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以黄山市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考察

2014-08-15吴云峰张德学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纪念馆红色价值观

吴云峰,张德学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245041)

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1.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又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思想意识最活跃的地方,最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市场经济所致的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价值“断层”和价值迷失的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淡漠化、行为模式失范化、价值标准模糊化。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扭曲的重要原因包括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大学生自身特有因素以及高等教育某些方面与社会脱节,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些资源凝聚了诸多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在当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这是民族精神的指路灯,是理想家园的归宿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内容和丰富的源泉。”[1]123可以让地方红色文化进课堂,依托它构建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参访和实践中塑造核心价值观。

2.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动性

传统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因此必须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创新。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感染力强,分布广泛,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精神支持,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红色旅游为例。“红色旅游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常流于单纯的说教,枯燥的教育方式易造成学生心理阻抗。而将红色旅游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则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参观先辈革命者留下的革命遗迹、文物,引发对先辈先烈的先进事迹的认知。”[2]201对革命历史遗迹的参观是比较生动的、直观的教育形式。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校门瞻仰革命圣地,重温革命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精神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3.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代表了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红色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折射出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有利于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感受和继承我党的优良革命传统。”[2]201比如2012年8月,杨业功纪念馆开馆仪式在黄山市隆重举行。“安徽将充分发挥杨业功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使纪念馆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理想信念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成为弘扬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阵地”。[3]通过参访,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得到明显提高。

其次,可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乃至党风、社会风气的基石,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可以树立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他们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再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要求创新型人才,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理论,也实现了思想的不断创新。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包括红色基地参访在内的实践教学更具有启发意义。“相比较而言,课外实践活动操作难度更大,但学生更感兴趣,更能体验知与行的统一,更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34

最后,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当今社会责任感缺乏,影响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所以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认识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1.考察地方有哪些红色文化资源

要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对当地的红色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通过考察、调研,摸清当地有哪些红色文化资源,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红色歌谣等。以黄山市为例,该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新四军军部旧址、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柯村暴动遗址、张曙音乐广场、屯溪老街皖南特委旧址、杨业功纪念馆等。有红色旅游景点39处,黄山市属于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鲁苏皖红色旅游区”的一部分。在全国红色旅游的30条精品线路中,有2条经过黄山市。安徽省推出的9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就是“新四军缅怀之旅(南线):合肥(杭州)—泾县 (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黄山。”[5]297其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品位高,是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想场所。近年来,黄山市加大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也为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2007年8月,“黄山区谭家桥镇粟裕将军纪念馆在当年谭家桥战役发生地白亭、石门峡一带正式动工建设。黄山脚下将再添一处红色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6]2010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黄山纪念馆正式开馆。馆内图片、资料丰富,特别是红军当年使用过的袖章、钱币、借谷票、米票、债券、通行证、标语、布告、书籍、报刊、枪支、小土炮、军号、手榴弹、大刀、衣服、望远镜等革命文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瞻仰者。纪念馆很快成为黄山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相继成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7]考察、了解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条件。目前黄山学院思政部已经对黄山市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红色景点、遗址、纪念馆等进行了全面调研,为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做了充分的准备。

2.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就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中树立核心价值观。为了有效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认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学校相关部门要主动和地方的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挂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黄山学院已经与黄山市境内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签订了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教学基地的参访来进行实践教学。如该校曾安排学生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杨业功是二炮某基地原司令员,学生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杨业功的生平事迹,深深地为他的崇高品质所感动,纷纷表示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和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该校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前往周边的老街皖南特委旧址、岩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地参观,提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其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由此可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三、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途径和机制

构建、引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机制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地域特色文化的引导作用。每个高校都处于特定的文化区域中,包含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在建设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这些特色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总结、提炼其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将其融合于教学和学生实践当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优秀精华,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机制使之服务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可以让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进课堂,也可以依托它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参访和实践中塑造核心价值观。此外,还要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

1.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开展地方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相关课程中结合地方党史的内容进行讲解,或者利用视频、音乐、图片、诗歌开展教学,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与地域性。此外,开设具有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的课程。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各地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把具有特色的地方红色文化充实于活动中。比如陕北高校可以选唱陕北民歌,组织表演红色舞蹈,举办红色主题的剪纸比赛;江西高校可以依托自己的优势组织 “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安徽高校可以将大别山红色文化与皖南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地域性。这些特色课程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目前,由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设立的“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嘉兴学院、赣南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8个首批研究中心将纳入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该研究中心发挥高校优势,推动党史和革命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将使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教学,服务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黄山市也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随着黄山学院对红色文化挖掘和研究的深入,学校也可以申请加入该中心,以便推动红色文化的研究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2.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弥补课程教学的枯燥。参访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基地是重要的形式,学生积极性高,能在参访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思政课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红色文化基地,要求他们撰写观后感,并对实践教学报告进行交流、评比,给予优秀学生一定的奖励。利用这种形式能使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

3.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除了开展实践教学以外,还可以将地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各个地方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是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措施。高校应该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把地方红色文化充实于活动中,扩大红色文化在大学校园内的影响。这样大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内化,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从而提高自我。文化活动包括邀请老战士来学校做报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利用媒体开展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主题讲座、组织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2011年6月,黄山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歌会,演出的节目有《红旗飘飘》、《党啊,亲爱的妈妈》、《解放区的天》、《走向复兴》等。黄山学院学生也参加了红歌会。通过歌唱,有利于他们树立核心价值观。

另外,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包括学生管理部门、宣传部、团委在内的学校各部门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出台一定的奖励机制,形成固定的制度和办法,这样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肖灵.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江苏高教,2003(1).

[2]陈婧,王春娇.红色旅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咨讯,2008(36).

[3]汪海燕.杨业功纪念馆建成开馆[N].黄山日报,2012-08-13.

[4]黄淑贞.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探析——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黄明亮,万剑敏,赵利民,等.红色旅游小百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葛军.粟裕将军纪念馆开工建设[N].黄山日报,2007-08-05.

[7]胡晓发.让红军精神永相传[N].黄山日报,2012-06-20.

猜你喜欢

纪念馆红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萧军纪念馆
红色是什么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红色在哪里?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追忆红色浪漫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