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07卢婷婷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声部钢琴软件

【摘要】分析计算机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探讨计算机技术在钢琴集体课教学、钢琴精品网络课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Edius软件掌握钢琴作品风格,应用Nuendo3录音功能进行复调作品分析,运用PPT制作钢琴课件。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高师钢琴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82-03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音乐”以数字化、智能化、高保真、环绕声等技术使音乐得以广泛地传播,它对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势必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它以逼真的音色效果、立体的画面场景、人性化的智能手段让钢琴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一、计算机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运用到钢琴教学中,充分实现了听觉、触觉、视觉、感觉相融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钢琴演奏理论知识;欣赏到世界名师的精彩演奏;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钢琴音乐史论知识;通过科学技术的平台,使学生发散学习思维,促使学生获取解决困难及方法的途径,以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在感悟音乐、理解音乐、分析音乐、创作音乐、表现音乐中提供最有利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一对一”、“一对二”的钢琴个别课教学,周而复始的“回课、布置作业—学生练习—回课、布置作业”的教学模式,只强调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的接受、领会知识,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同时也影响着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及演奏艺术的提高。现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而大学生普遍掌握操作计算机技能,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他们在课后练习的困难,让学生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进。

(二)培养学生分析作品能力。高超的弹奏技术、良好的音乐表现力,这两者都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作品分析能力有关。在练习一首新作品前,应该充分认真仔细研究乐谱中的力度、速度、表情术语;接着要分析解剖作品的结构,包括框架结构、调式、调性、节奏群、旋律走向、和声分布,如遇到奏鸣曲还要区分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部;分析作品的开头、高潮、结尾的布局。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软件西贝柳斯7的乐谱编辑功能及Nuendo3的录音功能,把音乐作品分析得详尽、清晰,有助于提高作品分析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更新及社会的进步,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已不再是新奇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所应用的硬件和软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学生可以自主地钻研、摸索。比如,双钢琴的教学练习中涉及录音,不但可以用Nuendo3音乐软件,还可以使用西贝柳司等其他的音乐软件,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力及鉴赏力。在高师钢琴课中通过Edius软件融入美术作品的欣赏,体验美术作品的意境,通过绘画色彩、形状、棱廓、风格、内容,从直观上来感触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有感而发地演奏钢琴作品,必然达到弹奏技术与弹奏艺术和谐统一。通过建立 MIDI钢琴作品曲库,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掌握不同时期、不同乐派、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力和鉴赏力。

二、计算机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近年来,随着高师音乐专业的不断扩招、师资紧缺等现象的出现,全国各大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普遍开展了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能节省大量的师资和课时,集中系统地学习钢琴演奏基本理论,解决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共性问题,为相关基础理论课程提供优质的教学硬件,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超越的环境,促进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因为有了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教师在教授钢琴弹奏基础时可以运用数码钢琴系统中的全控功能、单控功能、呼叫功能进行教学。教师在专用数码钢琴上讲解、示范弹奏动作,由摄像机拍摄采集,通过计算机网络交换机传入学生数码钢琴学习系统的屏幕上以便学生模仿。与此同时,学生在模仿、对比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了解他们练习的情况,所有学生不用离开座位,在自己的数码钢琴学习系统中就能看到、听到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系统呼叫器提醒教师,教师即可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逐一解决,教学中只有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交流,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练习,真正做到互不干扰、因材施教。

教师在讲解钢琴音乐发展时,可以通过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中的音频、视频功能将文字说明、声音、图像汇聚一起,让学生欣赏到钢琴大师的演奏技巧,感受音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中,正确理解各个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为正确演奏钢琴作品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师在训练重奏作品时,可以运用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中的编组功能、重奏功能、记录功能进行教学。比如双钢琴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弹奏综合能力进行编组,教师在给“第一钢琴”训练时,“第二钢琴”是听不到“第一钢琴”练习的声音。反之“第二钢琴”训练时“第一钢琴”听不到它的声音,教学中做到互不干扰。其次,在“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配合时,可根据学生练习的熟练程度,运用重奏功能指定学生搭配练习。最后,运用系统中的外接设备录制学生演奏的作品保存起来,为学生的考评成绩提供依据,为教师教学实践调研提供资料。

