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文脉生意盎然

2014-07-31汪新林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脉花鸟画国画

汪新林

在浩瀚宇宙的万千事物中,国画是很小的一个点;而在邈远深邃的历史隧道里,国画艺术却是一条绵延不断的线。正是这条线的传承与延续形成其历史,成就其规律。在这里,国画的“国”字体现的是民族之血脉,而“画”是承载民族血脉的文化样式。国画的成就,在于它在世代交接的过程中,传承了自身承载的民族文化本质、特性及文化方式等诸内涵,并且使这种交接得以不断延续,这就是民族文化之脉的真正来源。就此而言,延续传统文脉与现代生活的那种无形的亲和性,追求纯正的中国画艺术,让其在现代思潮的冲击和古今交织中一直保持国画艺术鲜活的发展态势,是一位艺术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王德礼就是当今画坛注重自身语言的锤炼,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业,追求中国画纯正的笔墨味道,具有完备森严的章法体系、堂堂正正的崇高气象、撼动人心的文化品位和光辉远大的民族精神的一位试图延续中国传统文脉的当代颇有实力的艺术家。

王德礼比我年长,生活中是我的老大哥,艺术上是我的良师益友,与他一样,我也是从事花鸟画艺术创作的,多年来亦师亦友的关系,使我从他身上受益匪浅。他的花鸟画作品,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在笔墨语言运用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在整体艺术样式的营造中重视和追求经典的绘画样式。沿着他的笔墨线条和满纸意境读开去,我们感到的是活泼自在、苍劲厚拙的别样笔墨精神意趣,感到的是对于中国画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追求,感到的是严谨的法度和文化的自信,感到的是由温柔敦厚的传统美学所沁润出来的心性之美。

观王德礼的花鸟画,其简约拙朴的画面使我深切感到一种清新、空灵而安详的艺术氛围,一股浓厚而纯正的中国文化氛围。犹如他本人一样,充满了浓厚的书卷气。他的画既保留了中国文人画的笔墨情趣,体现了中国艺术之精神,又直抒己见,反映了当代审美趣味,笔墨精到、设色得体、品味无穷。其纯正的笔墨背后是质朴、自然、真诚与空灵,与当今画坛纷纷扰扰、故作姿态的众多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基于这种感觉,我开始有了解读王德礼作品的愿望,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交往,我对王德礼其人其画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也更加丰富了我对王德礼之画的认知。

王德礼的画,是源于传统精髓的萌发,他选择了花鸟画作为自己的创作语言,把情感寄托于花鸟鱼虫之间,将艺术思维与艺术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用最直接、最切肤、最动心、最有实感的表达方式表述与描绘了出来。仔细赏读他的花鸟画,我们不难感到画家丰满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在他的花鸟世界里,散发着一种勃勃生机,在他笔下的自然形象经过意象的夸张和强调,所体现的生命力更为旺盛,在整体画面氛围中所蕴含的是对生命柔韧绵长的张扬迎合,这种丰富的精神含量,通过视觉的传递直指观者的内心,让人为之动容。其作品在点线面以及笔墨的尝试中,在动与静,冷与热的情绪交织下,似拟灵肉双重的大起大落,翻卷出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和将生命体验汇入万千心象的追求。他的作品墨色表现与传统绘画诸种派别的表现相比,更强调艺术家本身主观感受和情绪。通过对笔墨色调的准确把握将心所思以不同的方式绘出,从而对人们的官能产生富有亲和力的感染,进而使不同作品中所共同蕴含的人类自然万物的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与观者产生共鸣。

