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广汉市秸秆禁烧及其综合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2014-08-15包慧娟邓道德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广汉市广汉秸秆

□包慧娟 胡 智 邓道德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农村秸秆利用问题成为基层政府需要破解的难题。特别是如何应对农民普遍采用露天焚烧秸秆的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空气污染的后果。2013年,广汉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区域。为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广汉采取“疏”、“堵”结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农户收集、社组运输、镇村加工、市场参与、财政补贴”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基本情况

广汉市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南临省会成都市区25 km,北距德阳市区19 km,广汉的生态环境状态好坏对省会和周边县市影响较大。广汉市现有耕地42.45万亩,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复种指数较高,农作物生产方式采取一年两季的轮作方式,全市常年播种面积23.4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8.73万亩,产生秸秆7.74万吨;小麦播种面积19.72万亩,产生秸秆9.67万吨;油菜种植面积12.96万亩,产生秸秆8.01万吨;玉米种植面积1.9万亩,产生秸秆0.84万吨;蔬菜及其它农作物36.7万亩,秸秆量7.6万吨,全市全年秸秆生产总量约54.79万吨。每年夏季“双抢”时节和秋季水稻收获季节,尤其是“双抢”季节,由于种、收间隔时间短,农户为了不误农时,通常会选择最省时、最省力的田间焚烧方式处理秸秆。早在2006年广汉就开展了禁烧秸秆和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主要运用机械化粉碎还田、堆沤腐熟还田、免耕覆盖栽培还田、作食用菌基料、沼气化利用、生态养殖等,但是通过以上方式处理利用的秸秆不到总量的30%,大部分被露天焚烧。由于没有为农户找到一条秸秆综合利用的路子,加大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难度。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 广汉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广汉市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建立起“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市、镇、村、社、农户一级联动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强大合力。

2.明确奖惩措施 广汉围绕“不烧一把火、不冒一点烟、不留一块斑”的工作目标,设立秸秆禁烧专项考核,实行“三挂钩”政策,把市级领导、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的年终工作津贴与秸秆禁烧的成效挂钩;通过村规民约,把农户履行禁烧义务与次年相关补贴发放挂钩;把财政新增村级运行经费、各类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村社干部误工补贴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成效挂钩考核。

3.搞好宣传动员 广汉自2013年3月初就先后组织召开全市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动员会、全市村干部秸秆禁烧工作会和全市秸秆禁烧工作片区宣讲会,市级各部门、各乡镇、村社、学校和各级干部职工,按照市上统一安排部署,先期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筹备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媒体,采取流动宣传车、主题宣传栏、宣传手册、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张贴横幅标语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无缝宣传,做到“电视天天有画面,广播天天有声音,报纸天天有文章,农户家家有宣传”,确保群众知晓率达100%。利用中小学“禁烧秸秆,争当环保小卫士”开展“小手拉大手、携手护环境”活动,引导学生当好宣传员、监督员;利用校讯通平台,定期向家长发送秸秆禁烧的宣传信息。通过市总工会、工商联、团委组织企业家培训,将秸秆禁烧的政策宣传到企业职工。鼓励群团组织成立秸秆禁烧志愿服务队,形成秸秆禁烧的强大补充力量。

4.拓展秸秆利用渠道和秸秆收集方式

(1)积极引进生物质能源公司参与秸秆收集,努力为秸秆利用打开一条通道 结合川西平原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的实际,形成了“农户收集、社组运输、镇村加工”的秸秆收集模式。以村为单位,按照50∶1的标准,统筹布局秸秆集中堆放点,村民小组设置小型秸秆集中堆放点,农户(或秸秆收集农机户)将秸秆集中堆放在指定堆场,最后通过企业流动加工设备对秸秆进行加工。压缩后企业按均价240元/t(人工打捆)至280元/t(机械打捆)支付收集费用,市财政按35元/t向参与收集的村社或农机户发放补贴。同时,还鼓励乡镇、村社、农户运用其它方式处理秸秆,形成多渠道利用秸秆的良好局面。

