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拂郁痛泄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4例效果观察

2014-08-01马锦蓉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罗湖区腹痛组间

马锦蓉

拂郁痛泄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4例效果观察

马锦蓉

目的 自拟拂郁痛泄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9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n=24),给予“拂郁痛泄要方”治疗;对照组(n=25),给予“思密达+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4.0%)(P<0.05);试验组半年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32.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拟拂郁痛泄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拂郁痛泄要方;肠易激综合征;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类以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以及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表现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1],患者通常有持续发病或间歇发病,根据其症状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通过采用自拟拂郁痛泄要方对2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9例,均符合1999年版罗马Ⅱ标准[2],并均行纤维肠镜检查。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20例;年龄25~65岁,平均(46.5±11.5)岁;病程2个月~7年;患者自诉在最近12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其他腹部不适。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5),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取自拟拂郁痛泄要方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药物有:炒白芍15g,炒白术15g,炒防风10g,炒陈皮10g,党参15g,丹参10g,郁金10g,五味子10g,佛手10g,乌梅10g,川芎10g。1剂/d,煎好后取药汁400mL,于早、晚餐后分服200mL。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剂,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3g/次,3次/d;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g/次,3次/d。2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随访12个月,期间记录患者复发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3](1)治愈:治疗4周后,患者大便成型,1~2次/d,恢复正常规律,腹痛、腹胀等不适消失;(2)显效:经治疗后患者每天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但每天大便次数仍在3次及以上,且不成形,腹痛、腹胀等不适较治疗前明显减轻;(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大便次数、性状无任何改善,腹痛等腹部不适也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n(%)]”表示,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2组患者半年复发率比较 随访期间试验组有1例(4.17%)患者在半年后复发,对照组有8例(32.0%),对照组半年复发率明显高于试验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065,P<0.05)。

3 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临床可主要出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同时还伴有心慌、多汗、焦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4]。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食欲属于中医的“泄泻”和“痛泻”范畴,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主要与患者精神情感因素、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感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内脏器官高度敏感以及肠道动力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情志不遂而致肝郁气滞,最终伤及脾肾及胃肠等脏器,因此,胃肠气滞、肝旺脾虚是辨证的关键所在。本次研究中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取其祛湿止泻、补脾柔肝之功,再加用佛手以疏肝理气;方中丹参、川芎有活血祛淤、行气止痛之功效[5-7];党参益气健脾,可固本正源;本方重在调理气机,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因此在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组研究中24例给予拂郁痛泻要方治疗的患者在治疗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67%,对比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的25例患者(64.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患者半年复发率较西医组更低,提示中医药在调节脏器功能及治疗功能性疾病方面比西医更具优势。

[1] 叶柏,陈静,宁丽琴,等.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314-316.

[2] 蔡利军,吕宾,孟立娜,等.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5):1097-1099.

[3] 郭茂楠,王鹏琴.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40-541.

[4] 陆桂芳,胡玲.肠易激综合征[J].乡村科技,2012(12):41.

[5] 任海勇,赵雪超,张玉春,等.拂郁痛泄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2例[J].现代中医药,2007,27(1):3-4.

[6] 王伟岸,钱家鸣,潘国宗,等.肠易激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2):106-109.

[7] 邱卫东.蒙脱石散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9):23,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96

广东 518000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马锦蓉)

猜你喜欢

罗湖区腹痛组间
一线城市老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新素质教育”的创新行动— —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ervical chiropractic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