(二)计算机技术在钢琴精品网络课程中的应用。钢琴精品网络课程以针对高师钢琴教学为目标的类型,课程中采用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及运用计算机的音乐软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钢琴理论、演奏及伴奏编配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基本练习中,链接有乐谱与示范演奏的音频文件(MP3),通过音频压缩技术把哈农指法练习及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进行音频处理,让学生点击音频文件学习。音频文件中的快进与快退可以让学生详细了解弹奏要领以便掌握。练习曲练习,链接有乐谱与示范演奏的音频文件,系统中装置了西贝柳斯7制谱软件,利用它的打谱功能把不同系列的练习曲进行储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弱点选择下载乐谱,方便课后练习。学生可在电脑上运用TT作曲家音乐软件进行虚拟演奏,如节奏变化训练、速度快慢练习。复调作品练习, 系统中装置了Nuendo3音乐软件,它的录音编辑功能把多声部作品的声部“勾画”出来,学生可以清楚地聆听到声部的走向及线条。通过西贝柳斯7的制谱软件,标记好各声部的旋律,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中把握好声部均衡。在小奏鸣曲、中外乐曲练习中,链接有乐谱与音频文件、作品介绍的图片文字说明、示范演奏的视频,以及乐谱下载。比如肖邦e小调圆舞曲,通过视频文件(RM)的设置,让学生观赏到少女翩翩起舞的情景,配合音频(MP3),让学生聆听到忧郁、婉约、浪漫的旋律,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了解作品的音乐内容,帮助学生课后练习中能真正掌握肖邦作品风格。四手联弹练习,通过系统装置的西贝柳斯7制谱软件、MID音频文件、Nuendo3音乐软件,链接有四手联弹总谱、分声部音频文件、四手联弹音频文件,并提供乐谱下载,同样借助音乐软件进行模拟学习。四手联弹练习在课堂上不容易完成,通过音乐软件学习可为学生的课后业余学习提供帮助。伴奏编配的练习,采用系统装置中西贝柳斯7制谱软件中的乐谱显示功能,让谱例与实际声响同步显示出来。学生通过点击编辑好的各类型和弦连接,更好地掌握和声功能进行。采用系统装置中Nuendo3音乐软件,把旋律与不同类型的伴奏织体单独录制,让学生点击选择,这样可以聆听到不同风格的伴奏,使学生在编配中正确选择伴奏织体。

钢琴精品网络课程把钢琴教学与网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网络、音乐软件、课程有机融合,是图、文、声、像相合并的立体型课程。它挖掘了钢琴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实现了钢琴教学远程化,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丰富了钢琴教学。

(三)应用Edius软件掌握钢琴作品风格。EDIUS是日本canopus公司的优秀非线性编辑软件。专为广播和后期制作环境而设计,特别针对新闻记者、无带化视频制播和存储。EDIUS拥有完善的基于文件工作流程,提供了实时、多轨道、多格式混编、合成、色键、字幕和时间线输出功能。除了标准的EDIUS系列格式,还支持 Infinity JPEG 2000、DVCPRO、P2、VariCam、Ikegami GigaFlash、MXF 、XDCAM和XDCAM EX视频素材。同时支持所有DV、HDV摄像机和录像机。

