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线传教与西风东渐

2014-08-14齐风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6期
关键词:传教利益冲突传教士

齐风

传教士,顾名思义与传教有关。作为文化侵略的一种,改变中国人的信仰,是近代基督教传教士们来中国的最初愿望和目标,但是结果却未必是如他们所努力的。从他们历尽艰险跨海越洋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已经同中国的社会发展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19世纪以来,新教传教士受西方教会的派遣,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并在一个成熟、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里,传播一种与中国本土完全不同的信仰,因此一开始往往被当成异类。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普通民众痛恨西方传教士依仗不平等条约跑到中国来,几乎没有人理解,更遑论支持者。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或者全国性的教案,他们难免受到攻击,并成为民族矛盾的宣泄口。

西方传教士想在中国大地上站稳脚跟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他们花了很大精力学习中国语言,特别是地方方言。他们穿中国人的服装,梳中国人的头发,穿中国人的马褂,吃住跟中国人在一起。他们要吸引周围的中国人,首先要靠个人的学识素养和人格魅力,其次靠自己的特长或者技能,从医疗和教育入手,或在灾难时期参与救人,才能取得当地百姓信任。他们办医院、办学校、做出版……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曲线传教”的方式让人们接受西方科技文明的成果,并最终接受基督教。

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不少传教士沦为殖民主义的帮凶,为殖民者出谋划策,插手中国地方事务,甚至卷入地方利益冲突。但也有相当多的“另类”传教士被中国文化所深深吸引。他们在传播宗教教义的同时,也从事着非宗教性的现代知识传播,很多人甚至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启蒙教育、救治病人、展示传播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上。

他们在传播新知识,鼓吹社会改良,开办社会赈济,反对贩卖鸦片,倡导妇女权益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乃至医院、学校、报馆这些副产品,客观上反倒开启了近代中国科技启蒙之门。

其实从明末利玛窦等人进入中国以来,数百年间,传教士在中国陷入一种长期复杂的纠葛之中,以至于今天对他们进行评判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无论如何,认清西方传教士的来华目的,客观地评价他们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今天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猜你喜欢

传教利益冲突传教士
博弈论下人工智能生成数据作品中利益冲突及破解
美日药物临床试验中重大利益冲突的界定和管理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1869年—1926年中华内地会在江西传教活动
惩罚
简述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近代湖南教会之传教
香港怎么防裙带腐败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