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根”守住

2014-08-21谭泽友

人事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敬畏党员群众

谭泽友

《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作为执政党,必须知道支撑其执政的根基在哪里,力量来自何方,否则,就会成为无水之木,难逃营养缺失而干涸死亡的命运。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党的“根”,并且是唯一的“根”。靠着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建设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行。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少数党员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把人民群众这个“根”忘了。本应与群众“面对面”却成了“背靠背”,眼光唯上不朝下,只在乎领导满意不满意,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来自人民的权力不是服务于人民,而是变成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的工具;丢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风”盛行,甚至侵犯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与群众“面向,心不向”,工作作风漂浮,政策落实不到位,对群众所思、所想、所忧缺乏热心关注、全力解决的热情和耐性,沉不到底、帮不到位,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却进一步激化。有的与群众“身近,心不近”, 身在基层心不在基层,不问民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怨,即便与群众待在一起,也是居高临下,心与心隔着一堵墙,对群众没感情,对群众的事情没感觉,对群众的支持没感恩。群众有话不愿对其讲,心拢不到一块,形同陌路。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每一名党员都必须居安思危,临危思进,敬畏历史、敬畏人生、敬畏百姓,把思想上的醒悟,转化为政治上的成熟。要把我们党的“根”记牢,用实际行动把“根”守住,这对个人是成事之道,对党是兴旺之路,对国家是强盛之途。

一是要始终坚持群众标准。党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事业说到底是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成功完全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每一名党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围绕人民群众来谋划和开展,始终做到谋划工作以群众的期盼为标准,推动工作落实以群众的要求为标准,衡量工作成效以群众的满意为标准。做到了这一些,才能始终与群众心贴着心,情暖着情,政治上代表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肥沃土壤里的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二是公共权力要全部运用到为人民谋取利益上。人民群众通过授权,把管理社会的公权力交到了党的手中,党把它分解到各层级的每名党员干部身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社会的公器,是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工具。如果变成了满足个人或小团体私利的利器,我们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失去人民群众的授权。水是载舟还是覆舟,关键就看这舟有没有航行在设定的航道里。

三是任何时候都要向“根”施肥浇水。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党的根基是人民群众。如同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一般,离开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没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只能枯萎死亡,别无他途。每一名党员都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眼睛向下看,手臂向下伸,重心向下移,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体察民情,体恤民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心贴到一块;全心尽力、矢志不移地做密切党和人民鱼水深情、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事好事,依靠群众提供的力量来源,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人民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局综合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敬畏党员群众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