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测量血压,检测血脂、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依据临床资料对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别计数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以冠脉狭窄程度≥50%为病变血管计数,左主干病变记为两支,分为0、1、2、3支病变。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对所有患者的冠脉病变进行积分,方法为:选用8支主要的血管段(左主干、前降支近段、前降支中段、第1对角支、回旋支近段、回旋支中段、右冠状动脉近段、右冠状动脉中段共8支血管段;若间隔支、第2对角支、钝缘支及前降支远段血管中有任何一支血管的直径超过上述8支血管中的任何一血管,即用该支血管取代直径较小的血管),所选血管按其最狭窄处评分。0分:狭窄<25%;1分:狭窄25%~49%;2分:50%~74%;3分:75%~99%;4分:100%。总分为8支血管计分的总和,即各狭窄冠状动脉的累加积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立即抽取肘静脉血5 mL,置入含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的试管中,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测定仪及试剂盒,检测血浆BNP浓度。入院次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惠普SONO5500型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诊断仪,由超声专业人员进行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测。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各组在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明显增高,而脑钠素增高更明显,其他方面如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肌酐及尿酸均无明显差异,见表1。

在心脏结构及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各组在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方面明显增高(P<0.05), 而左室内径、主动脉内径、左室缩短分数及射血分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见表2。

各组脑钠素水平与左房内径均存在正相关(P<0.05), 冠心病各组,脑钠素水平与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均存在正相关(P<0.05), 而与左室内径、左室缩短分数、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P>0.05), 脑钠素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积分存在正相关(P<0.05)。

3 讨 论

在正常状态下,BNP的基础分泌量很低,其生理作用主要有排钠、利尿和舒张血管,并可以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6]。在心室负荷过重或心脏扩大时BNP分泌明显增加,成为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重要代偿机制。本研究中,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脑钠素明显增高,且MI组明显高于SA及UA组,表明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BNP的分泌明显增加。本研究中已经排除了有心衰症状的患者,且所有患者EF值均大于50%, 因此,心力衰竭机制所引起的BNP升高可基本排除,提示心肌缺血及坏死本身可成为独立于心衰之外BNP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表1 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临床基础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表2 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有研究[7-9]提示,缺血可以导致局部心肌牵拉,诱导心肌细胞释放BNP,引起血BNP水平明显升高,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周围心肌处于缺血状态,并受中央坏死组织的牵拉,引起血BNP水平明显升高,随后心室重构,心脏扩大,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室张力进一步增高,诱导心室细胞大量分泌BNP, BNP水平可进一步升高,BNP水平对心肌梗死的预后有预测价值,本研究中已经排除了心衰患者,故BNP水平虽有升高,但明显升高(>3 000 ng/mL)的患者很少。Lelli研究[10]证明,在非心衰而BNP升高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该患者群体中,冠心病、肺动脉高压、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可以解释其预后不佳的部分原因,与作者的研究相吻合。

在本研究中,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冠脉病变支数均成正相关,表明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BNP的分泌亦明显增加,BNP的升高程度可以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1] McMurray J J, Adamopoulos S, Anker S D, et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 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 Eur J Heart Fail, 2012, 14(8): 803.

[2] Ishii J, NomuraM, Nakamura Y, et al. Risk stratific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cardiac troponin T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worsen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J]. Am J Cardiol, 2002, 89(2): 69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19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295.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29: 710.

[6] Casco V,Veinot J P,Kuroski de Bold ML, et al.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 gene expression human coronary arteries[J].J Histochem Cytochem, 2002,50(6): 799.

[7] Durak-Nalbanti A, D uburA, Dili M, et 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releas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Bosn J Basic Med Sci, 2012, 12(3): 164.

[8] Dili M, Nalbanti A D, Arslanagi A, et al, Biphasic and monophasic pattern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releas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oll Antropol, 2011, 35(1): 155.

[9] Roubille F, Samri A, CornilletL, et al.Routinely-feasible multiple biomarkers score to predict prognosis after revascularized STEMI[J]. Eur J Intern Med, 2010, 21(2): 131.

[10] Lelli D, Pedone C, Rossi F F, et al. Clinical and echocard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igh levels of NT-proBNP without clinical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J]. Aging Clin Exp Res, 2014, 30(3): 145.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冠脉心绞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