在教授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最具代表的是德彪西的作品。德彪西的创作来源于绘画、文学、雕朔,自己个人对事物的想象及印象。他追求的是朦胧、含糊的感觉及记忆,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截然不同。印象主义时期出现了像莫奈、德加、毕沙罗、西斯利、雷诺阿的绘画家,他们用模糊的景色代替生硬的线条,描绘出光与色彩永恒变化的效果。而德彪西受到他们的影响创作作品。他的音乐没有传统和声的色彩、清晰的节奏、可追寻的节奏,但反映出优雅、细腻、朦胧的效果。在教学中应用Edius软件制作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观察、感受印象派的美术作品,从中体会绘画的意境,在朦胧、虚无的境界中理解画家的表现内容。再把这种体会融入弹奏中,在极端的半音阶中感觉移调;在左手低音中感受和声;在手指变化的触键中感受音质的变化;在踏板的运用中保持音簇的振动,最终正确地表达德彪西的音乐作品。

(四)应用Nuendo3录音功能进行复调作品分析。在复调作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Nuendo3音乐软件来辅助教学。首先把乐谱制作好,呈现出总谱与分谱,运用Nuendo3中新建音频轨功能在不同的轨道输入不同的声部,然后以Nuendo3中的录音功能来处理音乐,播放时可以选择单声部、两声部、三声部、多声部,听觉上呈现给学生的是声部清晰、线条明了、主题与对题的强烈对比的音乐。与教师传统的讲述勾勒复调作品的声部相比较,数字技术的应用教学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与掌握。通过计算机的控制,播放时可对音色进行选择,让学生感受到古钢琴的音色,利于他们在现代钢琴练习中把握好弹奏方法,演奏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比如巴赫的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乐曲中只有一个主题,它从头至尾以其所在声部的第一个字母标出:S(高音)、B(低音)、A(次高音)T(中音)。对歌性的音乐素材出现在呈示部的两个动机中,一个是16分音符的旋律性经过句,另一个是前16后8的短音形,它们是建立在弱拍至强拍的基础节奏上。这两个节奏型动机始终贯穿着乐曲,第一个动机在旋律上不断发生变化。两个动机在呈示部之后分开,当乐曲发展到尾声时对歌的自由性明显增加了,出现了不同声部的相互模仿。(下转第192页)

(上接第183页)

在教授此曲时可以把主题中的S、B、A、T和对歌的旋律分别通过Nuendo3录音功能进行录制,让学生听辩。在练习中使用静音,只保留一个声部的音响,让学生练习另一个声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避免了学生弹奏复调作品模糊不清、囫囵吞枣的现象。

(五)运用PPT制作钢琴课件。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设计的演示文稿软件。用户不仅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最终以培养音乐教师为宗旨而不是钢琴演奏家。很多毕业生就业中选择了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因而钢琴教学中必须承担钢琴教学法内容。教师在授课中运用PPT制作钢琴课件有助于钢琴教学理论的学习,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并指导学生运用PPT制作钢琴课件。比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音乐来让幼儿学习五线谱及各种音符等等一些乐理知识;运用Nuendo3音乐软件的辅助进行幼儿听辩音高、节奏、模唱的训练;运用数码钢琴集体课形式来实施钢琴启蒙教学,避免个别课给幼儿带来的单调,让他们在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相互游戏中快乐学习,等等。由此不仅能让学生胜任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打下基础,而且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思维的开发。

总之,在扎实的教学理论与创新的教学理念、高科技的技术中,高师钢琴教学研究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开创崭新的高师钢琴教学领域,在摸索中进取,在实践中育人,为培养弹奏与教学一体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晓.王文佳.Nuendo3音乐制作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周顺平.实用电子琴教学网络课程[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3]张驰.录音与电脑音频编辑Audition(Cool Edit Por升级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陈祖馨.钢琴教学新思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5]姚紫津.钢琴教育研究的全球趋势[J].钢琴艺术,2012(11)

[6]司徒碧春、陈朗秋.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钢琴艺术,2002(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LX535);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A298)

【作者简介】卢婷婷(1978-),女,壮族,广西宜州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

(责编黎原)

猜你喜欢

声部钢琴软件
禅宗软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软件对对碰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纸钢琴
钢琴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