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如何破解 垃圾焚烧难题

2014-08-02郑艳艳修仰峰

决策探索 2014年11期
关键词:焚烧厂焚烧炉垃圾焚烧

郑艳艳++修仰峰

日本:垃圾焚烧环保实用不扰民

在日本,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已是普遍做法,垃圾处理厂不仅通过焚烧可燃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同时还可发电并利用余热提供暖气和温水泳池等。而焚烧后的灰烬经过无害化处理则可用于填埋造地等,不会污染环境。

八成垃圾焚烧处理

根据日本环境省数据,2012年,日本普通垃圾总量为4522万吨,其中直接焚烧的占垃圾总处理量的79.8%,填埋的仅占1.3%。

截至2012年年末,日本共拥有1188处垃圾焚烧厂,每天处理垃圾能力达到约18.41万吨,其中有314处拥有发电设备,约占三成,总发电能力为1748兆瓦。此外,有780处垃圾焚烧厂拥有余热利用设施,可提供工厂内所需的暖气、热水,还可向设施外的温水泳池等提供温水和热能等。

用于填埋垃圾灰烬的“最终处分场”分布于山区、海边以及河湖边等处。东京的“最终处分场”位于东京湾内繁华的台场附近,附近包括中央防波堤在内的很多设施都建在以前的填埋场上。灰烬填埋为东京增加了不少面积。如今,新的填埋场上草木繁盛,远望如同一个大公园。

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的前提是对垃圾进行分类。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日益细致,开始分为旧书报类、塑料类、废电池、荧光管等。在收集阶段除了要求市民分类外,在清扫工厂内还会进一步进行细分类。

焚烧厂既“静”又“净”

记者在日本参观过多处垃圾焚烧处理厂,基本观感就是“静”和“净”。这些工厂不会给周围居民带来噪音污染,而且由于设置了除尘、除臭和有害气体过滤装置,到处都非常干净,既看不到烟筒冒出的黑烟,也看不到纷飞的苍蝇,完全不会与垃圾联系到一起。同时,由于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所以偌大的工厂内很少看到人影。这些垃圾焚烧厂还经常会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了解工厂的工作情况,培养垃圾分类意识。

以记者曾参观的大阪市环境局下属大正工厂为例,该厂建于1980年,虽然建筑稍显陈旧,但是整个厂区干净整洁。一车车的可燃垃圾运到厂区后,被投入垃圾竖井。巨大的垃圾竖井深达40米,容量8000立方米,可以装入约2400吨垃圾,工作人员在顶端的玻璃幕墙后遥控吊车,一次就能抓起3吨的垃圾送入焚烧炉。

虽然有如此之多的垃圾,但是厂区内并无异味,这是由于垃圾产生的异味被抽风机抽走后,用空气预热器加热到约150至200摄氏度,再送入焚烧炉,由于炉内的高温,有异味的气体均已被分解。

为避免焚烧时产生二[口][恶]英,焚烧炉利用850至950摄氏度的高温使垃圾实现完全燃烧。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屏幕,可以实时观看焚烧炉内的情形。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粉尘都被电气集尘器吸附,排气通过洗涤装置洗净,其中的二[口][恶]英利用活性炭吸附,再经过过滤式集尘装置处理等,符合安全标准后才从烟筒排放。可燃垃圾焚烧后最终形成的灰烬只有原来体积的5%左右,而收集的含有二[口][恶]英等的粉尘,则利用药物经过无害化处理,与灰烬一起运到大阪湾进行填埋。

垃圾处理厂之所以如此干净整洁,是由于日本对于垃圾焚烧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标准,且有诸多法律保障,如《废弃物处理法》《大气污染防止法》《恶臭防止法》《噪音限制法》以及《二[口][恶]英对策特别措施法》等。

正因为有如此严格的规定,所以即使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其核心的23个区中的多数区都有一两处垃圾焚烧厂,高大的烟筒就位于繁华的市中心,与居民区相安无事。垃圾处理厂还会实时在门口的电子屏上公布排放的污染物质数据。

英国:焚烧厂受政府和民间严密监控

尽管英国政府一直强调要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并不断提高回收利用率,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垃圾填埋和焚烧仍是英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1870年,世界上第一台垃圾焚烧炉在英国投入运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中的可燃物和易燃物成分迅速上升,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广。不过,从八九十年代开始,垃圾焚烧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民间的反对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这种处理方法逐渐受到限制。

目前在英国要新建垃圾焚烧厂,必须走的程序是在当地进行公众问询。而由于反垃圾焚烧组织活动十分积极,新建焚烧厂往往难上加难。去年年底,英国鲍尔弗·贝蒂有限公司一个造价5亿英镑的垃圾焚烧厂项目被搁置,主要就因为其规模、选址及有可能给环境及健康造成影响引发公众强烈反对。

