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教学课堂模式转变的研究

2014-08-15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初高中阅读课英语

梅 岚

(景德镇一中英语教研组,江西景德镇 333001)

在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大环境下,特别是今年以来,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英语改革,将英语高考改为每年的社会化考试。这一新课题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然而,初高中的教学本来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也不相同。致使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很难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英语阅读文章的难度骤然加大也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做好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是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初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在中高考的地位极其重要,在以后的社会化考试和各级考试中也占有突出地位,所以从初中开始教师就特别重视阅读的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都非常有限,再者,初中阅读题的设计很浅显、简单,大量考查的是文章中的细节知识,猜词义和归纳总结题较少,逻辑推理题就更少。所以,学生在阅读训练中的得分率较高,但是这一现象却造成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使得学生认为阅读简单,不会去花更多的心思去阅读新材料,很少会去深究每个句子隐含的意思和内容,遇到的难题就会轻易放弃。二是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阅读课上的训练变成报一下答案,感觉没什么可讲的,学生也觉得没什么可听的。对细节题的过分重视也弱化了分析和独立捕捉主题句能力的训练。三是阅读课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精读课,教师将重点重新又放在了语法知识的传授,词汇知识的讲解,语言技能的练习上,灌输给学生大量的词汇运用和机械的语言训练,从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这明显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然而,这一现象在现实的英语初中教学中屡见不鲜。

而学生一旦进入到高一,无论是词汇量还是文章的篇幅,句子句型的长度和难度,都和初中阅读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题中细节知识考查减少了,猜词义、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题大增,致使有很多学生出现了这一现象:句子中的生词很少,长句和复合句中每个单词都认识,却看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显然是因为初中教学中不重视句型和句式的分析,不深究句子和段落大意的总结,更缺少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所造成的恶果。学生这时也同样担心自己的阅读成绩,就开始购买大量的英语阅读资料,做大量的阅读习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并没有什么起色。而糟糕的成绩还使得学生提到阅读就会感到恐惧,害怕。高中老师既着急又束手无策,只得更多地加大阅读训练量,效果却并不好。长此以往,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高中阅读训练课的形式比较古板,缺乏初中教学的那种生动、活泼、激发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此外,大多数的高中课程紧,难度大,要求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去精讲精练。而且,教师认为学生都是高中生了,应该有了更好的理解能力,因此,阅读课又一次回归到了精读课,阅读课的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侵蚀掉,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消退,甚至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每年高考中的落榜考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英语这一学科太糟糕而造成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初高中英语阅读衔接上的问题。因此,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急需改革和创新。

2 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衔接对策的研究

在网络发达的当下,我校建成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网络覆盖了校园的每一个教室和办公室。教师可以在发达的网络条件下来解决初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衔接问题,初中教师做好铺垫,高中教师重锤巩固加强。师生互动、共同努力,学生才能尽快地将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好,进而学好高中英语。

2.1 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观念的调整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应逐渐从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以练为主转移到阅读技能和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面来。

初中阶段,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避免使阅读课转化为精读课。阅读课即为泛读课,要求阅读量广泛、快速、抓大放小,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故而其重点应放在针对问题快速地捕捉信息上。初中内容相对少而简单,时间较充裕,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从网络上下载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Flash动画、游戏,来渗透相关文章的背景知识,通过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使学生觉得轻松而有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初中生充满兴趣地进行阅读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阅读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反而会以更大的激情去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他们还会主动帮助老师挑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文章,积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解决和讨论,从而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对初高中英语阅读题目的脱节现象,教师应当从这一阶段开始,适当增加猜词义和归纳总结题的数量和难度,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提高初中阅读材料和难度的转变,为学生进一步的高中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有一个梯度,才能更有区分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一阶段,教师应改变高中英语教学比较沉闷的课堂气氛,要与初中灵活、趣味性强的课堂设计和氛围接轨。教师不要觉得学生是高中生了,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就很好了。其实,这些学生两个月前还坐在初三的课堂上,他们的心理特点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并未有何种质的改变和飞跃,所以活跃的课堂气氛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点。再者,教师更不要因为高中教材难度加大,篇幅加长,课时紧张,需要精讲精练,反复多次训练,从而忽视了阅读课。因此,在高一上学期的前半段,教师在课堂上应灵活多变,利用教室中的白板显示标题、图片、插图、关键词,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文章信息,挖掘潜在内容,弄明白句子和段落间隐藏的深层次含义。用知识问答,头脑风暴、知识竞赛、组与组竞争、班级间对抗等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而且,从高一开始,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高一定是建立在大量基础的阅读材料上的,没有好的“经济基础”如何构建“上层建筑”?与此同时,在阅读课上,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技能:⑴快速阅读,知其大意;⑵根据上下文猜词义;⑶根据构词法猜词义;⑷注意深层次意思的理解;⑸把理解题目作为提纲来读;⑹通过开门见山的手法归纳总结文章主题思想等等。阅读技能的讲授,能让学生的阅读速度得到质的飞越,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2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英语学习,尤其是阅读的提高不仅仅只是为了中考和高考,更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对进一步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根据初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不同,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课堂模式。

