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病房护士的压力与应对

2014-08-11王蕊王凡

关键词:压力身心健康儿科

王蕊 王凡

【摘要】压力又称紧张和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的状态[1]。由于儿科病房由于其的特殊的职业性质和、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而给医护人员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不仅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而且还给护士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针对儿科病房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有助于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士;压力;身心健康

影响儿科病房护士压力的因素分析

工作强度大的压力:儿科住院患儿由于其病情变化快、病程短、周转快等特点、节奏快,每天需要护士投入大量的时间完成琐碎繁重的基础护理和操作治疗、病情观察、文书书写、心理指导等工作,护士每时每刻都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这些都要求护士有充足的体力、敏锐的思维、扎实了如指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另外,高频率的APN三班倒工作制度生活并不能保证护士充足的精神调整,没有充足的休息与生物钟调整,又要开始接下来的工作,体力透支使护士的身体健康受损;没有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休息,产生心理不平衡,身体过度疲乏而出现身心疾病,以致身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

护理知识技能要求高产生的压力:由于儿科工作的特殊性、责任制的开展、个别医院的扩建,新进护理人员大幅度增加,新进人员上岗前虽然进行上岗培训,仍然有部分人员技术水平、知识层面、沟通能力有所欠缺,上岗时面对工作自信不足和情绪紧张,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2]。护士在紧张工作之余,必须努力学习,也需要在业余时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便有足够的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这也无疑增加了护士的压力。

社会的压力: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社会对护士高水平技术期望值提高,面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患儿害怕、家长紧张,尤其是在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必须一针见血,否则抱怨不断,甚至恶语相加、殴打护士,对于这种情况护士只能采取隐忍的态度,给护士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创伤。另外,护士本身对工作的期望高于一般工作人群,而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应用学科,患者及其家属却认为护理的重要性在医疗之下,患儿及患儿家属更加依赖相信医生,由此,难免会使护士产生职业认知冲突,认为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并未得到认可和尊重,产生自卑感,因而削弱了护士的积极心理因素。

心理的压力:儿科护理工作繁琐辛苦,责任心重,护士工作要腿脑并用。持续快节奏紧张工作,易使护士产生倦怠感。把护理工作划分为服务行业,以及进一步推广的优质护理服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患者家属对患儿的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要求更高,如有服务态度、操作等不满意者,立刻投诉,使护士有口难言;医院管理层针对护理人员对不同层级护士有不同工作要求,如:带教学生、医院考核、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院领导夜查房、论文的发表、晋升职称等压力,即使下班时间手机通讯仍然24小时畅通,这使护士原本过度疲劳、压抑的心情不能释放,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致造成护理工作人员更大心理压力,促使护士对护理自身职业价值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和体现。

儿科病房护士压力应对的策略方法

实施人性化管理:医院管理者应提高管理层的水平,增强与护士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管理者要提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认识,给护士以一个正确的定位,充分肯定护士的成绩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理解宽待护士,真心关心护士[3],如:注意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不适者给与关心帮助并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分析原因,找出有效应对措施,积极组织科室护士参加业余活动聚会等用活动、郊游等方式调节生活,缓解压力。合理排班,合理安排国家规定节假日,APN小循环排班,有利于缓解护士的身心疲劳,驱除护士紧张的心理,稳定情绪,在不影响整体工作的情况下,充分使护士在上班时全身心工作,不上班时完全放松,使护士具有充足高效的休息时间,以利于护士缓解高度紧张状态,及体力恢复,保持心理平衡。

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是缓解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适应护理学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临床护士只有掌握了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又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跟进汲取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新信息,努力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并应用于工作中,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医院应该为护理人员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积极组织科室的护士定期参加培训,并鼓励她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医院也要加强对护士的继续再教育工作,鼓励护士参加在职教育,积极订阅护理前沿的相关杂志,使医院的护理工作与时代接轨[4]。同时,护士应学会心理状态的调整,以镇静、果断的心态进行操作,以娴熟的技术得到患儿家属的信任,以便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驾驭能力,从而为临床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增加护士工作的热情和成就感,有利于临床护理进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

加强社会支持:儿科临床工作者应积极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创造条件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持力量,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观念,征得社会、医院管能力者的理解、尊重与支持。提高护士地位,倡导全社会充分尊重护士和护理工作,使人们真正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护理管理者可以在科室张贴画报,制作各种小宣传册,使人们充分了解护士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同时要积极报道优秀护理工作人员的典范,在临床工作中带动调动一种积极的氛围,在患者中树立一种模范,使患者理解并尊重护士的工作,提高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5-6]。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护士要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正视自己的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职业的进取心和自豪感,自尊、自爱、自强,客观合理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价值。在提高自我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的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合理宣泄情绪,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承受能力。改革检查、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使护士正确面对检查考核中出现的失误,缩短与护士之间的层级及心理距离。护理管理者应解决管理体制中不合理的现象,建立管理者与护士之间的业务、感情交流机制,及时即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7],提高儿科护士待遇,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结

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和身心健康不容忽视,减轻儿科护士的压力要从多方面入手。作为护士,应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知识层面和临床技术操作水平,掌握灵活的沟通技巧,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作为医院管理层,针对护士压力源,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减压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加强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社会大众能充分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尊重护士的工作,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护士更加理解。

参考文献

[1]刘玉琳.ICU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杂志,2011,30(6):801-802.

[2]奚丽蓉,李静.儿科病房高峰期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措施[J].大家健康(版),2011(12):37-39.

[3]徐玉芳.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疏导[J].中国医学工程,2007(7):623-624.

[4]胡晓娟.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7):53-55.

[5]李玉娟,韦翠花,李莉.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5):2505-2507.

[6]张葳,肖春秀,肖玉芳.优质护理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6):887-889

[7]李蓓,陈海萍.儿科新进护士压力源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35):151-152.

猜你喜欢

压力身心健康儿科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圆梦儿科大联合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