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莉“新市民”小说的理念和特征

2014-08-15朱之润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麦娘池莉市民

朱之润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安庆246003)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飞跃,这使文化领域也随之或快或慢地进行了相应的转型。就文学而言,其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市民文学的崛起,[1]82而“新市民”小说就是成功崛起的代表。池莉是“新市民”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新市民”小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形成了“池莉现象”。

所谓“新市民”小说,其最早得名源于杂志。早在1994年底,《上海文学》、《佛山文艺》率先刊文:“城市正成为九十年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一个新的有别于计划体制时代的市民阶层随之悄然崛起,并且开始扮演城市的主要角色。在世俗化的致富奔小康的利益角逐之中,个人的生命力空前勃动,然而它又是极其原本与粗始化的。城市的发展将成为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之一,它最终给古老的中华文明带来什么,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不容回避的人文命题。”[2]151正是从那时开始,“新市民”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开始出现。

说到“新市民”小说就不得不提到“新写实”小说。有学者认为“‘新市民’小说就是‘新写实’小说的一个支流”。[3]506如果没有前期“新写实”小说的积淀,根本就不会有后期“新市民”小说的蓬勃发展。“新写实”小说得名于《钟山》杂志,这份在20世纪80年代声名鹊起的杂志于1989年推出了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刊,至此“新写实”小说登上了当代文坛。“新写实”小说作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创作思潮,集中展现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理想、生存心态等方面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新写实”小说名称出现之前,它的文本早已出现,如池莉的代表作《烦恼人生》。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池莉是它出现和发展的 “催化剂”。在对池莉相关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新市民”小说创作中的理念和特征。这些理念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20世纪80年代初,池莉刚刚踏入文坛,其小说徜徉于诗意之中。她的作品用儿时天真美好的眼光看待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唯美、诗意般的语言说着爱情的烦恼,如《恰恰》、《月儿好》、《青奴》等。 由于受时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池莉这段时期的小说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新市民”小说,只能说其中闪现着某些“新市民”的形象,如《月儿好》中的月好、《恰恰》中的恰恰、《青奴》中的泽浩和青奴。这些“新市民”或是改革中的弄潮儿,或是大都市的向往者,或是物欲横流中正义的化身。其中发表于1982年的《月儿好》是池莉这一时期小说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月好身世凄惨,自幼父母就离她而去。她寄居在别人家并成为别人家的媳妇,丈夫上大学之后便抛弃了她,但她并没有“弱如扶柳,瘦若黄花,心灰意冷,终日叹息”,[4]378而是选择面对现实。丈夫死后,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生活,她精心创办的幼儿园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她是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成长起来的新女性,在奋斗中崛起,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池莉早期的这些创作紧紧地将以往的理想主义和当前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为“新市民”小说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下一阶段的文学创作开辟了路径,是她“新市民”小说创作的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体经营者逐渐增多,他们大多采取现实的态度面对生活,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一种关注现实生活的世俗化倾向形成。这一时期池莉的作品不再表达理想、光辉的人格,小说用另一种方法来反映和表达历史真相。它消磨人物自身的理想、信念,留下的是普通人在世俗生活中的生存问题和困惑,是平淡的生活琐事。这一时期池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和被称为 “人生三部曲”的 《太阳出世》、《不谈爱情》、《烦恼人生》,其中《烦恼人生》是其“新市民”小说的开篇之作。这“三部曲”中主要的“新市民”均为男性,《烦恼人生》的主人公印家厚最为典型。印家厚是一位操作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十几户人家共用水池,厕所常被人家占用,自己也没钱带家人出去吃饭……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印家厚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要求越来越随意,以至于妻子的埋怨可以不听,邻居的无理取闹也愿意忍受,本该属于自己的一等奖金被剥夺也只好忍气吞声。然而当一天繁重的工作结束,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老婆递过一杯温开水,往他脸上扔了一条毛巾,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他需要的不是爱情,而是一个“家”的温暖,明白了“普通人的老婆就得粗粗糙糙,泼泼辣辣,没有半点身份架子,尽管做丈夫的不无遗憾,可那又怎么办呢?”[5]46-51这个男人经过现实的打磨慢慢明白童年的梦总是带有浓厚的梦想色彩,一旦成熟便会被降低。

