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模式探究

2014-08-10

山西建筑 2014年34期
关键词:村庄城镇化生态

杨 君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模式探究

杨 君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以秦皇岛市昌黎县施各庄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为例,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从景观生态格局、产业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施各庄村的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乡村,发展模式

1 研究意义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快速提升。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最为严重的当属城乡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浪费、城镇化水平虚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在倡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大量的乡村该何去何从,本文主要从生态乡村建设的角度出发,以秦皇岛市昌黎县施各庄村为例,从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产业转型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阐述新型城镇化下乡村的发展模式。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发展新型乡村的有效途径。

2 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

2.1 新型城镇化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2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1]

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靠城市和农村发展“两条腿”走路,城市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发展同样需要加强。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新思考“三农”问题,对土地配置、农民出路、粮食体系、农业经营、新农村建设等给予具体回答,形成“新三农”发展格局,即现代农村、现代农业和汇入现代职业体系的现代农民。

中国广阔的土地分布与庞大的不同地域文化的农民群体,决定各地的城镇化模式不可能单一,因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村情的农村,应采取不同的适合当地的城镇化方式,探寻“地方模式”与“地方经验”,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3 施各庄村现状概况

3.1 施各庄村现状概况

施各庄村隶属于秦皇岛市昌黎县两山乡,村庄坐落在碣石山东麓的杏黄山和老虎山之间,地处半山区与平原地带,沙河自北向南穿过施各庄村,自然条件优越。2013年共有410户,人口1 100人,村域面积187.24 hm2,村庄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5 hm2。村庄经济来源为果树种植、大棚蔬菜、畜牧养殖等。

3.2 施各庄村现状问题概述

施各庄村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但是如何借助优势示范发展,特别是提升产业活力、改善人居环境、塑造村庄特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问题包括村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急需调整;村庄发展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型乡村严格把控自身发展;现状民宅旧、街道乱、环境脏,基础设施配建不足,居民的居住环境迫切需要整治和提升;村庄特色不突出,缺乏对外界的吸引力等方面。

4 施各庄村乡村发展模式探究

1)以自然乡野、生态田园和绿色生活为规划理念。

村庄以自然乡野、生态田园和绿色生活为规划理念,倡导村庄的自然美,重点体现乡野点、线、片、网、体相互融合,山、水、林、田、路相互映衬的空间格局,着力果林种植的生态培育、现代设施农业的生态研究和种植、设施畜牧业的生态养殖和民居工程的生态建设;加强村庄环境的生态保护;最终实现乡村莺歌燕舞的田园节奏和村庄特色的生态塑造。

村庄发展绿色产业,包括绿色乡村旅游、绿色果蔬,现代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以绿色、有机、无污染为特点,科学生产、节约生产、文明生活、绿色生活,注重节能环保,全方位注重生态效应,实现村庄生态化发展。

2)山水村联动、立体发展,构建特色的景观生态格局。

施各庄村乡村景观格局借助于秦皇岛市域景观生态学研究成果,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村庄发展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用,通过格局的控制来维持景观功能、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安全[2]。

施各庄村坐拥举世闻名的碣石山,广博的地域文化和诗词文化使施各庄村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刻,沙河下游支流从村庄内部穿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施各庄村整体的景观生态格局可以概括为碣石山麓、果园环绕、溪水穿流、生态村落(见图1)。

3)突出传统与现代产业方式融合,实现村域产业功能整体升级。

现状村庄产业发展以果品种植为主,已经满足不了村庄生产经营和市场的发展需求。为保护村庄原有的生产特色,以及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规划在原有果树种植基础上,导入农业观光、果品采摘、乡野体验、果研开发与交流、绿色养殖、养老、自驾车营地等新型功能发展板块,丰富产业类型,实现一产与三产的有效对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开发定位是坚持因地制宜和突出特色的原则,深入挖掘广博的农耕文化,开发富有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产品,打造农业观光与自然体验于一体,吸引游客回归自然,感悟生灵的乡村田园,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

村域内规划共分9大产业功能区,分别是:葡萄种植区,苹果、桃、梨种植区,畜禽养殖区,暖棚(草莓、蔬菜)片区,京白梨种植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两山乡中心服务区,酒庄片区和滨水休闲片区(见图2)。

其中葡萄种植区,苹果、桃、梨种植区,暖棚(草莓、蔬菜)片区和京白梨种植区形成村庄休闲农业区。主要是保留现有优质葡萄、梨等果树种植的同时,引入适合当地种植的苹果树、桃树和柿子树等,丰富果品种类。适当发展暖棚种植,实现错季果品的不断供应。

果品种植注重乡野体验,游客可以在果园中,春季可以观赏果花盛开的美景,夏秋季亲自体验草莓、桃、苹果、梨、柿子和葡萄等多种果树采摘的乐趣,也可以在体验田园乐趣的同时了解学习果树种植文化。在葡萄采摘园内设置DIY葡萄酿酒坊,游客亲自动手酿造,学习酿酒文化,体验酿酒乐趣。

村庄产业发展的另一特色是结合果研所基地,打造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该片区以生态农业种植为基础,以果研开发为中心,既是农业创收的一个基本点,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基本要素。注重研发与推广相结合,提供果树种植研发交流会等品牌文化活动的交流场所。传承地域文化,拓展现代科技。

为保护村庄环境,减少畜禽散养对村庄的污染,规划利用现有养殖条件,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总共规划148亩,其中村北养羊场75亩,村南养牛场73亩。养殖片区和周边环境之间用绿化隔离。

此外,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业,沿河开发滨水和自驾车营地等旅游项目。丰富乡村产业类型,在传统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可植入现代乡村旅游产业类型,最终实现魅力乡村、活力田园的目标。

4)15项整治措施,提高人居环境,实现和谐村居的目标。

对于村庄居民点部分,通过15项整治措施,全方位整治村庄的环境风貌,实现和谐村居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民居改造、污水处理、土地整理、公共墓地改造、厨房改造和秸秆处理、新能源利用、村民服务中心建设、标语广告整治、村庄标志设计、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等。

5 结语

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注重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施各庄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人居生活质量,尤其对保护与发展施各庄村内重要的农业生态资源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乡村建设规划管理要严格按照本规划指导建设实践,将对整个村庄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规划的实施将构建秦皇岛体验型乡村旅游的示范地,昌黎果品研究推广实践的拓展地,努力将施各庄村打造为乡野型观光游赏山村、体验型休闲度假山村和生态型养老安居山村。

[1] 钟涨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3):103-104.

[2] 宋治清.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7):69-70.

Exploration on village development models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YANG Jun

(Qinhuangdao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Qinhuangdao066001,China)

Taking the rural appearance upgrading and planning of Shigezhuang village in Qinhuangdao Changli count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uman-oriented, made deeply research on landscape ecological pattern,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perspective,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higezhuang village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new urbanization, human-orient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development mode

1009-6825(2014)34-0020-02

2014-09-21

杨 君(1986- ),女,助理工程师

TU982.29

A

猜你喜欢

村庄城镇化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我的小村庄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村庄,你好
家乡的城镇化
村庄在哪里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生态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