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014-08-15□杨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镇化城乡

□杨 艳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其主旨在于通过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1.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互动并进的关系。加快推进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城镇化,还能够带动城市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农业现代化有利于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用更少的农村劳动力就能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农业现代化可以解放更多人口进入城市,享受城市文明,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即使仍然留在农村的人口,也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再变革,农业生产方式的再创新,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生产,获得较高的收入和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都将走向高品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关于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曾强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和共享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李克强总理曾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的讲话中明确表示,“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指出的是,李克强总理讲话中“城市”和“城镇”是分开表述的。这里所说的“城镇化”和西方的“城市化”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实际上,从国家领导到中科院的报告,讲的都是“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要发展大型、中型的城市,也要发展小型的城镇。

3.关于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文件第七部分特别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不让乡村成故园。文件指出,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对此,文件确定了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重点工作。未来我国即使实现70%的城镇化率,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环境改善,政府要积极承担,不能成为记忆中的故园。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家园,让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并轨,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对此,一要让人出得来,保障各种权利,土地、住房等财产要保护;二要进得来留得下,使农民能稳定就业,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均等公共服务。

二、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最终目地

1.何谓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立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和经济社会管理体系。

2.城乡二元制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定第六部分,第一句话就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所以,要深刻理解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必须深刻理解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二元制度。

3.城乡二元制度的内涵及特征 城乡二元制度即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城乡二元制度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具体包括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生育制度等14种制度。城乡二元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城乡二元性。城乡二元制度规范的是城市和农村或市民和农民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是关于城市和农村或市民和农民之间经济社会关系的制度体系;二是城乡分割性。即农村和城市、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单向的、不可逆转的棘轮;三是城市偏向性。城乡二元制度制造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权利和利益上的巨大差异,形成了两个权利、地位迥异的社会阶层。

三、破解城乡二元制度难题,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机制要求我们要做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怎么样做到平等交换?最基本的体制机制就是市场配置资源。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就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样一个发展战略下,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惠、城乡一体这样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这才是根本的体制机制。最后达到的目标是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是要让农民手里掌握的生产要素有回报,劳动力、土地、农产品等基本要素应该跟城镇居民一样获得大体相等的报酬。这是第一个基本机制,就是城乡要素要平等交换,体现的要素报酬应该大体相当,如果有些差别,那也是市场竞争的波动。

2.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户籍造成了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这种权利上的差别要逐渐取消,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户口制度,《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要求中小城镇一下子放开,中等城市有条件地放开,大中城市要采取稳妥的措施逐渐放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户口制度是不对的,户籍管理是应该的,户口制度造成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这是不对的,但是要科学稳妥地解决。

3.改革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造成了很大的矛盾,特别是廉价征用农民的土地。在征地问题上,大概1/3的农民很高兴;1/3只要政府工作做好就没有大问题,基本上农民也是高兴的;还有1/3就是强拆农民的土地,占有农民的利益。这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搞土地财政,通过征用农民的土地然后进入政府的土地储备,从中间赚取差价充实当地财政,这个问题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得到解决。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既有软件的,也有硬件的,比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养老、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这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这些项目城乡要均等化。从教科文卫、养老、社会保障、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方面让城乡能够享受均等化的服务,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财政上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一是高产,人多地少就要高产;然后做到高效,就是效益好,农民有积极性;二是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安全,主要指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量安全,得够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基本的就是解决粮食问题,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这是数量问题。另一方面是质量安全,就是食品安全,农药、化肥、激素残留不能超标。

(通联:中共绵阳市委党校621000)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城镇化城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城乡涌动创业潮
家乡的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