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胸入路手术和左胸入路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临床疗效对比

2014-08-01黄继超

当代医学 2014年27期
关键词:径路切除率中段

黄继超

右胸入路手术和左胸入路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临床疗效对比

黄继超

目的 对比右胸入路手术和左胸入路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就诊的中段食管癌的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手术径路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右胸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左胸入路手术。对比观察2组的肿瘤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39例肿瘤成功切除,肿瘤成功切除率97.5%,对照组40例患者34例肿瘤成功切除,肿瘤成功切除率为85%,2组患者肿瘤成功切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中段食管癌上,与左胸入路手术相比,右胸入路手术的肿瘤成功切除率更高,手术操作空间更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段;食管癌;手术

食管癌是我国居民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肿瘤之一[1]。中段食管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目前,手术切除是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中段食管癌由于与支气管、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奇静脉、心脏等邻近,在解剖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故对彻底切除肿瘤和清扫淋巴结而言,手术径路的选择至关重要[2-3]。本研究比较右胸入路手术和左胸入路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沐阳县中医院就诊的中段食管癌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手术径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8.9±2.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9.3±2.6)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右胸入路手术,患者采取左斜位,切口于右胸前外侧选择,并经由第四肋间位置向胸腔内进入。游离肿瘤及胸段食管,清扫食管旁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于上腹正中位置选择切口,将胃至幽门水平游离,清扫区域淋巴结,对胃网膜右动脉及胃右动脉进行加强保护。扩大食管裂孔达3~4横指宽度,将胃送入右侧胸腔。提胃经食管床至颈部与右胸顶处进行吻合,固定缝合胃壁与胸顶胸膜,以减轻吻合口张力。

对照组采用左胸入路手术,患者取右侧位选择切口于左胸后外侧部,并经由第六肋间向胸腔进入。游离肿瘤及胸段食管,清扫隆突下、食管周围、左支气管周围淋巴结。于肝脾间将膈肌切开,游离胃,保留胃网膜右动脉、胃右动脉及其血管弓,双重结扎胃左动脉,清扫胃左动脉及其分支周围淋巴结、贲门淋巴结,同时将贲门封闭。将胃提至主动脉弓上与食管行吻合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9例肿瘤成功切除,肿瘤成功切除率97.5%,对照组34例肿瘤成功切除,肿瘤成功切除率为85%,2组患者肿瘤成功切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路径治疗中段食管癌疗效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有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4]。淋巴转移是食管癌常见的转移途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突出特点是可以上、下沿食管旁淋巴结双向跳跃式转移,所以最大限度地清扫食管癌淋巴结对食管癌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作用[5]。但此部位的解剖结构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给手术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6]。为此,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是提高肿瘤成功切除率、更好地清扫淋巴结,以达到根治食管癌的关键。

左胸入路手术由于受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等解剖结构的阻挡,开胸显露差,无法满意清扫气管旁及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而右胸入路手术可完整暴露上纵隔和上腹部,保证足够长度的食管切除和纵膈野及腹野区域的淋巴结暴露及彻底清扫[7]。特别是有侵及奇静脉的情况时,左侧开胸显露不够满意,往往清扫不够彻底,而从右侧开胸显露则较好,进行上纵隔、气管隆突及食管旁的淋巴结清扫也方便,情况需要时也可游离或部分切除奇静脉及结扎胸导管。对于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入路可以有效避免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所造成的盲区,对周围淋巴结的清扫及肿瘤的切除,特别是颈胸交界部位、上纵隔气管食管沟以及隆突下三角部位的淋巴结清扫更为方便和有利[8]。本次研究说明与左胸入路手术相比,右胸入路手术成功切除率更高,切除更彻底。

综上,在治疗中段食管癌上,与左胸入路手术相比,右胸入路手术的肿瘤成功切除率更高,术野暴露更充分,手术操作空间更大,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郭昭扬,俞力超,徐新华,等.胸段食管癌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14(10):243-244.

[2] 王洲,刘相燕,刘凡英,等.N0期食管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为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1,42(2):68-71.

[3] 严福来,周星明,陈奇勋,等.右胸及上腹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510例[J].中国肿瘤,2010,13(2):112-114.

[4] 罗强,蓝碧洋,钟醒能,等.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评价[J].河北医学,2012,18(6):50-51.

[5] 毛友生,赫杰,程贵余.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对策[J].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401-404.

[6] 陈世明.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40-41.

[7] 张华勋.不同手术入路在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41.

[8] 华和胜,余涛.右胸上腹两切口中段食管癌根治术60例的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4):723-7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7.065

江苏 223600 江苏省沐阳县中医院胸心外科 (黄继超)

猜你喜欢

径路切除率中段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速切削条件下提高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切削用量选择研究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一种SDN架构下业务属性相关的多径路由算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与临床应用(9)
——房室结双径路的少见电生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