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泰锰业锰渣库泄漏环境污染事件案例分析

2014-08-15王传涛葛小雷

环境与生活 2014年20期
关键词:麻阳调水应急

文/王传涛 葛小雷

万泰锰业锰渣库泄漏事件发生后,贵州、湖南两省科学应对,从迅速断源、强化监测、拦截降污、调水稀释等方面入手,确保了最短时间、最高质量处置受污染水体。此次事件属于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的突发性环境事件,事件的妥善成功处置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案例背景

2012年11月7日下午,因受连日降水影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泰锰业有限公司锰渣库底部导洪管破裂,锰渣随溪水直排下溪河,汇入锦江后进入湖南省怀化市境内。锰渣泄漏地点距离两省交界断面约29公里,贵州省出境断面总锰浓度超标倍数一度高达51倍,严重威胁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辰溪县及湘西州泸溪县沿江群众的饮水安全。

万泰锰业锰渣库泄漏事件发生后,贵州、湖南两省科学应对,从迅速断源、强化监测、拦截降污、调水稀释等方面入手,确保了最短时间、最高质量处置受污染水体。

应急处置

事件发生后,环保部立即派出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指导贵州、湖南两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贵州省政府对肇事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控制,并对其账户实施冻结。贵州、湖南两省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坚持从断源、拦截降污和调水稀释三方面入手,统筹调度,科学处置,确保用最短时间、最高质量处置受污染水体。

(1)多措并举,迅速断源。贵州省从五个方面做好断源工作。一是及时架设导流管,将上游来水全部纳入导流管排向下游沟渠,确保再无地表水流入锰渣库。二是针对事发地区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在锰渣库前的山地进行深挖,将地下渗水抽入导流管,防止地下渗水进入锰渣库。三是组织动员部队官兵、人民群众等各方力量,使用沙袋和稻草逐步完成了对锰渣库导洪管破裂处的封堵。四是在锰渣库出口处建设收集池,对溢出的积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回抽入导流管。五是对铜仁市涉锰企业全部停产整治,避免新污染源对下游的影响。

(2)强化监测,掌握趋势。湖南省一是抽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部分市站共67名骨干赶赴现场,协助麻阳县、辰溪县、泸溪县开展应急监测工作。二是紧急购置、调配分析仪器,在距麻阳县城40公里的锦和镇组建现场临时实验室,有效弥补分析监测硬件设施的不足。三是协调地方政府调集车辆46部、租用船只17艘及一定数量的摩托车投入到采送水样工作中。

(3)截流降污,控制蔓延。贵州省铜仁市政府用沙袋等构筑20多道拦截坝,并投加石灰、絮凝剂,降低污染物浓度,加快了贵州出境断面水质达标进程,减轻了对下游的影响。湖南省麻阳县政府对流域内的铜信溪水电站、锦和水电站、江口水电站、马颈坳水电站采取关闭闸门或减少下泄流量等措施,减缓污染团下泄流速,以促进污染物的沉降,更为下游地区启动应急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4)尊重科学,调水稀释。为保障锦江汇入沅江污水与清水稀释后达标,确保下游用水安全,湖南省制订了《锦江水污染调水方案》,根据锦江汇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及时调整沅江水量。

(5)控制局面,稳定群众。湖南、贵州两省加强沟通联系,相互及时掌握最新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麻阳县、辰溪县政府采取有线电视滚动播发信息、公示牌等形式发布公告,并采取乡镇干部上门解释等方式,对事件处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引导群众不取用受污染的江水,耐心做好群众安抚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经验启示

此次事件属于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的突发性环境事件,事件的妥善成功处置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1)区域协同是跨界处置的关键。属地管理原则是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原则,而跨流域、跨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又是环境应急管理的难点。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中,上下游地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计得失,不讲条件,加强沟通,尽快降低污染带来的损害。

(2)组织得力是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应对措施的效果体现在“急”上,急也就是“迅速”。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避免错失最佳处置时机;要迅速制定现场处置方案,采取各项具体的处置措施。

(3)部门联动是应急处置工作的保证。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使处置工作环环相扣,多线同时作战,才能为事件全面妥善处置奠定基础。

(4)依托专家科学决策是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力支撑。事件处置过程中,要紧密依靠有关专家,通过分析各方数据,准确预测污染水团变化趋势,提出处置方案,为事件成功处置提供了学依据,使处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5)上下游要做好信息通报和应急联动。在处置涉及饮用水的跨界突发环境事件时,上游地区要主动向下游地区通报信息,下游地区要加强水质监测,科学决策,冷静面对,避免响应过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对于跨界环境敏感地区,上下游要建立健全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联动机制,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处置。

猜你喜欢

麻阳调水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浅谈麻阳县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