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2014-08-20黄亚琴芮渝萍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5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翻译

黄亚琴++芮渝萍

摘 要: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的。而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翻译活动应关注读者“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和文学的历史性。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召唤性结构 翻译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概要

接受美学的理论源于阐释学文论,兴起于60年代后期,在70年代达到高潮。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伊塞尔 (Wolfgang Iser)。它是读者反应批评的一个流派和突出代表,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新的美学思想,对“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进行了批判,实现了文艺研究史上一次重大突破,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接受美学解读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以读者为中心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接受”的重要性,正如姚斯所说:“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在艺术的历史传统中,一部作品不断延续的生命,不是通过永久的疑问,也不是通过恒久的回答,而是通过疑问与回答、问题与解决之间的动态的阐释,才能够激发一种新的理解并允许重新开始过去与现在的对话。”姚斯认为“读者在阅读中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能动性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从作品中能领悟出意想不到的意义来”,“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1]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还是作家,因为批评、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和再生产。作家写出来的作品,还不能称其为作品,而是称之为“文本”,因为它还只是潜在的文学作品,而真正的文学作品,则是读者阅读后的文本。文学作品是为广大读者阅读而创作的,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具体化的阅读过程才能表现出来。文学文本绝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意义,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读者所做出的种种不同解释。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

2.文本的召唤性结构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采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因此包含许多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缺”,它们“召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文本的“不确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并填补意义“空缺”。霍拉勃在《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中认为,根据现象学理论,一切客体都具有无限的决定因素,认识活动无论如何也不能穷尽所有特殊客体的每一决定因素。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必须保持某种程度的未定性,因为它们是意义方面的意向性的投射。文本中不可能使用尽可能多的细节来填补所有的“间隙”和“空白”。但是,无论多少细节或暗示都无法消除未定点。但从另一方面,这些“不确定”和“空缺”是激发读者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源泉,赋予文本独立于作者之外的审美价值。

3.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常常是由两极组合而成,一极是具有未定性的文学文本,一极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这两极的合璧才是文学作品的完整价值。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充满空白的图式结构。如果离开了读者的介入,它无法产生独立的意义。文本意义的产生,只有靠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才能实现。读者的视域永无止境。我们可以说离开了读者,任何文本都无法存在,只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学作品。甚至还可以说,延续不断的读者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对文本的具体化,也是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就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文学作品实现其价值的必要过程。

二、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

接受美学最大的创新在于把读者纳入文学阅读乃至创作之中,把文本放在了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多元解释与接受之中,形成了“作者—文本—读者”三位一体的文艺批评体式。正如霍拉勃所说:“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把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从以往被忽略的地位提高到一个新的主体性地位。从此,文学翻译活动也不应是原作者或原作的独白,而是译者带着“期待视野”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作用下,与隐含的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后形成的“视域融合”。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文学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交流对话的最终结果是重新让读者体会作者和文本的意图,从而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与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有以下三点启发。

1.关注读者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由读者文学解读经验所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对作品呈现方式、意义、结构等的预测和期望。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姚斯进一步阐释:“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本文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这种视野包括两大形态:一是由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读者对文学类型、体裁、风格、主题、结构、语言等因素的理论储备和审美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也可以称作个人期待视野。二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经验(读者对历史或现实社会的生活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也可以称作公共期待视野。它以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制约、影响着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并决定着文本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解读的深度和广度。某一文本或某一读者的作用,不能离开影响他的社会历史条件。我们很难想象一部作品会处于知识的真空之中而没有任何特殊的理解环境。“期待视野”可以引导读者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语言的斟酌,都要以隐含读者的期待视野为中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以美国超验主义代表爱默生的代表作《论自然》节选为例:endprint

The rounded world is fair to see, Nine time folded in mystery:Though baffled seers cannot impart,The secret of its laboring heart,Throb thine with Natures throbbing breast,And all is clear from east to west,Spirit that lurks each form within,Beckons to spirit of its kin;Self-kindled every atom glows,And hints the future which it owes.[2]

译文一:看这平静的世界转动不停,九重折叠仍使之迷雾重重。

尽管隔世的先贤无法透露,她操劳的内心隐藏之秘密。

狂跳的心房却随自然悦动,从东到西一切都明澈清晰,潜伏于每一形体下的精神,呼唤着它的同类们的灵魂。

每一种自燃的原子熠熠闪光,昭示出她未来前程辉煌。

爱默生作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读者对于他的语言,期待视野是富有诗情画意,意义隽永,如此看来,上面的译文虽然译出诗的意思,但语言音律、节奏不够优美,显然不符合读者的期待,无法给予中文读者美的享受。

改译:大千世界绮丽万千,九九曲折妙不可言:

困惑观者无法洞悉,心脏跳动有何秘密,

天人合一,自能看破尘世境,

心灵共鸣,即可唤起深埋意。

原子焚自身以亮天下,只为指引来年芳华。

2.关注“召唤性结构”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空缺”的“召唤性结构”,文本所创造出来的意象、语义、情感、思想、主题乃至社会意义无一不是由读者在其阅读活动中重新建构,从而实现具体化。[3]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人生经验,即“期待视野”,来认识文章的内涵并填补文章的“空白”,使之具体化,最终实现文本的意义。译作的意义一方面由原作者创造出来,一方面有译者的再创造。因此,在准确翻译原作意思的同时,充分重视“留白”的意味,以便读者充分理解原作的精神。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心态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原作读者和译作读者在文化和审美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同一形象引起的联想和想象不尽相同。“动态对等”的概念,即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在理解与感受上的基本一致,而非仅仅语言上的“形式对等”。如《论自然》节选中“Indian Summer”是指在北美地区一个很特别的天气现象,深秋的时节,在冬天来临之前忽然回暖的天气,宛若回到了温暖的阳春。这里的Indian不是指印度,而是指美洲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对应中文的传统表达,翻译成“秋老虎”或“小阳春”都给中文读者一样的阅读感受。

3.跨越文学的历史性

不同时代的读者有不同的文学要求,语言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发展。文本是历史的文本,姚斯提出,文学作品只能作为连续几代读者的集体阐释而存在。每一代观众或读者都通过特殊的期待视界的透镜对文学作品作出反应。伽达默尔认为,阅读是试图在过去与现在的空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在当下的阅读无法避免我们先前的文化成见,但可以在这个历史局限性之内达到一种理解,这种理解会对旧的文本进行新的解释。[4]文学的历史发展并非完全由它本身决定,而是由作家、作品与读者之间,主客体之间多重交互作用决定的。读者每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必定与之前读过的作品相对比,并有意识地调节阅读感受。每一次具体的阅读都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有意识调节。词语表达的更新换代从未间断,旧的表达的消亡伴随着新的词语的诞生,每种语言都有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这类词和说特定语言的人的文化背景有关,是代表特定文化产生的独特概念。比如英文中的“上帝”,中文的“八卦”。文学翻译的“历史效果”大多从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译作的评价中体现出来。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潜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延续的过程中才能被充分挖掘。译作水平与读者评价相互作用,相互提高,从而实现作品的最大价值。

三、结语

接受美学为文学翻译的多种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不仅提供了多种研究新思路,也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对文学翻译主体地位的重新界定、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及对文本地位的再认识都提供了崭新的观点。对待一个新的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同时照顾译文读者整体的语言文化接受水平,灵活处理语言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参考文献:

[1]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Ralph Waldo Emerson Essays and English traits[M] Michigan:P.F.Collier,1909.

[3]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黄亚琴,芮渝萍 浙江省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翻译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