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类高校二级学院在学生评教体系中的作用初探

2014-08-15方清影桂双英彭代银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评教教学质量意识

方清影,桂双英,戴 敏,彭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

高校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和教学分析共同构成三个基本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而教学评价和分析作为辅助,其意义更大。在教学评价中,常用的是学生评教,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教学型和研究性大学都建立了学生评教制度。我校目前采用的方式是网上评教,从教学态度、方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教学效果、改革创新等方面设计各项评价指标,按照等级为教师评价。随着学生评教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的开展,隐藏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1.现行学生评教体系的不足及其表现

1.1 评教指标和体系

评估指标内容的选取既要考虑学生的评价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其主要关注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的教学态度、课程的难易适度、作业与考核的及时合适、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总体效果等这些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的教学变量。由于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各学科各类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其知识构成与讲授方式都有所区别,课程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目前我校是根据共性内容制定的统一评估标准,无法体现课程的特点和对教师的需求。

1.2 评价能力

从理解能力上看,学生评价水平有限,往往老师的年龄、性别、外貌着装、给学生的课程负担多少都会影响得分与评价;同时,学生在评教时也会伴有情感性,学生对他们喜欢的或者关系融洽的老师都会多给一些人情分,善于与同学搞好关系,有亲和力的老师会赢得学生的好感,因此常出现一些教学优秀和态度严谨的老师在问卷调查中得分不高的现象。

1.3 评价差异性

药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特点不同,得出的打分结果亦有很大差别。例如低年级学生态度较认真,但由于刚刚从高中过来,他们会以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来评价大学教师;高年级同学,虽然较为成熟和理性,但由于忙于毕业找工作、考研,对于评教活动已基本抱着不以为然的心态,这就导致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或公共课教师分数差异较大。

1.4 教学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意识是人们对教学质量的本质、意义、形成方式及其诸因素间依存关系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学生教学质量意识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其自身学习质量意识;二是学生对其授课教师授课质量关注程度;三是学生对学生管理质量关注的现状。相比较三个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应关注自身学习质量,但对于教师授课,此时教学质量意识薄弱,总认为教学质量是属于教师应付范畴,然而学生作为教学质量的承受者和体现者,其教学质量意识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动力和关注点。因此当学生教学质量意识薄弱的时候,他对于评教时指标体系的内容不能主动了解,对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总是认为评教是一项任务,导致操作时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和消极的心理。在工作中就曾发现,学生投入的热情和精力有限,一方面要在短时间内回答大量重复性的问题,往往不能认真回顾教师的教学情况,取而代之的是凭感觉填写;另外,未将评教与自身联系,有些同学直接认为这样的评价没有什么意义,随便回答,有同学不加思考地填写,甚至让人代笔。

1.5 评教结果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学生的评教工作一般在每学期期末前进行,以一次结果作为教师整个学期的教学水平评价依据,显然不够全面。同时,教师在结果的关注上,往往集中在分数的高低及排名,甚少得到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措施,这使得教师的改进和提高不明显。这一方面使得学生认为自己的评分仅仅是学校一项工作形式,更加对评教工作失去兴趣,另外教师也对学生评教的结果不重视,其积极意义得不到发挥。

2.二级院部在学生评教中的作用

2.1 发挥师生在评教中的主体地位

要确保评教可信度得以提高、评教作用得以发挥,要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二级院部可以从两个层面开展工作。

2.1.1 提高师生评教意识

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开展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教育。

目前,主题班会已经纳入学生课程范围,由各班级辅导员担任主讲教师。我们以院部教学秘书为主要策划者,各班级辅导员协同实施,为班级(尤其是低年级班级)同学进行教学质量意识培养培训,具体包括“专业认知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等解读,“自身学习质量认识”、“大学课堂学习质量评价”等方面课程班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应在教育中宣传引导学生通过评教,培养同学责任感,调动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自身的归纳、判断、定性和定量能力;也可达到培养观察、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和公平、公正的做人品质。

充分宣传评教原则、方案及影响,强化教师评教意识。

教师作为评教对象,其对学生评教的认识程度决定评教的影响力和作用。在此,二级院部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使教师能够主动听取、虚心接受学生的评教意见,此外,听取教师对评教要求,积极营造师生全方位沟通的机会,这对于改善教学评教体系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2.1.2 设计科学合理、符合课程特点的开放性评估

美国《第四代教育评价》一书中提到:学生评教应当是参与评价的所有人特别是评价者与其对象交互作用,共同构建统一观点的过程。在中医药教学中,药学类课程实验、实践比重分量较大,全校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体现该类课程特点。因此,二级院部应当在学校通用评教体系基础上,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增设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更充分、自由地发表教学意见的空间;同时,听取教师对评教的要求,允许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特点,自行选择评价内容或设计评教指标,鼓励教师教学创新和个性发展。以此构建“药学类教学评估指标”,商讨各课程的具体评价指标,形成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方案,增加师生的认可度。

2.2 构建全方位的沟通渠道

除网上评教外,师生之间的交流应达到最优化、多途径、全方位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渠道。因此,在学校网上评教的基础上,改进单一的评价方式,推行学生信息员制度,邀请学生教师座谈等。

2.3 合理的利用评教结果

评教后的跟踪机制是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环节,合理利用评教结果,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对教与学的正面导向作用才是学生评教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处理评教结果时,综合“网上评教”和“二级院部教学评估成绩,对老师进行评价。一方面肯定优秀教师,组织教学观摩,同时进行教学经验推广,适时给予一定奖励;另一方面,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帮扶,并形成教师档案,关注教师能力的成长。与此同时,二级院部通过对学生评教的分析,掌握整体教学质量。

[1] 王广杰. 美国高校学生评教探析及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2] 朱军,范慧慧. 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的关注点[J]. 复旦教育论坛,2012,(4).

猜你喜欢

评教教学质量意识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