例如:笔者在讲授初二下学期Unit 6 Hansel and Gretel前,给学生布置一个查找文章相关背景知识的任务:作者格林兄弟的基本简介,主要作品,Hansel and Gretel的主要故事梗概等等,很多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完成任务中去了。第二天的相关材料铺天盖地,整理出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段材料,利用白板给学生放映了出来,学生尤其是那些材料被选中的同学个个兴奋异常。紧接着布置了新任务——表演课本剧,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学生自告奋勇,有毛遂自荐当导演的,有主动担任编剧的(积极要求把原文材料中的对话改编成更便于记忆,更通俗易懂的句子),有两个主演和4-5个配角,没有选上的小演员主动要求做群众演员,甚至还有服装、道具和剧务,五花八门。经过两个星期的反复排练,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学生表现得热烈异常、兴致高昂。笔者认为用这种方式讲授阅读课是很有成效的:一方面,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了;另一方面,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进入高中时,笔者发现课堂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老师布置的任务只能针对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要想尽快有效地扩大知识面,扩大受众面,就有必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抛弃了“一言堂”似的教学方式。相反,笔者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评价、改写。每堂课开始,提出一些预测性的问题,当激活了他们的背景知识之后,让学生开始阅读,读后的猜词义,句子分析,段落大意等等都由学生自行处理。如遇到难题,稍经启发,学生就能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些起初思考有误的同学,随着讨论的深入,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比如:有一篇文章叙述一位丧偶的高龄老人,虽被女儿多次请求搬到她家去住,但老人执意不肯,出人意科的是他竟然搬到一个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他认为这种靠自己砍柴、挑水、做饭的原始生活能使他精神充沛,自得其乐。学生从字面完全能读懂文章的意思,但对老人的心理进行了错误的判断。他们不理解老人为什么有福不享、自讨苦吃?于是老师就向学生介绍了英美人有非常强的个性和独立意识,有坚持各自独特生活方式的习惯,正如当下的90后,00后们。这一话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各自议论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纷纷感言现今的一代人在很多的行为方面和待人接物的方法上越来越接近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事实上,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英美人的个性、情感和思维方式体会得更深,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就越深,吃透原文的能力就越强。

高一上学期后半段,笔者利用每周五下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45分钟的时间来阅读New Concept English II。第一步,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口头回答阅读理解题;第二步,向学生解释文章中的生词,对课文中的长句子和一些典型句型进行解析(如:cannot too…to句型,no sooner…than句型等等),然后让学生做语言点专题训练。由于此书内容新颖、幽默、短小,课后练习的归纳总结性强,且语言通俗易懂,学生觉得一节课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要花一些时间用在新概念的听力部分,对英语语言的泛听有很大好处,进而可以和华东师大编撰的优秀听力教材Step by Step衔接。故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随后,笔者加入了一本更新的阅读材料——Family Album,U.S.A.(走遍美国 )。此书是最新的美式英语,以地道、规范、连续剧的形式,介绍了美国Stewarts一家三代同堂的生活趣事。该书难度跟高中教材相近,和现今高中生的生活较为接近。通过此书的阅读,学生能多少接触和了解美国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该书还有配套的视频材料,它是一部生活化的美语教材。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一部诙谐的美剧。因此,这套教材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为阅读其他课外读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理解能力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及材料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原动力。笔者认为,原文读物的语言非常地道,语言表现力强,更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正确地体会和把握词汇的内涵与风格。总之,用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教学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更有效。换句话说,选用原文读物比用中国人自己编的阅读材料益处多得多。因此,笔者选取了经典的英美小说,尤其是一些专门为少年儿童写的作品,例如:1.The On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and Other Writings;2.The Little Women;3.The Pride and Prejudice作为课外阅读课的教材,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在假期里每人至少阅读两篇英文小说,并写出相应的阅读笔记,所读小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阅读只是泛读,允许有生词,不必拘泥于语言知识及在词汇语法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主要把精力放在小说的背景知识传达的信息,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等等方面。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卓有成效,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阅读的兴趣都有极大地提高。进入高二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报刊阅读来辅助和提高阅读量。在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增加杂志和报刊的阅读,能将杂志报刊语言的趣味性,词汇的时代特点,知识的全面性更多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杂志和报刊,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体育、时尚等各方面的新闻时事,让学生更为有效地了解我们这个色彩丰富的世界,而不是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种强烈的时代感和趣味性更符合当下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点,使得他们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并不把阅读当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一个爱好和兴趣。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努力和耐心,经过初二开始阶段到现在的高二阶段四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渐渐可以养成。

3 结论

"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掌握娴熟的阅读技巧。笔者认为,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要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一直延伸到高一和高二,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会有地道的语感和强烈的自信心,更能彰显实力和个性风格。相信有了这么多能力和技巧,又具备了自学能力的学生不仅在中高考中会脱颖而出,更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获益匪浅。

[1]陈纯贤.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出版社,1998:14-17.

[2]陈静波.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3]陈仕清.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初高中阅读课英语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