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4-08-01黄宇翔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心性瑞舒伐安全性

黄宇翔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黄宇翔

目的 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广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2)。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全部患者随访1年,比较分析2组患者心性事件发生概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性事件总发生率为77.3%,观察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存数人数和1年后存活人数均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瑞舒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患者心前区疼痛异常,常会有濒死感,一旦急性发作,未及时抢救,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应该对该种疾病给予重视[1]。瑞舒伐他汀是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广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2组(n=22),其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50.6±7.5)岁。患者均经过心电图检查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抗凝及β2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等各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10mg/d,在患者入院2d以后开始用药,至少服用3个月,治疗后对全部患者随访1年,比较分析2组患者心性事件发生率。

1.3 评定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出院存活率,在随访1年过程中观察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再次心肌梗死的概率。并且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了头痛、腹肌痛或者胃部、肠部不通畅等不良反应,定期对患者的肝部、肾部功能进行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性事件总发生率为77.3%,观察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出院存数人数和1年后存活人数均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且在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胃肠部不适,观察组所有患者中无1例出现头痛、腹肌痛或者胃部、肠部不通畅等不良反应,说明了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表1 治疗后2组患者心性事件发生率比较

表2 治疗后2组患者存活人数比较

3 讨论

AMI的发病机理是患者体内易损板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出现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患者体内炎症的细胞因子诸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以及C反应蛋白等在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反应度增高,说明炎症对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作用[2]。而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对酶异常的竞争性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体内的胆固醇合成,降低患者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减缓心血管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

针对心肌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症和稳定斑块的作用。主要作用原理:减少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及组织因子的生成,控制血管内皮增生,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向良好方向发展,起到控制炎症发生不良反应的作用。降低患者血浆中的CRP含量,而CRP的主要副作用是它能够促使炎症反应的发生,提高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的速度[3-4]。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修复破裂斑块、稳定斑块的作用。瑞舒伐他汀作为最新一代的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药效快,具有保护患者内皮细胞,改善患者组织血流情况,进而促进心功能的恢复[5-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加用瑞舒伐他汀,出院后患者观察组的出院存数人数17例及1年后存活人数20例均明显比对照组的11例和12例多,且观察组的心性事件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为77.3%,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所有患者中无1例出现头痛、腹肌痛或者胃部、肠部不通畅等不良反应,充分说明了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冬兰,夏文胜,陆红进,等.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死3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3):236-237.

[2] 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56-57.

[3] 邓燕玉,黄莉,常翠,等.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8):658-659.

[4] 杨静,石慧武,魏冬梅,等.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1):3620-3621.

[5] 邓燕玉,黄莉,常翠.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8):125-126.

[6] 郭晓艳.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4,19(1):40-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85

广东 525200 广州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黄宇翔)

猜你喜欢

心性瑞舒伐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