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2014-08-21李上富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研讨化学主体

李上富

新课改反复强调要在课堂上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造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环境,采用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诱发主体学习的积极性

1.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教师和学习主体的隔阂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只是教与学的关系,如果只停留在这层关系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将会有距离感,学生面对老师将始终怀有畏惧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例如,教师在化学课前几分钟,可以跟学生交流一下当前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化学方面的热点问题,比如微博焦点、新闻热点等。当教师和学生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融洽,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感会瞬间缩短,这就奠定了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主基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打破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局面,教师要给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可以质疑教师讲解的内容,可以和教师就某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首先,教师针对某一难点问题可以采用民主讨论的方式。比如对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学生共同讨论适合的实验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角,必须积极思考。其次,针对学生的发言,要做到以鼓励为主,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其发言中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感到学习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同时让他们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只有进一步完善和开阔思维,才能深刻理解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习主体的兴趣

1.创设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而引出化学课堂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观察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

生做在雪碧中加入纯牛奶的实验,让学生思考雪碧和纯牛奶是否可以混合饮用;在学习“燃料及其利用”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当液化气罐中液化石油气快用完时,为什么火焰发红而且伴随黑烟,等等。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化学。有了这样的生活情境铺垫之后,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产生兴趣,会留心观察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化学现象。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会慢慢被激发,这就为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亲身体验的操作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兴趣

想要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就要让学生多动手,把课堂上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变得愿意动手,愿意做化学学习的主导者。可以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化学实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例如,给学生布置空气的成分测量实验,让学生在家中用蜡烛来代替红磷,然后用石灰水来代替水,并找一个大玻璃杯来代替钟罩,以此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学习了碳酸盐与酸的反应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做蛋壳浮雕实验,让他们准备好鸡蛋、注射器、铅笔、毛笔等实验用品,然后给他们说明实验步骤,让他们按步骤做出神奇的蛋壳浮雕。这些实验都很简单,但是却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相关的化学知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愿意在化学课上动手操作。

三、注重实验演示,发挥学习主体参与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演示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化学现象,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但是在传统的演示实验中,往往是教师做,学生看。新课改号召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那么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1.鼓励学生动脑,明确演示实验原理

比如,在做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燃烧,然后通过酒精灯加热空纸盒和酒精灯加热有水纸盒两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这样的设置,让学生理解燃烧的概念,为教学燃烧的条件奠定基础。从演示实验开始阶段就奠定了学生参与的主基调,教师在这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鼓励学生动口,充分地进行交流

在以往的演示实验中,往往是教师单向地进行实验知识和步骤的传授,学生只是听众。而要发挥学生主体的参与作用,必须让学生动口,与教师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明确演示实验具体应如何做。比如在做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讨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讨论通过什么实验方法能够验证这些假设条件,让学生自己说实验步骤,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方法的利弊以及结果。在充分的交流之后,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能够证明燃烧条件的实验步骤。

3.鼓励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归纳总结

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在旁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尝试、去获得实验结果,这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做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做制取氧气和白磷自燃的实验,从中发现燃烧条件。让学生选择适合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实验,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概括,教师只是进行有效启发。

这样的动脑、动口和动手,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演示实验,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参与热情也被激发,进而诱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激情。

四、研讨探究,培养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合作能力

1.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只有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研讨任务,让他们主动探究。比如,设计水和食盐水怎样鉴别的问题,让学生至少想出三种方法。学生会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发散思维努力思考,在实验探究之后,得出称重、测体积、测密度等几种方法。给学生布置研讨任务,将问题任务化,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能够逐渐培养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

2.提出研讨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合作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它对学习化学非常有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当学生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由合作小组对问题进行研讨和实验探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合作完成的有价值的课题,让他们共同研讨、解决。例如,可以给学生布置水污染调查研讨课题,让学生合作完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附近环境的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有的学生负责收集水污染及其防治的相关资料,有的学生负责对水污染源进行拍照和记录,有的负责对收集到的水源样品进行检测。最后由小组成员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并通过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撰写课题报告。

可见,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手段给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根据教学进行各种演示实验,让学生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才能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化学课堂。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讨化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