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K”来袭我们都准备好了吗?

2014-07-31乐幽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影视剧

乐幽

4K,一种提供最新的超高清分辨率4096×2160的技术,也是一种新兴数字内容解析度标准。这种技术和标准能够使画面的分辨率达到高清的4倍,配合色彩和音效,提供目前最优良的观影感受。这是一次从拍摄到显示的技术革命。

过去很长时间里,影视剧以2K技术拍摄而成,4K技术是人们发现的到目前为止最清晰的画面,技术手段提升了“一倍”。看过4K电影的观众会发现,这种技术拍出来的画面清晰得连演员的毛细血管都看得见。

当4K用在影视剧里,让观众容易还原最真实的感受。如果大家感觉陌生,不妨可以从张艺谋的新作《归来》中获取些直观感受。影片中拍到的阳光和落叶,清晰得让观众身处其中,尤其是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历史岁月的一代人,很容易陷入时代情感之中。

有了这种技术,中国人最擅长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找到了最好的技术手段,正如张艺谋在《归来》中以一场暴雨来渲染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氛围那样。众所周知,唐诗描述景色是一流的,“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自是不必多言,我们可以各自感悟诗人的心情。

现在,4K则在技术上解决了表现力的问题。技术的革新为更高层次的精神感受提供了可能,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场技术革命即将来临

影视总在追求图像质量,分辨率是最重要的参数,而这又取决于胶片画幅。2K技术拍出来的图像胶片画幅大小为35毫米,4K的画幅则可以达到65毫米,去除画面的颗粒感,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总体来看,3D的焦点是三维感受,4K则是改良二维画面的质感。

媒体变革总是从技术开始。4K影视剧的“军师”—PMW-F55摄像机配备全域电子快门,能消除果冻效应;由于机器轻巧,甚至可以被倒吊起来拍摄特殊的角度;另外,F55机内直接记录XAVC 4K格式这一点尤其受到摄影师热捧,因为这减轻了此前同级别设备输出RAW格式带来的巨大数据压力。PMW-F55的后期制作允许直接处理前期数据,可利用软件直接输出成片,大大简化流程。2013年底,PMW-F55/F5 V2.0固件版本升级实现了2K/4K RAW的24P格式以及240格慢动作的记录。业内人士称“PMW-F55/F5的诞生将改变整个数字摄影机竞争格局”。

部分精品内容纷纷试水PMW-F55/F5,4K成了高端广告客户的宠儿。例如在某品牌剃须刀的广告中,PMW-F55拍摄出多层次通透的亮部暗部效果,让广告商十分满意,这自然也让其他广告商趋之若鹜。

除了张艺谋的《归来》使用了4K技术之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导演郑大圣使用PMW-F55拍摄了5部改编自“茅盾三部曲”的4K电影。另外,中央台及各大省市电视台开始引进PMW-F55设备,这种摄像设备成为了电视台制作精品的最大依靠。一批备受关注的4K纪录片也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例如《舌尖上的中国2》。在不久的未来,还将出现电视4K频道。有人说,在一两年的时间内,4K显示器将会普及至游戏业,产生处理4K显示技术的显卡,而那些率先利用这项惊人的分辨率技术的游戏公司将会拥有良好的公共形象。总之,在目前的影视剧拍摄制作中,PMW-F55/F5正在推动整个节目拍摄市场快速进入4K时代。

这是一种据称能拍清楚“女演员皮肤下面的毛细血管”的技术。不过,除了对技术的崇拜以外,我们不得不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4K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受制于技术载体,新旧媒体之战也可能改变它的发展方向。一方面,4K面向的不仅是2D电影市场,暂时来看,它不像3D那样可以提高电影的票房收益,短期内4K影视剧没有市场回报,家庭电视机才是它更为广阔的天地,但是,专门的4K电视机目前市场价格又比较高,例如索尼2012年推出84英寸4K电视机,售价达到十万元以上,因此市场远未能普及。

不过,这一矛盾在网络媒体那里却成了一片水清沙美的浅滩,网络媒体纷纷搭建垂直产业链,提高4K的受众价值,以期实现“一体化增值”。例如,乐视TV推出一套从源到云到端、由4K内容及应用、4K云平台、4K屏幕、4核处理器组成的“4X4”的4K体系,推出价格低廉的4K电视机,不依赖载体硬件的收入,而是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于一体,通过对产业链作垂直整合,占领受众渠道,通过内容和广告收入、应用分成来让利于消费者。

挑战“4K”的演员很前卫

据业内人士称,4K技术使得后期制作增加三成,不仅如此,连化妆、道具、演技都必须提升等级以适应这种技术。

2013年戛纳电影节上,人们看到来自日本放送协会NHK的8K分辨率数字电影。8K分辨率,就是指分辨率为7680×4320像素的画面,画面清晰度达到普通高清标准的16倍,即比普通的2D电影清晰16倍。

人们普遍认为,食物和人物对画面精细程度的要求比较高。场景要做到精致,演员的面部表情不能露出破绽,不然任何一个小瑕疵都会被放大。8K电影《美人众多的料理店》的导演李斗士男的目标是让观众“看清女演员皮肤下面的毛细血管”,“因为害怕女演员皮肤上的瑕疵毁掉观众的观感”,他甚至为选角的问题事先请教化妆师。当然,这也成了电影行业的一种技术手段。有观众表示,在大屏幕上看8K电影,即便明知这只是2D画面,但感觉自己跟演员贴着脸。除了女主角的皮肤之外,那些鱼肉、蟹柳展现出来的质感前所未见,看过的人直呼“再加上气味就可以吃了”。不止画面,8K让音质也有飞跃式的提升,令每一个声音都找得到最佳的还原途径。

