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祁连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

2014-08-15马寿录马继琴

中国兽医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耳标牲畜疫病

马寿录,马继琴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00)

2006年农业部颁布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7号),启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此项工作的实施,将为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管理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目前追溯体系建设已在祁连县范围内全面开展,本文通过对祁连县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1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1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内容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以新型的动物标识为载体,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通过标识编码、标识佩戴、身份识别、信息录入与传输、数据分析和查询,实现动物及其产品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管,为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由动物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组成。

1.2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意义 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对本县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追溯体系的建设能够推进健康养殖,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兽医行业管理水平;对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动物疫病追踪,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全程有效监管和追踪溯源,提升动物卫生监管水平,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可以利用基础信息平台,及时获得辖区内动物饲养、防疫、检疫、流通、消费等有关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克服以往上报不及时、误报、漏报等问题,更加有效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是提高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竞争,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重要措施。

2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

2.1 动物标识申购与发放情况 动物标识即二维码耳标,由二维条码和数字编码两个部分组成。数字编码共15位,由动物种类+区划编码+标识顺序号组成。其中,第1位表示畜种(1猪、2牛.3羊),第2~7位为区划代码,第8~15位为惟一编码。

按照安排部署,本县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对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网络化管理和二维码签收进行了规范,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实现了专人专机管理,耳标签收也由过去的纸质记录转变为现在的网络化申报和签收。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网络申请动物标识种类和数量,省级机构审批并指定生产厂家,然后通过网络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省级机构上报的信息统一进行编码,并把生产命令下达到生产厂家,同时通过网络对动物标识数量、质量、包装全程监控;动物标识生产完毕后,由生产厂商发放到县;接收单位验货后通过网络签收,乡兽医站到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用动物标识,村级动物防疫员到乡兽医站领用,领用动物标识号通过网络上报,然后进行佩戴。

2009年以来本县共签收二维码羊耳标530箱157万套;二维码牛耳标440箱66万套;二维码猪耳标5箱10 000套。耳标按各乡(镇)牛、羊、猪的数量进行了分配,并由乡(镇)兽医站具体负责耳标佩戴工作,监督各村动物防疫员对牛、羊、猪进行耳标佩戴。目前,我县牲畜免疫标识佩戴率为95%。

2.2 培训信息人员,为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打好基础 为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保证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2009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有关专家,组织县及各乡(镇)专业人员参加动物标识可追溯体系培训,培训人员系统地学习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3 可追溯体系网络信息管理 可追溯体系数据库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总体管理,由乡(镇)工作人员将饲养信息、防疫档案等传输到中央数据库,与中央数据库保持同步数据更新,并可主动扩展数据信息。因此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事件时,利用牲畜惟一编码标识追溯原产地和同群畜,以实现快速、准确控制动物疫病的目的。

2.4 溯源设备的配备 自本县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以来,共购置移动智能识读器23台(每个乡镇各3台),发放SIM卡340张。

3 可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宣传,公众认识不够,影响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 由于县、乡(镇)两级畜牧兽医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了公众对推进追溯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难度大。

3.2 制度不够完善,影响执法监督力度 由于可追溯体系建设缺乏相应的各项制度、措施、方法、步骤,使得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执法人员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尤其是在牲畜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的时候,执法人员对牲畜耳标佩戴情况及宰前检疫证明开取情况不进行检查(有的牲畜养殖户不到乡镇开取动物产地检疫证),只是在屠宰后进行检疫,然后象征性的收取检疫费,这就给动物标识佩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大部分牲畜养殖户就会拒绝给牲畜佩戴耳标,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不用戴标也能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

3.3 牲畜耳标容易脱落,并给牲畜造成伤害 牲畜佩戴标识后,在经过草场围栏时,易造成耳标挂在铁丝围栏上不易取下,并致使牲畜耳朵挂烂,佩戴耳标的牲畜50%以上都存在这种问题,掉标现象严重以及给牲畜带来的伤害,使得牲畜养殖户对佩戴耳标存在抵触情绪。

3.4 移动智能识读器可操作性不高 本县各乡(镇)所使用的移动智能识读器目前有两种,其中一种识读器在操作过程中反应较慢,扫描器灵敏度不高,容易出现死机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5 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信息的及时传输 可追溯体系建设中,主要是将牲畜饲养信息、防疫档案等信息通过可移动智能识读器传输到中央数据库,而这需要稳定的网络信号才能完成。但是个别地区根本无网络信号,其他地区的网络信号也不是很稳定,影响了信息的及时传输。

4 对策及建议

4.1 应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应进一步完善追溯体系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做到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有制度、有措施、有方法、有步骤。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应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有关规定以及制订的相关制度,切实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严格执法程序,及时纠正和查处牲畜养殖、运输、销售、屠宰等环节违反标识使用和养殖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的各类违法行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对动物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时,对没有佩戴耳标及没有开取动物检疫证明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发现未佩戴牲畜耳标的动物不得放行,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加大了执法力度,牲畜养殖户才能积极配合,对牲畜佩戴耳标,相应地减轻了工作难度。

4.2 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追溯体系建设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通过报纸、电视、办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了解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是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使广大公众都积极地支持这项工作。通过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牲畜养殖户、屠宰企业、畜产品贩运户的积极性,赢得主动,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4.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识读器可操作性就移动智能识读器可操作性不高,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引起重视,在技术研发上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使设备的可操作性更强、扫描灵敏度更高、信息传输更快。

4.4 建议就耳标严重脱落现象进行有效改进 牲畜所佩戴的耳标严重脱落,并给牲畜造成伤害是牲畜养殖户不愿给动物佩戴标识的一大原因,上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及有关耳标生产企业应重视这一问题,并通过改进现有耳标的尺寸、外形、材料,使耳标达到不易脱落、不易磨损、操作方便、佩戴舒适的要求。

4.5 建议对个别地区网络信号差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网络信号关系着可追溯体系中信息能否及时传输,是可追溯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建议上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推进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猜你喜欢

耳标牲畜疫病
动物耳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浅析当前生猪耳标管理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牲畜耳标和电子耳标有了新的技术规范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交换牲畜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