英国民间反垃圾焚烧组织的游说和抵制能力不可小觑。在“英国杜绝垃圾焚烧组织(UKWIN)”网站上,一张地图清楚地标出了遍及英伦三岛的所有垃圾焚烧厂的地址、运营商、年处理能力等,还包括已经被该组织成功抵制未能建成的以及仍在筹建的垃圾焚烧厂地址,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UKWIN在全国有多达百余个下属组织,它们会有组织地对所在地区内的垃圾焚烧厂进行持续监督,并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施加压力,阻止新建垃圾焚烧厂。

尽管阻力重重,但因地域狭小垃圾填埋难以持续,提高回收利用率又有待技术发展,垃圾焚烧这种处理方式在短期内仍很难完全被替代。

英国对垃圾焚烧厂的态度是标准严格、监控严密、谨慎新建,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欧盟的相关规定也使得有关垃圾焚烧的所有行为都在严格框架内进行。而垃圾焚烧企业在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持续压力下,也只能通过提高技术来达到相应标准,并且通过公开透明的处理方式赢得周边地区民众信任。

随着焚烧技术的不断改进,英国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已经变得更加可控,比如人们最为担心的致癌物二[口][恶]英,英国鲍尔弗·贝蒂有限公司网站上介绍说,目前普遍采用的焚烧炉会将烟气温度控制在850摄氏度以上,能够尽量抑制二[口][恶]英的产生并保证已合成的二[口][恶]英充分分解。

德国:大量焚烧基于严格分类

“可回收垃圾倒得不够精确,被环卫工人贴条拒收。”一名在德国生活多年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同时还配上了一幅照片。

朋友屋外三个垃圾箱中的一个被人贴上了一张纸条,纸条上还有个醒目的“Stop”。朋友觉得十分委屈:自己可是对照小册子认真学习过垃圾分类的啊!

在德国,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深入人心。一些住宅的垃圾桶专门放在上了锁的垃圾房内,垃圾桶配上黑、绿、黄三种颜色的盖子,分别用来收集一般垃圾、纸张垃圾以及塑料。然而,简单的三种分类往往难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分类问题,环卫部门于是专门在垃圾房的回收处贴上图片并且还在纸板上粘上样片,指导居民正确处置垃圾。

如果不按照正确方式认真进行垃圾分类,很可能会被环卫工人拒收,从而连累整个住宅区,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面临处罚,因此在德国生活的人几乎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德国人为何在垃圾分类上如此“较真”?在德国生活的环境学专家陶黎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背后的原因。她说,合理而清晰的分类实际上是垃圾焚烧的前提,因为随垃圾种类的不同,其燃烧的温度也不一样,不进行合理分类就焚烧,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会造成严重污染。

事实上,对德国的很多城市来说垃圾处理一直都是个难题,而德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垃圾焚烧的探索。以德国的港口城市汉堡为例,1890年之前,汉堡的生活垃圾都被用作肥料运送到居民区附近的农田里。然而,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不环保,而且不卫生。1892年,仅仅一场霍乱就夺走了8000人的生命,这促使汉堡当局下决心于1896年建造了首座垃圾焚烧炉。

如今,德国人对生活垃圾遵循的是尽量减少总量和加以回收利用的原则。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德国城市固体垃圾中回收利用比例为65%,焚烧处理比例为35%。当其他国家还在讨论焚烧和填埋两种处理方式孰优孰劣之时,德国已经从2005年6月1日开始禁止填埋未经处理过的垃圾。

陶黎君说,德国法律针对居民区和工业区等地的焚烧厂排放标准不一样,只要排放达标,选址并无限制。从现实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汉堡市的4座焚烧厂均未远离市区。其中MVR厂甚至表示,当初的选址初衷就是想尽量在垃圾产生之地处理垃圾。

在MVR公司里面,来自汉堡及周边地区的可焚烧垃圾进入焚烧炉,高温焚烧之后产生废气、热蒸汽和废渣等,其中废气是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公司会采用碳吸附等方式再对其进行两道程序的严格处理,最后才从烟囱排出。

猜你喜欢

焚烧厂焚烧炉垃圾焚烧
尾气处理工艺中尾气焚烧炉的控制原理及应用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现状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
垃圾焚烧锅炉长周期运行受热面设计优化
垃圾焚烧炉的专利技术综述
含碱废液焚烧炉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硫化氢制酸焚烧炉的模拟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分析
运营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众风险感知研究
生活垃圾焚烧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