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生物遗传规律教学的有效性

2014-08-21黎亿荣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子代遗传学亲本

黎亿荣

学生在没有接触遗传学之前,往往对它很感兴趣,觉得遗传学很神秘,对其充满好奇心。但是几节课下来,当教师要求学生记一大串的遗传学名词、术语、规律等时,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恐怕没有几个学生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那么,如何提高遗传学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熟读比较,有效讲解概念的内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又不断更新,出现了新概念、新内容,而内容覆盖面广,难度越来越深。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文本体现和载体,作为教师,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对教材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熟读比较,有效讲解概念的内涵,就可以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述《伴性遗传》时,我并不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色盲再讲外耳廓多毛症,而是先讲外耳廓多毛症,因为此病的发病特点是传男不传女,真正能体现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且其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学生容易理解。然后再直接利用道尔顿的例子顺势去讲解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色盲,引导分析色盲家系遗传,写出遗传图解,得出色盲遗传的特点:交叉遗传,男多女少,母病子必病。通过整合,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思维更加连贯,教学效果更好。

二、巧判基因位置,提高解题的有效性

判断基因所在的位置,这类题型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其主要有三种问题:一是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二是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三是判断基因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异源区段。教师应该多讲解平时的实验题型,然后巧用规律与方法,帮助学生解题。可以先按题型出现的正反交实验判断:若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子代始终与母本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简要说明伴性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都会出现不同,但是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子代总是与母方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不一定与母方相同。

确定基因在细胞核染色体上;进一步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分两种情况:未知显性性状条件下,按正反交杂交实验判断,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相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已知显性性状的条件下,出现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雌性子代均为显性,雄性子代均为隐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雄性子代出现显性或雌性子代出现隐性,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三、总结规律,有效区分性状分离比的偏离类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推断基因型与表现性的题型,主要有已知亲本推测后代,或是根据后代性状推出亲本的基因型。学生容易出错的是已知后代性状表现性及比例推出亲本基因型的题型。

经过总结,我整理了以下解题规律:只要是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F1代不出现性状分离,F1自交,在F2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如果分离比加起来等于4,如1∶2∶1中1+2+1=4,那么此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分离比加起来等于16,如15∶1中15+1=16,那么此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最后列表(如下表所示)要求学生重点比较记忆:亲本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比例9∶3∶3∶1的变形分析。

四、精讲典例,把握主干知识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高考内容上主要是考查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实践中的应用实例为信息载体考查遗传定律的验证,及学生的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生产实践、医学卫生中遗传问题可能性仍然较大。所以教师需要多练精讲大量习题,特别是历年的高考题,从中寻找规律,把握知识的方向,让学生学得愉快、练得有道!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代遗传学亲本
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亲本保护对策研究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几种苹果砧木实生后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云瑞10系列生产性创新亲本2种方法评价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杉木全同胞子代遗传测定与优良种质选择
火力楠子代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