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文语句翻译探究

2014-08-07姜永富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王屋土石古文

姜永富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56-02在中小学古文教学中,诵读、理解、翻译可以说是三位一体,可知翻译好古文是教师古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翻译教学呢?

1.遵循信达雅的翻译要求

所谓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严复《天演论》)。信,是翻译的最基本要求。达,是进一步要求。雅,是最高要求。信与达是翻译的最重要环节。

2.在语境中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重点词语包括重点实词和虚词,如词性活用、一词多义、偏意复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如:

2.1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起义》)译文: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这里的"亡"与"举大计"并举,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子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接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2.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这里"斗"和"蛇"二字,词性活用,是形容词作状语。"见"字,是通假字,同"现"字。

2.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这句话中,"以君之力"的"以",属于介词"凭借"的意思", "且焉置土石?"的"焉",是属于疑问代词,意思是"哪里"。此外,"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中的"诸"又是个很重要的兼词,相当于"之于"的合义,兼有代词和介词的功能。

3.在语境中把握好文言句式的翻译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注意语境与句式的吻合。如

(1)判断句文言判断句,常用"——者——也"和"乃"、

猜你喜欢

王屋土石古文
王屋琴书
——散落在王屋山间的曲艺之花
强风化地层上土石围堰的截流结构设计及施工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点 炮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点炮
对说唱艺术发展中现存问题的理性思考
——《王屋琴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