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音乐教学改革探索

2014-08-07倪序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音乐课声乐导向

倪序

【摘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的特点,分析学前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学前音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64-02

音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技能课程,是融技能、理论、专业实践知识于一体的学科,其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一直较多地沿用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要求,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对怎么培养适应幼儿园音乐教学要求的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为此,应以就业为导向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进行改革。

一、学前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的音乐专业基础薄弱,在入学之前没有经过专门的音乐专业训练,缺乏实践经验,嗓音条件也较差,这些学生在入学后只能从最基本的内容入手学习。通过学习声乐知识能够掌握基本的声乐技能,但在掌握一定程度的声乐技能技巧基础上,除个别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歌唱技能进行演唱外,其他学生运用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前,有必要先分析学生的音乐素质,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然而当前学前音乐教学中往往缺乏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分析,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缺乏针对学前教育特点的音乐教学安排

在幼儿的声乐教学中,幼儿教师对声乐技能的把握、对声乐教学技能的运用等决定着幼儿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然而,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般参照专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仅仅单纯地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能力,这样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对此,应注重培养学生幼儿歌曲的教唱技能。学生不仅要会唱,更要掌握一定的“教”与“授”的技巧。教唱技能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演唱能力,对其以后幼儿教学技能的掌握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音乐教师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解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大多数毕业于艺术院校,他们虽然音乐专业性较强,但对学前教育专业了解很少,对于怎么把音乐课与学前教育专业结合起来研究得也很少。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往往照搬以前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注重对专业的要求与把握,对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的教学,也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规律。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音乐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学前音乐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用上,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前音乐基础差、专业能力弱的特点,在歌曲教唱和钢琴曲目的选用上以曲调比较平缓、音域跨度小、节奏简单、旋律起伏不大的歌曲为主,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音乐基础。所选的歌曲在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应多样化,应包括优秀的民族歌曲、古典歌曲、艺术歌曲、儿童歌曲、幼儿合唱歌曲等。这对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声乐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声乐演唱教学,而是舞蹈、手工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而当前大多数学前音乐教师是按照音乐专业的教学要求来进行学前音乐教学,不符合学前教育的要求。学前声乐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学理念,特别是向奥尔夫、柯达伊等国际先进的教学法吸取营养,通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改善教学方式,将舞蹈、朗诵、戏剧、表演等艺术门类与声乐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前音乐教学的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系部领导应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与艺术专业之间的结合。通过到兄弟院校和幼儿园进行调研,了解现在幼儿园的音乐课程内容,组织音乐教师开展研讨会,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进行分析。针对学前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应多思考音乐教学如何符合幼儿园教学需求,在保证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注重根据幼儿园的需求对音乐教学进行调整。系部以上领导应多听课和感受音乐课的内容和形式,对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评价和建议。教研室则应组织教师根据建议和评价对音乐课程进行调整与创新,使音乐教学能为学生以后在幼儿园从事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还可以引进校外的学前音乐教育专家为教师和学生开展音乐讲座。上述措施能为学生音乐技能的提高提供组织保障。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前音乐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音乐教学安排,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在学生实习前,和幼儿园实习单位取得联系,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友见面、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书写教案和教学计划。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平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包括良好的贴近幼儿年龄的语态和表情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幼儿园老师的教学过程,以便在课后进行详细研究,并写出感想,找出不足。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最新音乐活动动态,通过多看、多想、多学、多练习,提高音乐教学能力。

(四)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学前音乐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立足于幼儿园的需求和全学科视角,建立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学前音乐教育特色活动体系。该体系所包括的多个音乐教育主题应紧贴学前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参与性强,让学生体验深刻,容易接受,在学前音乐教学方面发挥优势作用。通过该体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并在校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实施。同时,多部门配合,为体系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根据未来从事行业岗位如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要求改革学前音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基于幼师的岗位要求,在音乐课的课程内容中加大儿童歌曲的学习内容,根据《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教材(儿童歌曲)》的内容,规定学生每学期都应唱部分儿童歌曲,不仅要会唱,还要求就一些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进行表演唱,通过分组和个别演唱的形式回课,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又如,钢琴课的课程内容中增加儿童歌曲弹唱的学习内容,根据《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教材(儿童歌曲)》的内容,规定学生每学期都应弹唱部分儿童歌曲,不仅单个学生要会弹唱,还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式、情景式的表演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六)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校内外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音乐实践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技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除个别能力突出的学生有参加演出或比赛的机会之外,大部分学生都缺少音乐实践。对此,音乐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舞台实践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内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并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可考虑结合音乐教学,每学期以系或年级为单位主动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演出活动,在二年级开始定期为学生编排重唱、合唱,为能力突出的学生准备一些独唱、独奏的比赛曲目等,为校内外的各类演出活动做好准备。比如通过年级歌唱比赛、儿童歌曲弹唱比赛、音乐教师组织的师生音乐会等形式,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声乐比赛、合唱比赛、独奏比赛、弹唱比赛、儿童歌曲表演唱等,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此外,还可以通过主动与地方宣传部门合作把音乐实践活动扩展到校外,从而推动校内外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当前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音乐教学以就业为向导,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从而打造出创新性的现代化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兰英,卢新豫.声乐基础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2]余朝红.新时期幼师声乐教学探讨[J].教师,2009(9)

[3]朱小娟.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责编王一)

猜你喜欢

音乐课声乐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