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不可乱送

2014-08-14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6期
关键词:袈裟达摩硫磺

中国自古就有送礼的习惯,但是过去送礼也有许多过份的讲究,否则就是礼数不周。

1.不能送钟表。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盼着人死。

2.不能送鞋。鞋是邪的谐音,给人送鞋,就等于送去邪气。

3.不能送伞。伞是散的谐音,若将伞作为礼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后分手或离散。

4.不能送梨和李子。梨和李子是离的谐音,送人这两样水果将意味着日后有分离的危险。

5.不能送蜡烛。蜡烛是祭祀亡人用的,故此,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6.不能送布娃娃。布娃娃属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灵,给家里带来不安。

7.不能送人来历不明的石头。有些看似观赏石,但是有说法认为,石头容易附着邪灵,送给朋友不吉利。

端午节系长命锁的来历

长命锁来源于古时的长命索。长命索,古称“长命缕”,又称“五色缕”,原是一种五色丝绳,为过端午节时的门户饰物。后用于缠臂,以示辟邪。民间早有端午节扫五毒(蟾蜍、蜈蚣、蜥蜴、蝎子、蛇)的习俗,人们多于五月初五举行各种辟恶除秽禳凶的仪式或活动,期盼不受五毒侵害,不使病魔缠身,向往长命百岁。系“五色缕”显然也是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方式,期盼健康长寿。因此,五色缕被称为“长命缕”“长命索”。

其实,端午节系长命缕的习俗,在东汉时就有,只是在南北朝以前,这一风俗可能仅流行于今江汉地区。到了唐代,端午节系长命缕的风俗在全国各地盛行。宋代的宫廷有将长命缕赐百官的习惯。到了明代,据田艺衡《留青日札》记载,“长命缕”可能仅指婴儿周岁时系在头发上的五色丝绳,而“长命索”已作为专门的儿童颈饰,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端午节佩戴,已成为孩童的常佩颈饰。

火柴非“洋火”

近代中国,洋货大量输入,许多都被冠以“洋”字,与千家万户有着密切联系的火柴则被称为“洋火”。然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火柴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北宋的翰林学士陶穀曾经写过一本《清异录》的书,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

书中记载的名为“引光奴”“火寸”的东西,是用长不过寸许的杉木条制成的,上面涂有硫磺,可以用来引火。很显然,从它的形制和功能来看,这与后来用磷制成的火柴大同小异,称它是原始火柴是没有问题的。此物出现之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汴京等大城市有着很大市场,后来成为商品投放市场。

到了宋元之际,火柴的生产技术已经流传到了其他城市。

在国外,直到16世纪才出现类似的硫磺制成的火柴。现代意义上的火柴则是英国人发明的,后来经瑞典人改造,成为只有在涂磷的表面才可以燃烧的安全火柴。这种火柴在清末传入中国后,迅速在民间普及,从而让人们产生了火柴是“洋货”的假象。 (文/刘玉琪)

披“袈裟”为何露手臂

“袈裟”是僧人最重要的着装,可僧人穿袈裟为何要露出一只胳膊?

相传,有一名叫慧可的儒生,非常笃信佛教,对佛教祖师达摩的修炼之术十分倾慕,便追随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修行佛法,并侍奉在达摩身旁。但达摩一直觉得慧可对佛法不够虔诚,并且认为他修行的毅力不够坚定。因此慧可一直都没有得到达摩的真传。

有一年冬天,达摩闭关修炼,慧可就一直站在外面等候。忽然,天上飘起鹅毛大雪,但慧可依然站在那里。第二天,达摩结束闭关状态,看到慧可身上落满雪花,像个雪人一样站在那里,就问他为什么站在那里不走,慧可说自己很希望得到达摩的真传,但达摩为了考验慧可修佛的心意,故意说:“若你想得到真传,须天降红雪。”慧可听到此话,想也不想便拔出刀,斩断自己的左臂,地上的雪瞬间便被染红。达摩深受感动,决定将佛法亲自传给慧可。

从此,为了纪念慧可为求真传立雪断臂的事迹,后人在少林寺建立了一座立雪亭,并且让后来弟子穿袈裟时露出一条胳膊,以示对慧可的纪念。endprint

猜你喜欢

袈裟达摩硫磺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Dinosaur Extinction
达摩克利斯之剑
错误百出的生活小常识
袈裟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达摩
过剩来袭:硫磺后市阴霾重重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佛祖的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