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员育人 激活每个教育的细胞

2014-08-07慎玉杰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9期
关键词:全员导师育人

慎玉杰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呼唤另一颗心。”自启动全员育人导师制改革以来,我校通过机制创新,从顶层设计到底层突破,调动了全体教职工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和家长的巨大教育潜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掘。尤其是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改变了学校的育人模式,激活了每个教育的细胞。

一、德育导师制激活教师全面育人的细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来自主育人是我校的育人理念,强调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来担任德育导师。这里的“全员”是指“非常6+1”, 就是行政领导、处室管理员、学科教师、班主任、后勤服务员、学生,再加上学生家长。全员育人的实施,给每位教职工赋予了一个新的角色——德育导师。贴上导师的标签是很容易的事,而扮演好导师角色却不那么简单。为此,学校通过落实“三进,四导,五关注”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明确了全体教职工的育人内容和责任。通过拜师仪式、专题会议、培训解读,小组学习研讨等方式,让每位导师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扮演好新的育人角色。

我校实行“班级+学队”全员育人管理模式,即每个班级设有10个学队,每个学队配有一名德育导师,每位导师必须承包两个相邻班级的两个学队。学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队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可发挥成长的潜能。“兵教兵,兵带兵,兵练兵,兵爱兵”是学队的共同特色。学校对学队和导师实行捆绑式等级评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导师们在努力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每间教室后墙上都贴有一张《学生综合素质周周看》一览表,上面有每个学队、队员、导师每周的考核等级。学队模式在全校得到推广,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员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围绕学队的文化建设,每个班级内均形成了个性化的队名、学队口号、学队目标、学队评价等育人文化。就连校级活动都要给学队设计活动细目,并设立学队集体奖项,鼓励学队集体参与展示,此法很好地培养了学队的凝集力和团队精神。在每学期期末,我校要评选出48名优秀导师,每个班级还要评选出优秀学队、综合素质标兵。学校为他们戴红花,上光荣榜并在学校教学楼前进行一个学期的展示。评选优秀导师,学校不仅要表彰,还要与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直接挂钩。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员育人改革让教学、管理和育人“两张皮”的问题找到了化解的途径。我们提出,教师要以课堂为育人的主阵地,在“三环”自主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做到教学育人;管理人员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精细流程管理,践行自主管理,努力实现管理育人;后勤、食堂服务人员,从讲究卫生、勤俭节约、文明就餐等细节入手,教育引导学生,实现服务育人。

开展“班级+学队”全员育人管理模式,使每个班级有了10名德育导师,如同学队的专职班主任。这种由大班管理转变为学队管理形式,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荷。课堂上,每个学队都有队长管理,学队之间你追我赶,开展学习竞赛,争做优秀学队,使得班风、学风更浓,纪律更好。学科教师亦能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大胆开创有生命力和智慧的高效课堂。

可见,全校教职工在管理、服务中实现了自主育人,而学生则在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方面做到了蓬勃向上。

二、家庭教育日激活家庭育人的细胞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庭教育则是教育的源头。为了激活家庭教育的细胞,我们设立了家庭教育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进家庭、进班级活动。将每周四的晚上固定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日。还从本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家庭教育讲师和学生家长中推选了一批优秀代表,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从七年级开始,在每周的家庭教育日,轮流对两个班级的家长集中进行一次家庭教育培训,由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给家长授课、做报告。培训班上,家庭教育指导师不仅传播育人知识、理念、方法,还针对部分学生的问题,为家长开出家庭教育诊断书,协助家长制定书香家庭建设计划,进行亲子阅读跟踪辅导。此外,学校还编印了《“全员育人”家庭教育指导手册》3000余册,每个学生、家长人手一本,不仅有家教指南和家校联系方式,还设计了家长作业,要求家长每学期读一本家庭教育书籍,每周写一次读书笔记和家教心得;家长作业每周一次,由孩子给家长批阅打分,写评语;并在家庭教育日上交家长学校接受检查和展示。这种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家长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位置和职责。家庭教育日的设立,激发了家长、教师和班主任的参与意识,以及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家庭教育模式在不断创新,从最初的学校统一组织,班主任、教师被动参加,到现在大家主动参加,自主开展活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家长经过专业培训,成为了全员育人导师中的一员。通过家庭教育日的学习,家长们学会了和孩子一起成长。从对孩子溺爱到不管、不问,再到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给孩子全新的呵护,使家长成为了教育源头的捍卫者和主力军。现在,家长们在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日和家庭教育进班级活动中,懂得了全员育人的真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了深度对接。

三、心灵之约激活学生自主教育的细胞

我们一直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最有效的育人,是自我育人。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欲望,关键是如何激发内在的动力。在实施全员育人中,并没有将学生排除在外。通过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让学生由一个单纯的受教育者变成了一个“教育人的人”。我们为每名学生设计了《自主教育——心灵之约》记录本,并做到人手一本。学生们自豪地称之为“心灵的鸡汤”,家长称之为“教育的宝典”,导师称之为“心灵的握手”。对于学生来说,一本小小的册子就像一位精神导师和知心朋友,学生每周都乐于将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困惑倾诉在这个小册子上,接受导师指导。导师们都能够通过《心灵之约》与学生平等对话。在交流互动中,学生的各种困惑及时得到化解,进一步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幸福。

全员育人改变了学校的德育模式,激活了每个教育的细胞。从教师到家长,每个人都意识到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并主动参与进来,从旁观者、等待着、推卸者,变成一名真正的教育者,激发了教育的正能量。并使每个孩子都获得应有的关注和教育,促其全面发展,努力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素质、有能力、诚信有为的社会有用之才。

(责任编辑 尹 杰)

猜你喜欢

全员导师育人
全员核酸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三台县:“三个全员”提升纪检干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