众所周知,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国画这一文化样式的创造与确立,是伴随着这个民族对于文化的思考与认识而延续并不断完善其成就的。因此,中国画必须体现中国艺术之精神,必须视为一种文化的表率性载体来对待。赏读王德礼的花鸟画,有一股很强的文化气息,这是他重视古代花鸟画传统,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画的符号化、抽象化的高逸境界,试图从传统花鸟范式中走出一条花鸟画现代化的道路的结果使然。他的作品一方面具有鲜明的传统规矩,文脉清晰;一方面师法造化,得自然花鸟之意趣;一方面在个人学养的涵养下自然流露出画家的心性、真情和自我本性,显示着苍劲厚拙的个性之美。而在他的绘画中还蕴含着一股抒情诗般的韵味,充盈着一股优美、自然的情调和浓浓的诗化气息,绽放着一种诗意的纯净和感人的力量,这种诗意的纯净与优美,又隐藏在苍辣、厚拙、强健而又大气浑然的笔墨表达中,从而使其形式语言赋予了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新时代人文关怀精神,这是对传统经典文化样式的继承,但又区别于古人,其鲜明的个性面貌,无不体现着他沉静的思考和文人情怀,无不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美学追求——国画创作中应当始终在传统中求变化,在中国画艺术恒定不变的精神内核中求发展。

但当我们再次仔细品读时,会发现,这种很强的文化气息是建立在对自然美的讴歌和开掘基础上的。换句话说,他是在重视绘画性的基础上去努力生发文化性的。王德礼的花鸟画,能将自然之情、乡情融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审美世界,并使用粗重的笔墨和明丽的色彩将其强化,自觉地在表现对象中注入具有社会内容的精神和力量,面对他的作品,一股沉厚自然、朴茂雄秀、华彩内敛的自信气度洋溢在其中;一股生命的意识和文化的自觉显现在其里;笔墨当随时代,由新的时代要求所赋予的新造型法式,在丰厚的东方哲学意蕴中彰显着自足的力量和神采飞扬的雅颂新风。

毋庸置疑,王德礼的花鸟画,在讴歌和开掘自然美和由此而生发的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延续中国传统文脉,追求纯正的中国画意味。文脉是什么?文脉是文化本质和特性的迁延,是一个民族肌肤和灵魂的结合体,这种肌肤和灵魂的结合通过其魅力表露这个民族的价值和特性。的确,对于国画而言,文脉是其生命,是国画之所以称为国画的根本所在。我们期待的文脉可以在国画诸要素之中,特别是国画可视的诸要素之中得以触摸。王德礼的花鸟画始终以水、墨、线、点、色,在有意无意之间,若离若即之中营造着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境界,满纸洋溢着含蓄、朗润、温馨的书卷气与文化意气,表现了一种妙趣天成,生意盎然的别样画境,同时又赋予自然花鸟以独立的人文气质和当代美学因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王德礼花鸟画的审美内涵,成就了画家的绘画艺术。

多年以来,王德礼一直淡薄名利,深深依托于精神乐园的创作激情并浸透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他尽量避开新潮与今潮的前后冲刷,以努力保持着自身艺术的前进方向,这在充满无数的诱惑和陷阱的当代现实生活中,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艺术家,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分显示出王德礼是具有更高的创作勇气和艺术献身精神的。而他那些用画笔言说着的自然生命,具有光辉远大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花鸟画作品,则让同行们好像推开关闭了多年的窗户,看到了灿烂的阳光,感受到古今久违的清新与田野的生命气息,更赢得了对生活作用的认识与共鸣。相信王德礼通过执着探索而形成的这种绘画风貌,必会随着其绘画语言形式的不断完善而越走越宽。

王德礼

王德礼,一九四四年出生,北京人,一九六二年进入北京画院学习花鸟画,一九五八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受教于著名书画家郭风惠,毕业后一直从事专业书画创作。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三峡画院艺术顾问,北京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水墨画研究会副会长。作品在韩国斧山国际书画大展赛中获大奖。其作品多次参加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举办的国际艺术大展,并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媒体上发表,受到美术界,收藏家及书画爱好者的一致赞誉。

猜你喜欢

文脉花鸟画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难忘岁月》(国画)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