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文献综述

2014-08-07杨晨诗邱艳萍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财务优化工作

杨晨诗 邱艳萍

【摘要】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学者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回顾,提炼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及改进措施,并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52-02

财务报账是指经办人员依据真实、合理、合法的经济业务活动取得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等,据以填制规范的报账封面,并经有权审批人签批后,凭此单据到财务部门办理报账手续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学者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回顾,提炼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及改进措施,希望能为高校财务报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关于高校财务报账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

当前高校财务报账在发展的过程中愈发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工作中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只有深入地分析报账难现状,找到突破口,才能克服传统报账流程低效、信息管理不到位以及财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优化高校财务报账工作,完善财务报账体系,提高财务服务水平,适应高校财务发展环境的变化。根据已有研究,高校财务报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首先,高校财务流程及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谢敏、黄路认为集中核算模式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过于集中,报账场地受到限制、报销时间过于集中、排队报账人数拥挤、报账业务繁忙、各种账务办理趋于繁杂。姜志维提出,高校为规范支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给财务报销带来挑战。张润舒、刘金锋认为,报销工作中个别高行政职务、高职称人员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干扰会计人员的专业权威,会计人员难以坚持原则,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其次,会计资料真假难辨、会计监督不到位也使财务审核工作难度增大。周淑芬认为,某些经办人、法人、主管部门、个人等编造虚假凭证以达到偷税漏税、行贿受贿、损公肥私目的,甚至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另外,各行各业的发票或收据设计、印制、使用期限不规范,使会计人员很难辨别真伪。林琴珍指出,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合情合理的支出在现有的法规下无法列支,使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虚假的票据列支,不符合财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姜志维提出,财务工作中会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会计的监督成为“聋子的耳朵”。

最后,财务报销大厅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杨朝晖提到,新业务不断产生给高校财务处理带来挑战;报销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报销业务的办理;新增教职工不太熟悉财经知识,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付款方式落后导致财务报账效率较低。林慧卿描述,当票据手续不齐全需要退回整改时,有些报账人员会出现对财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不满的情绪,甚至会引发言语上的争吵,影响财务工作正常进行。久而久之,财务人员形成畏难心理,感觉压力大,影响了服务效率、降低了工作热情,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刘涛、张莎提到,前台各科室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性较差,影响工作效率。一般来说,相关的财务政策、办事流程在财务部门的网站上都有登载,但许多师生没有去详细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势必会使师生在办理报销业务时多走弯路,降低办事效率,无形地增加教职工的劳务和时间成本,使师生对财务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同时也占用了财务部门原本有限的人力资源。另外,有些信息没有及时更新,或者信息内容不够全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

二、关于高校财务报账优化措施的探讨

在深入分析高校报账的现状后,我国不少学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的措施。学者们主要从人员素质、岗位设置、内部管理、报账流程、网络技术和报账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人员方面。应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在人员岗位的安排上,可以设置二级报账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姜志维提出,应严把进入关,构建和优化用人机制并严格执行,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培训工作。杨朝晖从财务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入手,提出应多走访各部门学院,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报账工作人员岗位配置方面。许多学者都提到了预审制度,如杨朝晖提出在现有的财务报账人员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二级报账人员,可安排在院系中,提供事前服务——预审票据。

第三,内部管理方面。内部管理对报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严格做好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定完善和灵活的内部规章制度,注重过程监控,并且要做好定期检查,及时改进。刘涛提出应当严格内部管理,强化外部监督,综合治理假发票,内部互相监督,遏制公款挥霍和贪污腐败。其中高校内部监督管理尤为重要。刘涛所提出的内部监管措施可总结提炼为以下几点: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制度,强化货币资金控制,做好开源节流。侯利敏建议高校可根据国家规定条例,同时参考实际,制定对应的规定,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高校财务报销审核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

第四,报账流程方面。关于报账流程,姜志维归纳出以下三点改进措施:一是报销审批应该先“民主”后集中;二是报销审核穿插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三是改进财务审批程序,上下共同监督探讨。同时,黄路、林琴珍认为在优化签字环节应减少“皮鞋”成本,即高校可对各院系下放财权,各院根据实际情况签字报销,对科研经费实行课题项目人负责制。

第五,网络技术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财务报账工作的进行,在报账过程中必须对财务信息化管理体制加以重视。张润舒、刘金锋就提到要合理利用现代工具,开展业务交流与鼓励新技术应用等。刘涛以现代科技网络技术为前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开通互动信箱和微博,提高财务事项公开的程度,以使报账信息透明化,民主化,并节约排队时间。李幼兰依靠网上银行和银行财务POS,配合升级后的财务系统为条件,引进“无现金报账”概念,减少支票传递。

第六,报账环境方面。降低时间成本将大大提高财务报账的效率,对此可利用分时段报销的方法缓解拥挤,改善报账环境。张润舒、刘金峰利用“Dead line效应”,把时间分段,给出各个阶段的最后期限。在考虑内部影响因素的同时,宏观上的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规范好宏观大环境的制度和规章,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效益。杨朝晖提议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张润舒、刘金锋和李幼兰认识到财务报账需要争取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为财务报账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简要评述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现有的国内文献对高校财务报账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分析,如分析了造成所谓“报账难”现象的原因,再结合现代技术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报账的措施,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后来者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但是,在深入探索和研究后,也可发现其中尚有可深入研究和改进之处。在上述的研究结果中,大多数学者分析的层面都较微观,在宏观大环境的分析和考虑还有所欠缺。比如在监督管理方面,学者们大多数都将眼光放在了财务报账内部系统方面,针对这部分进行考虑和分析的较多,由此忽略了外部的原因,只有杨朝晖和周淑芬等少数人提出关于外部环境建设的建议,却未深入探讨,在这方面还有待析微深究,进一步扩展研究范围。在对内文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现存的很多文献看法大同小异,创新显得不足;分析的过程多是理论堆砌,缺乏可信度;其中提到的很多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也有待商榷;成本方面的措施可操作性偏低,没有详细地去分析,都是笼统地概括。比如上文中大多数学者虽然谈及财务信息化问题,但尚未考虑到成本问题和具体实施方案。除此之外,有些文献在很多问题和方案的分析上还不够深入,缺乏数据和实例论证,对普遍现象进行分析,不够具体化,这对于报账工作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仍然有限。

综上所述,现有的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研究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为高校财务报账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谢敏.优化高校财务报账流程,实现高效服务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1)

[2]黄路.关于优化高校报账业务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35)

[3]姜志维.构建高校财务前台报销规程的优化思考[J].经济师,2011(7)

[4]张润舒,刘金锋.打造高效和谐的高校报账中心的构想[J].会计之友,2012(1)

[5]周淑芬.当前高等学校财务报销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商界,2011(2)

[6]林琴珍.试论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J].财会通讯,2010(ll)

[7]杨朝晖.高校财务报销流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J].教育财会研究,20l0(8)

[8]林慧卿.浅析高校财务前台报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6)

[9]刘涛,张莎.浅谈高校财务处前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0(12)

[10]侯利敏.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中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0(10)

[11]李幼兰.进一步优化高校报账流程的思考[J].剑南文学,2011(8)

[12]吴春.改进高校报账工作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6(4)

【作者简介】杨晨诗(1992- ),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高校财务;邱艳萍(1992-),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高校财务。

(责编王一)

猜你喜欢

财务优化工作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不工作,爽飞了?
水利财务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