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2014-08-25徐冬梅郭操任宏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文拉法艾司西羟色胺

徐冬梅, 郭操, 任宏泉

(江苏省荣军医院, 1. 药剂科; 2. 精神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负性情绪的明显加剧,而不恰当的宣泄方式及发泄途径的缺乏,使人们不能够很好地排除这些不良情绪,导致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焦虑症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精神疾病,是由于患者长期存在恐惧和紧张的情绪,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宣泄途径,致使患者自身健康和心理上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随着中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在老年人群机体功能降低的同时,心理上的孤独导致他们更易患有心理上的疾病,焦虑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便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焦虑症的治疗较为复杂,除了心理沟通、交流等措施外,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来有研究[1]显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安全有效、副反应小。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采用艾司西酞普治疗焦虑症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60岁,病程2~11个月,平均(5.4±1.5)个月。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中焦虑症的诊断标准,HAMA≥14分。所有患者未合并系统疾病、药物滥用史及过敏史,无脑部器质性病变。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器官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以75 mg/d为起始剂量,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150~225 mg/d。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5 mg/d为起始剂量,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10~20 mg/d。两种药物均为早餐后服用,若合并有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给予地西泮、艾司唑仑等镇静安眠药口服。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后1、2、4个星期的焦虑评分变化。焦虑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判定,该量表包括1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0~4分,<7分为无焦虑,>7分为可能有焦虑,>14分为肯定有焦虑。疗效判定标准:治疗6周后焦虑评分的减分率在80%以上为痊愈, 60%~79%为显著进步, 30%~59%为有效,<30%为无效。痊愈和显著进步计为总有效率[2]。治疗期间对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症状,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困倦、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周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6周后,观察组中痊愈21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中痊愈20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0%。2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无心悸、便秘出现,观察组的恶心、困倦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广泛性焦虑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特有的病程特征,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产生影响,而且会给患者的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焦虑症患者存在着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失调,目前各种治疗指南均建议在焦虑治疗中使用抗抑郁药。该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失调在焦虑症患者中比较常见[3-5]。氯硝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等苯二氮类药物具有抗焦虑的作用,但该类药物存在躯体依赖、焦虑反跳、困倦和停药反应。5-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焦虑障碍的一线药物。艾司西酞普兰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其可同时作用于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能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能作用,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起到抗焦虑作用[6]。大量文献[7]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具有明确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同时,由于其高度选择性,仅为其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药量的一半,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的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周后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文拉法辛,且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低于文拉法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2组焦虑评分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1周时,2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但对照组降低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4周时, 2组焦虑评分继续降低,但此时观察组焦虑评分已低于对照组,虽然经比较2组无显著差异,但表明观察组效果已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并发症方面,2组主要表现为恶心、困倦、头疼、头晕、口干等症状,且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临床有效,安全性好,并发症也较少。

[1] 任智勇, 王斌红, 杨保胜, 等.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8): 1015.

[2] 包华.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疗效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7(3): 38.

[3] 诸亚萍, 蒋正言.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4): 3347.

[4] 顾凤华, 韩晓东, 宣春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19): 15.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2版.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5.

[6] 陶用富, 赵智慧, 周豪, 等. 坦度螺酮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2008, 21(1): 27.

[7] 杨建明, 常双海, 寇建华. 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 临床医师, 2008, 5(7): 169.

猜你喜欢

文拉法艾司西羟色胺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不同剂量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文拉法新缓释片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观察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