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东县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08-15王太才沈兴奎孙德文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会东县农家肥燕麦

□王太才 沈兴奎 孙德文

会东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最南端,幅员面积3227 hm2,境内山脉连绵,河谷纵横,海拔640~3331 m,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燕麦是会东县高山地区的传统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不力,燕麦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发展缓慢,2010年,全县燕麦面积为3726亩,平均亩产49 kg。由于面积少,产量低,大部份自食,少量在市场上加工成燕麦面销售。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县以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为重点,使燕麦生产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完成1万亩,2013年完成1.1万亩、2014年预计推广1.2万亩。

一、燕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012年整合项目资金,在海拔2800 m的野租乡柏栎箐村建成1000亩的燕麦良种繁育基地,基地内修通机械作业道路和排灌沟渠,便于机耕机收,提高劳动效率。引进白燕2号、白燕11号、川燕麦1号、宁莜1号等优良品种,在基地扩繁后再推广到其它高山乡镇。

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1.配方施肥 传统种植只施少量农家肥,产量低。随栽培面积扩大,新品种推广,农家肥施用量减少,施用化肥量逐渐增加。科学施肥的原则是根据土地化验结果进行配方施肥,生产中总体上把握因地施肥,不偏施、不重施,防止燕麦倒伏。每亩施用20~40 kg含氮-磷-钾25%的复混肥,中期看苗施肥。

2.病虫害综合防治 通过3年的实践和观察,会东县燕麦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和白粉病,虫害主要是粘虫和蚜虫。传统零星种植、轮作,面积小,病虫害少,一般不防治。示范片集中成片种植病虫害发生严重,根据燕麦病虫发生及危害特点,采用三唑酮拌种,50 kg燕麦种拌100 g,干拌,现拌现播或拌种后闷种3~4小时播种,能防治黑穗病,减轻和推迟锈病、白粉病危害。在7月上中旬用三唑酮+来福灵对病虫进行统防两次,防治间隔时间1周。

三、流转经营提高效益

基地地处高寒山区,一年只种一季大春作物,效益差。2012年燕麦良繁基地实行土地流转,成为加工企业(粮油收储公司)研发基地,统一规划,轮作种植,打造成企业的有机产品种植基地,提高收购价格和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会东县特色燕麦产业发展体系。

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燕麦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还不完善 燕麦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才进行两年,随着生产的发展,必然还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都要通过试验探索加以解快,例如化学除草的问题,食品深加工等。

2.投入不足 燕麦产量低,投资大、成本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差。农家肥、良种的投入较少,不能满足高产的必要条件。还需要政策、资金、技术的大力扶持。

3.新品种面积少 品种的好坏对产量影响很大,我县大部份农户用本地种,虽适应性强,但产量低。近两年,通过项目资金扶持调入部分新品种,但面积均较少,不能满足全县生产的需要。

在今后的燕麦产业发展上,要以打造企业有机原料基地为契机,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生产有机燕麦产品,大幅度提高燕麦的收购价格,确保每亩种植效益达到1000元左右,将燕麦打造成高山区继马铃薯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会东县农家肥燕麦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燕麦的栽培技术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会东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分析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会东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思考
近46年会东县降水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