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8·恩来餐桌上的故事

2014-08-19胡昌方

党史文汇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寨侄儿伯父

胡昌方

一顿“金银饭”

1959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周秉钧从北京空军医院病愈出院。临回部队前,他来到总理家,向伯父伯母辞行。总理一见周秉钧,便高兴地说:“好久不见,十分想念,今天我请你吃顿金银饭!”

“金银饭?”周秉钧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吃过,他疑惑地望着伯父。总理满面笑容地说:“对啊,是叫金银饭!”

过了一会儿,开饭了。总理端来一锅饭,满满盛了一碗放在侄儿面前。周秉钧一看,原来是用雪白的大米和金黄色的小米做成的混合饭。这时,总理自己也满满盛了一碗,一边吃一边说:“你这个飞行员,平时是吃不到这种饭的。过去我们在延安时,常吃这种如金似银的二米饭。这可是革命饭呀!当年,我们就是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如今部队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一定要经常忆苦思甜呀。今天特意让你吃顿金银饭,希望你不要忘记延安时期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啊!”听罢伯父的亲切教诲,侄儿连连点头。

“粗茶淡饭”的国宴

1965年5月21日,第一批外宾——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斯皮罗·科列加一行,由周恩来陪同来到山西大寨。太原市的有关负责同志专门组织厨师、服务员,带上原料、餐具、炊具赶来大寨做准备。不料,总理一下飞机就向相关人员交待,他陪阿尔巴尼亚朋友是来接受艰苦奋斗教育的,要给客人准备可口实惠的“大寨式”饭菜,不要铺张浪费。于是,从太原拉来的东西,没来得及卸车便撤走了。

大寨人准备了玉米面窝窝头、小米稀饭、羊肉饺子和油糕等普通的农家饭菜。餐桌上,外宾30余人和中方陪同人员喝着高粱白,吃着土豆丝、腌咸菜,谈笑风生,和谐而轻松。总理以“大寨精神”为话题,介绍了我党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席间,宾客们不时夸奖大寨的饭菜新奇、可口、好吃,称赞着这场“粗茶淡饭”的国宴。

三付饭菜钱

1973年9月,周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16日中午,总理请随行人员到“楼外楼”饭店就餐。店员们不仅准备了西湖醋鱼、虾圆和烧鸡等较高档次的名菜,还端上了总理喜欢吃的霉干菜、豆芽菜等家常菜。

饭后,总理叫秘书去结账,省里同志阻拦说:“饭钱不必总理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总理听了颇为不满:“今天我请大家吃饭,当然由我付钱喽!”于是,店员收了10元钱。谁知总理不依从,当即对店员说:“这么多的饭菜,10元钱怎么够呢?一定要按牌价收足。”饭店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便加收了5元,岂料,总理仍不听从。无奈,饭店方面只好又收5元。这样,先后共收了20元钱。

尽管如此,总理仍觉钱未交足,过意不去。就在总理一行人离开“楼外楼”不久,笕桥机场的工作人员给饭店经理打来电话,说总理临上飞机前又留下10元饭菜钱。面对这30元钱,店员们深为周总理这种廉洁奉公、公私分明的精神所感动。后来,店员们按饭菜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19元5角。遂将清单、发票及余下的10元5角钱寄还给了国务院总理办公室。

斯人己去,风范永存。周恩来餐桌上的故事,世代传颂。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大寨侄儿伯父
周恩来陪外宾三访大寨
紧箍咒
德国学校不鼓励学生“见义勇为”
过去的苹果
巧家县大寨镇中心学校
西安市大寨路道路工程建设及管理
借给伯父一百元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