(2)创新秸秆收集模式 在秸秆收集过程中,各乡镇、村社结合实际探索出了4种模式:即乡镇统筹模式、村社主导模式、大户承包模式和散草收集模式。乡镇统筹模式即是由乡镇统一规划秸秆堆放点,统筹协调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费用由乡镇结算,不足部分由乡镇、村补贴,此模式成本易控制,实施的地方有新平镇。村社主导模式是由村“两委”统一秸秆捡拾机、运输工具、劳动力、堆放场地等要素,统筹协调秸秆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费用由村“两委”结算,不足部分由村补贴,结合部分通过村民自治方式制定分配方案。采取此种模式的有金鱼镇青冈村、菱角桥村、和兴镇安平村和连山镇锦花村等。大户承包模式是村“两委”与农机大户通过签订秸秆收集协议的方式,明确农机大户负责提供秸秆的收集、运输、看管等服务,秸秆收集费用由农机大户包干,由镇村给予适当补贴,以提高农机手积极性。采取此种模式的有小汉镇团结村、峰昌村等。散草收集模式即农户自行将秸秆堆放在田边地角,待农忙后再对其进行转运,此种模式成本最低,各乡镇均有采用,以油菜秸秆收集为主。

5.建立督查推动机制 广汉市积极整合资源,利用中国民航飞行学校、西林凤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夜晚查火光、白天查黑斑”,成功地实施了“地空结合”的立体巡查,形成空中给信息、地面行处罚的全天候监控模式。同时,要求各乡镇公开社会监督电话,开展有奖举报。对发生露天焚烧秸秆的乡(镇)和包镇(村)部门立即进行通报批评,责成责任单位向市政府提交书面整改措施,并扣减相应的目标考核分;对因秸秆焚烧被市级以上媒体曝光,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启动问责程序。

6.利用科技支撑大户引领

(1)大力推广秸秆捡拾机械 机械化打捆是秸秆收集成本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快形成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广汉市按照中央购机补贴1.08万元到2.8万元、市财政补贴5000元至1万元、乡镇村补助1000~5000元的标准,鼓励农民尤其是农机大户购置打捆机械,通过财政补贴调动农机户参与秸秆收集工作的积极性。2013年全市购置了各型号秸秆捡拾机械220台,既缓解了当季秸秆收集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又为广汉今后秸秆大规模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运用成型燃料压缩技术 制作成型燃料是广汉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由企业提供秸秆压缩处理机械,将秸秆处理成为生物成型燃料。该燃料的热值约为标准热值的70%,通过这一技术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秸秆变成了能有效利用的生物质能源。

(3)做好综合利用技术培训 现代化的机械运用是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方式,培训出熟练的农民操作手更是关键。广汉积极抓好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举办打捆机手培训班、召开秸秆捡拾打捆现场会、秸秆综合利用讲座等,不断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力度。

三、主要成效

2013年,广汉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启动以来,其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其数据是小春实绩和大春预计):一是机械化耕作还田。采用机械粉碎、翻压还田17.75万吨,占总量的32.3%;二是保护性耕作覆盖还田15.66万吨,占总量的28.6%;三是堆沤或快速腐熟还田6.11万吨,占总量的11.2%;四是苗桩还田1.81万吨,占总量的3.3%;五是生物能源利用8.6万吨,占总量的15.7%;六是食用菌基料1.22万吨,占总量的2.2%;七是饲料化利用2.39万吨,占总量的4.4%;八是生活燃料1.25万吨,占总量的2.3%。通过以上途径,使秸秆全部得到了利用。

2013年小春收获期间,广汉市实现了“不燃一把火、不冒一点烟、不留一块斑”的工作目标。据环保部门监测:5月6~26日期间,广汉市城区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为2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而2012年同期空气质量优良率仅为57.2%,表明空气质量有显著提高,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