池莉这个时期的作品与传统的文学在精神上不同,从她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只看到一种卑微的毫无色彩的世俗人生,“历史”在这里被遗忘了。但正是在这样的遗忘中作品赢得了读者的铭记,池莉以“人生三部曲”为基础达到了“新市民”小说创作的巅峰。

二、感性与理性的转换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个人的欲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胀,媚俗之作逐渐增多。池莉的“新市民”小说也发生了改变,她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紧紧抓住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大潮中人们随之变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池莉这一时期“新市民”小说的代表作有 《生活秀》、《口红》、《小姐你早》、《来来往往》等。这些作品不再以平实的语言去描述世俗生活中的人们,而是欲望色彩加强,传奇成分增多。《来来往往》中主人公康伟业与段莉娜成功的婚姻使前者彻底摆脱了原先只能糊口的困境,他成了党员,提了干部,之后又创业做生意,自己开公司。奋斗一番之后事业有成,但婚姻却开始出现裂痕,夫妻之间相互猜忌,于是康伟业与段莉娜、时雨蓬、林珠的感情纠葛开始上演。如果单从文学角度来审视,池莉这个时期的“新市民”小说虽然有着对金钱化、欲望化的都市生活的真实描摹,有着对新时代丑恶现象的不动声色的揭露,但也明显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开始向媚俗靠拢。但是从市场角度看,池莉的转型无疑是明智的,因为作家应该考虑读者和市场的需求,写出符合读者口味的书。不管怎样,池莉还是引领了这一时期“新市民”小说的创作风潮,这从《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以及《生活秀》等作品相继被改编为电视剧就可看出来。

进入21世纪后,已迈入中年的池莉将其“新市民”小说的创作目光转向了她熟悉的中年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她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挖掘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寻找。池莉这一时期的“新市民”小说作品最为典型的是 《有了快感你就喊》和《看麦娘》。《看麦娘》的主人公易明莉是新时代温顺的知识女性,为了寻找童年好友失踪的女儿(也是自己的养女容容),她开始向丈夫展示自己个性中的倔强,义无反顾地出走,履行了做朋友责任。最后,这位母亲平安回家,一切有惊无险地回归平静,但是在这平静的背后却是关于岁月、友谊、性别、责任的无尽感想。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池莉“进入了自由写作的状态,她对当代生活的关注,不只是对普通人群生活状态的关注,不只是还原他们的原生态,还关注他们心灵的波动、情感的涟漪。”[6]26与池莉之前的“新市民”小说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明显的突破,显示出了新的精神探求与艺术追求的迹象。尤其是《看麦娘》,在整个“新市民”小说的创作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性与女性意识的交融

纵观池莉整个“新市民”小说的创作历程,她的作品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新时代市民为生存而烦恼的画面,表现出了他们放逐理想、无奈地顺应环境的生存现实。这些内容上的差异以及作者各个时期创作理念的不同使其作品不仅具有一般 “新市民”小说的共性,还具有各个时期所独有的风貌。作为江汉儿女,池莉衷情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汉市,她的题材几乎都取自此地。她熟悉它特有的格局和习俗,熟悉居住于此的市民,她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气质、心态、语言都了然于胸。在这一时期的“新市民”小说中,池莉刻画出武汉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性,可以说池莉是继老舍之后描写地方特色文化最为成功的作家之一。她笔下的“鄂文化”不仅突出了当地的风俗民情,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市民身上的鲜活个性。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世人将“九头鸟”和“湖北佬”相提并论,多是借“九头鸟”来形容以武汉人为代表的“湖北佬”精明泼辣的性格特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售票员小乜的故事无疑是对武汉女人泼辣性格的很好注解。“说是两个北方男人坐过了站,小乜要罚款。北方人不肯掏钱,还诉了一通委屈”。小乜便骂道“赖儿叭叽的,亏了档里还长了一坨肉。”“北方人看着小乜是个年轻姑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声问:嘛?小乜也大声告诉他们鸡巴。不懂吗?”[7]71两个男人面红耳赤,赶快掏钱。多少领教了武汉女人的泼辣——辣得粗鄙,辣得直爽,辣得让人大呼过瘾。当然,这仅仅只是泼辣的一方面,池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写出了武汉女人泼辣的另一面——不是辣得无理,而是常常在泼辣中有艺术,泼辣中见真情。她写出了泼辣的“辩证法”。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有一段描写邻居家小孩摔跤的场景。男主人叫道:“你这个婊子养的聋了!伢跌了!”女主人说:“你这个婊子养的么样搞的唦!”这时男主角猫子说:“个巴妈苕货,你儿子是婊子养的你是么事?”[7]72女主人笑着拍了猫子一巴掌,猫子则抱起小男孩送到竹床上,这时男主人递给猫子一支烟。这一来一去的对话同样是火辣辣的,但这辣中有生活的艺术,有浓郁的人情味。

