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木材加工技术新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

2014-08-07覃引鸾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木材办学加工

【摘要】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新形势下的办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办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37-02

我国职业教育倡导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视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职业院校需要建立高素质技能型教学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教学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学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策略。职业院校应坚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办学理念。教学与办学模式息息相关,不同的办学模式下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试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新形势下的办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具体的方法。

一、高职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新形势下的办学模式

根据广西相关政策及现在区内的就业形势,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新的办学模式有如下初步设想。

(一)招生形式改革

1.从企业员工中招生。从已投产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企业在职员工中招生,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

2.面向社会以“准员工”形式招生。与在建或即将投产的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企业联合招生,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两种形式招收的学生,都要接受两方的管理,即既接受学校的管理也接受相应企业的管理。

(二)办学形式改革

1.学制。(1)三年制大专。适用于区内外高中毕业生和非木材加工技术和家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的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2)“2+3”形式五年制大专。适用于区内外初中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均享受国家资助和免学费的政策,按国家中职教育有关规定进行教学和管理,其招生计划列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有关规定进行教学和管理,其招生计划列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完成学业后获全日制大专文凭。

2.办学形式。根据生源情况,分别实行“半工半读”教学和“两段式”教学。(1)“半工半读”教学。针对“员工型”学生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特点,将“课堂”设在企业中,实行“半工半读”教学,即在企业办学,工作时间上班,工余时间上课。(2)“两段式”教学。针对“准员工”尚未上岗的情况,实行“两段式”教学。第一阶段,企业尚未投产前,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上岗操作培训,为上岗打基础;第二阶段,企业投产后,将“课堂”设在企业,实行“半工半读”教学。

(三)管理与考核

1.学费标准。按国家和学院的相关规定收费。

2.学籍管理。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院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3.学生管理。在校期由学院管理,在企业期在企业聘任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共同管理。

4.教学管理和考核。按照学院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考核,员工(学员)在企业期间的学习按照企业的规定对学生进行考核,两次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鉴于木材加工专业所探索的新的办学模式,该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一)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的办学模式下,面对的大多是在岗或是即将上岗的学员,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尽量以实用为原则,教学的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每个学员班的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下实施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新的办学模式下,任课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合作探讨参与式的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师生的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民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注意提得巧,问得妙,问得难易适当,达到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效果。

2.情感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真正关心、爱护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现行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两段式”或是“半工半读式”的学习时间,教师应注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性及接受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复习等。任课教师应熟悉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从业者应具备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转变教与学的观念。首先要研究学生。其次是教师的讲授要避开传统教法的弊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是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实施愉快教育。教师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3.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考虑到学员作为准员工的情况,教学课堂可以不时地安排在生产一线,根据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把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直观且亲身体验到任课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印象深刻地学到知识。

4.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可采取新办学模式下的任务教学法,教师可以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任务,使学生在工作中就可以完成任务,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此外,还可适当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手段改革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点与不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多长于知识的传授、长于智力发展,而短于品德、情感、审美教育,师生之间缺乏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学生难以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审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在新的办学模式下,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实施教学。

(三)教学模式改革

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教学的实施并不能一成不变的采用某一种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同样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多种模式相结合发展。

1.巴特勒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先由教师设置某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后再由教师进行教学的组织应用新知识,再对学生进行检测评价,然后布置练习,从这个知识点中拓展与迁移到新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会置身于某种教学情境中,在此情境中学生能更容易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并且对于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2.抛锚式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又可以称为范例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阐明“个”案,扩展到范例性地阐明类案,从个案中掌握某些规律原理,从规律原理中找到相应的方法意义,并将方法意义运用到实践中。如木制品加工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对某类木质材料的加工工艺个案扩展到多种木质材料的加工工艺,这样举一反三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一种加工工艺相通到多种加工工艺方法,从而掌握系统的知识。

3.现象分析教学模式。教师提出某些现象,解释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结果分析,并阐述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分析。如木材干燥技术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对某些木材干燥中遇到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启发学生如何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4.合作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几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在教学的几个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各个不同的模块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习要学习的知识。

总之,在新的办学模式下,教学的改革很有必要。通过上述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阐述,每名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的科目具体采用一种改革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改革模式。

【参考文献】

[1]郭丽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辽宁高职学报,2011(7)

[2]李迈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

[3]董春耀.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再论我院教学改革的困惑与改革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1996(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2011JGZD006)

【作者简介】覃引鸾(1985-),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木材科学。

(责编何田田)

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材办学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