广汉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生态广汉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1.运行成本高 广汉为做好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市乡两级财政已使用1500多万元资金,财政负担重,还需发改、农业、环保等部门给予指导和政策扶持,帮助广汉市建立起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让粮食生产既为确保粮食安全做贡献,又为节能减排和生产新型能源发挥作用。

2.农村劳动力缺乏,影响秸秆综合利用 现在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和老人,年轻劳动力严重缺乏,加之农作物“双抢”时间紧迫,靠人力收集回收秸秆,耗时耗力,严重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开展。

3.秸秆综合利用渠道不畅技术滞后

多年来农村秸秆的利用途径主要是生活燃料、建房原料、饲料、造纸原料等,以后还应进一步推广秸秆堆沤还田、秸秆田间快速腐熟、秸秆作基料发展食用菌、秸秆气化、生态养殖等技术。由于秸秆综合利用难在技术缺乏,研发滞后,尤其是油菜秸秆捡拾技术缺乏,因此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宽,渠道不畅。

4.宣传教育问题 相当部分农户对焚烧秸秆的危害认识不足,还未形成自觉抵制焚烧秸秆,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需采取面向基层、贴近农民、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逐步提高全社会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自觉性。

五、几点启示

1.实施总体战略是搞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关键 广汉开展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多年,但效果都差强人意,只有2008年因地震救灾,为了不影响广汉机场飞机起降,老百姓普遍没有焚烧秸秆。过后秸秆露天焚烧,烟雾冲天、障目,使城乡居民倍受雾霾之苦,空气质量特别差,影响邻县及成都市区,禁烧秸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难题。多年来广汉禁烧秸秆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很多,有管理不力的问题,有秸秆综合利用渠道不畅,技术不成熟的问题,也有管理部门势单力薄的问题。2013年广汉开展的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效果好,主要是广汉花了大力气,争抓实干。概括来说,就是政府主动、部门联动、乡镇行动、农户互动、全市齐动员的总体战。

2.实施村规民约是管好秸秆焚烧的好办法 对于禁烧秸秆,各级政府出台了禁烧的文件,从道理上讲,农民有享受各种惠农政策的权利,也有维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不受污染的义务。但是由于法规、法律制定政策的滞后,使一些政策执行上显得苍白无力,在禁烧秸秆上采取的行政处罚以及冻结粮食补贴的办法等,都不如村上制定的村规民约的效果好。农民自治组织成员制定的村规民约,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大家有利,使每户农户受益。减少政府行政成本,确实是一种既简便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3.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根本途径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等成份,是一种可供综合利用的植物体资源。广汉是农业大县,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蔬菜生产为主,秸秆总量达54.9万吨。近年来,广汉各级政府加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突出抓好机械化秸秆还田,大力推广秸秆堆沤还田,秸秆田间快速腐熟技术,利用秸秆作基料发展食用菌,发展秸秆气化,生态养殖等。20世纪90年代末,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在广汉市向阳镇荣升村,投资50余万元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一座,可供3个农业社近450户1700余人生活用气。后由于管理维护运行成本过高,出现亏损而停运。但是这种探索是必要的,应继续作出努力。

4.加大投入,建立起市场长效机制是搞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保障

禁烧秸秆暨综合利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其工作面宽、量大,有相当的工作难度,要政府部门重视,搞好规划、计划、措施具体得力,还应加大投入。一是应出台奖励秸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政策,以资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参加此项工作。二是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秸秆利用开发的项目研究,尽快作出成熟技术投入市场。三是要引导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社会个人创办秸秆利用新能源企业,建立起秸秆开发利用的新型市场机制,使秸秆这种农产品副产物不再成为废品,成为环境污染之源,而是成为利民利国的财富。

(通联:四川省广汉市农业局618300)

猜你喜欢

广汉市广汉秸秆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政绩毁于私欲
“三三五”工作法促使干部能上能下——广汉市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