池莉前一时期“新市民”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以男性视角解读生活,而到20世纪90年代,她更多地以女性为主人公,将女性置于现实生活的烦恼中,找寻她们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演绎其人生。《一去永不回》中主人公的女性意识开始萌发。温泉爱上了男孩李志祥,因为家庭背景差异其父母不同意他们交往,温泉外地上学归来后李志祥已经娶了一个与自己背景相当的女人。温泉并没有像传统女人一样选择放弃,而是精心设局,一口咬定李志祥强暴她,于是李志祥以强奸罪入狱,妻子与其离婚,温泉却一直等待他出狱并嫁给了他。作品将女主人公自私与偏执演绎得淋漓尽致,彻底颠覆了传统女性温顺与沉默的形象。池莉的“新市民”小说彰显了新时期女性的独特意识,她们摆脱了以往小说中女性的从属地位,不再简简单单地向往婚姻的自由,而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思想独立和平等观念。池莉后期的“新市民”小说更注重自我内心的关照,她运用了之前作品中鲜见的隐喻手法,将这种内心的关照更加艺术化地展现给读者。这在《看麦娘》中尤为明显。“看麦娘”本身就隐喻了上官瑞芳、易明莉等为爱和友谊付出的女性,而女性温柔优美的特性在“看麦娘”这种特殊命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小说巧妙地引出了两种看麦娘:一种是纯天然状态下生长的弱小看麦娘,即狗尾巴草;另一种则是父亲精心培育的个体强壮的品种。两种看麦娘也暗指了两种不同的女性。在主人公的心里,看麦娘的自由随意与优雅象征着她们所向往的优美的女性特质,对于这种特质的领悟是女性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纯粹发自内心,也成为她们开始关注自身的标志。因而“看麦娘”这一意象也寄托了女性对自我内心真正的体悟,是母性意识、女性气质的统一象征。隐喻手法的使用使池莉创作技巧发生了质的飞跃。

四、结 语

综上所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后现代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中国文坛也开始彰显出更多的后现代特征。反观池莉的创作,她已经意识到:文学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精英层面,从而抽离生活的真实性;也不可一味沉迷于文本叙事,作家应该从叙事者身份中“解脱”出来,去面对已经琐碎化、平面化、日常化的生活实情。因此池莉在创作中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时代生活之流,她尝试着对以往文本叙事进行改革,并以探索人们的精神世界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深度。“池莉小说以市民本位的立场集中反映了当代市民所承续的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对市民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契合了当代中国广大市民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使其在市民阶层中有了极为广泛的亲和力。”[8]81她的“新市民”小说更是注重对“新市民”个性的张扬与挖掘,其用意是在反抗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对“新市民”生活的操控。利用看似平常却很传奇的故事慰藉“新市民”日益萎缩的精神世界,寻找他们在喧嚣生活中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池莉“新市民”小说的宗旨所在。

[1]新市民小说联展征文暨评奖启事[J].上海文学,1994(7).

[2]王启凡.也谈新市民文学的产生[J].理论界,2010(12).

[3]孔范今.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4]池莉.池莉文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5]池莉.池莉经典文集——烦恼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6]王干.重新回到当代[J].南方文坛,2002(1).

[7]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J].小说林,1991(1).

[8]关莉.生活本真的再现——池莉小说创作简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3).

猜你喜欢

麦娘池莉市民
3 种看麦娘属杂草的种子萌发及出苗特性
麦娘提着一罐鸟鸣
池莉爱惜吃相
Kangfuxin Fluid o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Retention Enema: a Systematic Review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拔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池莉小说创作与研究综述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