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之我见

2014-08-21黄英和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白磷热水创设

黄英和

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我发现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时提问的积极性比较高。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并越来越严重。为此,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化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观察化学现象或化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于是,我以此为课题开始进行研究。我首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对化学学科抱有较强的好奇心却懒于思考问题,对问题不敏感,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有时又碍于教师或教材的权威,不敢质疑。还一些学生随着化学学习难度的加大,对化学学习越来越没信心,开始放弃化学学习,更不用说积极提问了。对此,我在两个平行班中的一个班(实验班)用以下策略进行尝试。

一、深入了解学生,多给学困生表现机会,树立他们敢于提问的信心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都会发现一些问题,但往往不敢提出来或没有提出来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特别是对于一些胆小、很少提问的学生,教师更要经常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只要他们能够提问,不管问得好不好,都要给予肯定和称赞,鼓励他们再问。有些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这时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不要让他们有提不好问题而尴尬的感觉。对能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要充分肯定,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热情。只要能够长期坚持,一定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并能用质疑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

学生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第一,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有既熟悉又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问题可问,也想提问题。例如,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过生日的画面。学生会问:生日蛋糕为什么疏松可口?

第二,故意在一些演示实验中创设一些出人意料的不同于课本描述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如:在探究燃烧条件的活动中,我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学生看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这种现象与他们头脑中的“水火不容”相冲突,此时他们会提出问题:为什么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如果把热水换成冷水,其他条件不变,白磷还会燃烧吗?

三、授予学生方法,让学生懂得提问

有些学生不敢提问,不是他们没有胆量,而是他们不懂提问的方法。为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提问的过程,归纳总结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

第一,让学生学会一看到现象就能直接提出问题。如看到铁钉生锈,就会提出问题:铁钉为什么会生锈?走过花园旁边,就能提出问题:为什么可以闻到花香的气味……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提问的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让他们看到相同现象或不同现象时懂得分析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原因是什么,从中提出问题。

第三,让学生学会根据逆向思维,提出问题。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学生会提出问题:碳酸钙和水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吗?

第四,注重基础,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这是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敏感性的基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动力。

实施以上策略一年后,我又对这两个班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能看出,在教学中采用恰当的培养策略,实验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明显比对照班的学生强。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取恰当的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和搭建提问的平台就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并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慢慢跟着提高。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磷热水创设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多喝热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和让你“多喝热水”的男孩结婚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把白磷弹关进“笼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