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提高绘画艺术的方法

2014-08-15吴雪梅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林风眠潘金莲齐白石

吴雪梅 王 颖

(宫艺陶瓷,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总之,想要提高艺术水平必须从精神方面认识它,从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生活写生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他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亦因之而变,他的虾也成为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齐白石画虾已出神入化,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齐白石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齐白石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轻工部陶瓷研究所中有“珠山八友”尚在世的两位:王大凡和刘雨岑,誉称“青花大王”的王步以及景德镇瓷画前辈徐天梅、熊梦麟、章鉴等,王锡良常与他们在一起,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他的墨彩瓶《东山行乐图》便是力作。苍劲的松树,风雅的人物,乃至人物那飘逸的衣褶,纹理清新,气韵浑成。王锡良后来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之影响,注重素描写生,画风大进。在写生途中,有时会遇到林风眠等高手,王锡良便不失时机地请教、切磋。最难忘的一次是,他见林风眠在两块瓷板上画《武松杀嫂》,一块是武松举刀,另一块乃潘金莲下跪,林风眠用寥寥几笔将潘金莲衣裙勾出,那风骚而可怜的潘金莲形象跃然而出。王锡良说:“那简笔的魅力使我终身难忘。”我顿时明白了王锡良绘画由繁到简的变化缘由。然而,接近成功,则意味着艺术生命停滞不前。他在不满足中困惑,在困惑中思变。此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来景德镇讲学,给他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清新之风,给予颇多艺术启示。他中年变法,从绘画基础入手,练素描画速写,深入生活,师法自然,博览众长。他涉足景德镇的乡间林野,远游祖国名山大川,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画稿,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创作源泉,不断推出新作,终成享誉中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泰斗。

艺术创作的源泉即生活写生,它不仅在艺术设计上是一个重要基础,而且在大美术中,也是重要的基础。出自大师们的各类重要设计、绘画的经典作品都是大师们有着深厚的绘画基础才能创作出来的。

[1]王秋霞.写生语录[M].江西美术出版社,1989.

[2]赫伯特·里德著,刘萍君译.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林风眠潘金莲齐白石
林风眠《静物·瓶花》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齐白石买假画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林风眠:鹜影中增添一分清寂的幻想
林风眠与20世纪的中国艺术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