保守者认为,大部分的影视作品用2K即可,并不需要非用4K不可,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以《归来》为例,正因为这是一部色调朴素的电影,才更需要4K来作细节的辅助。

虽然当前的电影工业制作未对4K技术进行大规模铺设,但毫无疑问的是,4K技术正在改变着电影美学。许多4K作品正在或明或暗地展示,悄悄地提升着观众的观感品位。

4K技术考验着演员的真本事,毫不浪费好演员的演技。例如张艺谋动用了陈道明和巩俐两位“老戏骨”出演这么一部有标杆性意义的作品。“在特写镜头下,我看到了陈道明眼眶中泪花与不自然抖动的脸颊,这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一名观众如此评价。

“当电影进行到陆焉识、冯婉瑜在钢琴声中相认的那一段,观众能清晰地看到巩俐的鼻翼、陈道明的须眉之间都带着戏。好演员的功力在高清视效下终于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一位影迷如此感叹。

在影迷们对4K抱持神秘和崇拜感的时候,一些导演却有些不以为然,并没有因这项新技术的来袭而感觉焦虑。土耳其艺术电影导演努里·比格·锡兰(Nuri Bilge Ceylan)的4K电影《冬眠》入选第69届戛纳电影节,他坦言第一次拍4K电影只因有资助,他个人对此表示“无所谓”。除了“后期的工作变得更困难”,艺术手法上与以往的操作并没有什么差别。

好技术不如好脑筋

技术和艺术的关系不必赘述,以李安为例,他的成功在于他对技术与艺术两者结合高超的把握度,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和3D技术的运用。李安在创作《绿巨人》时聘请了世界最著名的电脑影视制作公司特别制作数字特技,才有了影片里浩瀚磅礴的场景。他又用数字技术来制作《卧虎藏龙》里古都的场景。

在李安那里,技术始终很“称职”地为艺术服务。说电影技术成就了李安也一点都不为过。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瑰丽的画面色彩和撼动人心的3D效果让观众领略了剧本作者所希望表达的美好幻想以及残酷的现实,如果没有这样的技术,电影思想不可能给观众留下那样深刻的震动。

又如张纪中在拍摄《神雕侠侣》时曾经说过,他非常注意把新技术运用在电视剧中,并且又谈起自己很想重拍电视剧《西游记》。旧版《西游记》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没能把虚幻的场面表现好。尽管演员的演技都非常到位,但由于“硬件”条件有硬伤,这部剧留下很多缺憾。《西游记》有着中国古典文化里最为出色的文本和思想性,由于在技术上输给了国外的《魔戒》《哈利·波特》,以至于在国际上,年轻人对它的接受程度还不如后者,这是影视剧创作者不得不深思的地方。

纵观我国影视剧技术发展,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历程。近十年来,我国发展了多种诸如中国巨幕、数字拷贝卫星传输、0.8K和1.3K放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并拥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唐山大地震》、《大明宫传奇》等国产IMAX电影纷纷登上银幕,体现着我国电影业的巨变。2010年,《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

当然,一部分影视剧创作者并不太对新技术感冒,甚至认为2K已经足够。持这种观点的人多为艺术主义者,他们注重剧本的内涵和整个影视剧展现出来的思想性。正如努里·比格·锡兰所认为的,用4K拍摄“无所谓”,只是为了赢取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他们认为,人才是电影创作最为重要的因素。观众爱看的影视剧,可以是制作精良的,但泡沫剧、烂片依然会占领市场大部分。观众的观赏需求并不只是画面,内容可能具备更强大的力量。

近年来电视圈的抄袭风气盛行,创作影视剧的人并没有“入世”,去关注观众的精神需求,他们更关注晋升、薪酬等。所以有人说,影视剧要实现创新,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这包括电视人的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等等。专业技术再高、设备再好,没有人的创新意识,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个圈子缺乏理想,而理想对于好作品来说又是必须的。

有人建议建立信息资料机构,专门收集影视剧各个门类的信息、资料,让业内人士可以随时调用,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结语

4K—这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技术,悄悄地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里。观众也许不会注意到,那样精细的镜头到底是用什么机器制作出来的,也许认为只是导演对镜头选取的角度很独到。电影《归来》把4K高调地介绍给全国观众,告诉大家什么叫做好画面。好的创作者如李安和张纪中等,对新技术是敞开心扉的。也有人固守着“内容为王”的思想,保证影视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技术绝不能喧宾夺主。好作品也往往是在文本上占优的,因此不少人高呼“没有好剧本,再好的演员也是浮云”这类说法。不少演员为了生存,只好屈尊去拍泡沫剧和烂片。浮躁的氛围让这个年头出不来几部耐看的剧本。4K的使用,如果不是建立在好“本子”上,而是为技术而技术的话,好技术只会放大瑕疵。但如果4K能结合好“本子”,那么影视剧作品无疑是如虎添翼。正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想不出来还有哪一部电影比它更能展现出3D电影技术的用处和好处,以至于这样的一部与好莱坞三大要素—血腥、色情、暴力扯不上关系的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和全世界影迷的尊重。

猜你喜欢

影视剧
传统文化在当代影视剧中的传播困境与创新研究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就该给影视剧戴上『烟草过滤嘴』
郑晓龙:希望台湾影视剧发展起来(关注两会)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别再让影视剧乱“吃药”
影视剧“抱团出海”要坚持质量为王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美貌催眠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