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马”的仙逝

2014-07-31陈志学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荷马玛纳斯民间文学

陈志学

居素甫·玛玛依,一颗民间文学巨星陨落。“活着的荷马”世界著名《玛纳斯》史诗传承大师,97岁的居素甫·玛玛依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6月1日上午10时在阿合奇县仙逝,是世界民间文学巨大损失。他终身为8部23万行《玛纳斯》史诗记录、传承、转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冬日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阳光依然那么灿烂,白雪早已厚厚地覆盖了草原,托什干河也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四处都是静悄悄的,只有不时飞过的几只小鸟,带来些许啁鸣。

在这个祖国最西部的小县城里,居住着一位国宝级的大师。他就是已年过九旬、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完整演唱8部《玛纳斯》、被人誉为“活着的荷马”的“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

这位15岁就能完整演唱8部《玛纳斯》,40岁才正式在公众场合演唱的传奇人物,他演唱的《玛纳斯》达23万多行,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英雄史诗,比荷马唱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长14倍。他演唱的《玛纳斯》印成一本32开的书后,厚度竟然有50厘米。而他自己说,他演唱《玛纳斯》的本领居然是一次梦所授予的。

《玛纳斯》的由来

凡有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方,就会流传着《玛纳斯》的演唱会。作为我国最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已成为柯尔克孜族文化的辉煌结晶。《玛纳斯》就像一轮明月,辉映着柯尔克孜人头顶的夜空,清晰地映现出他们的前世今生。

《玛纳斯》研究室主任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介绍说,如果说其他民族都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用书面文字、雕刻、建筑、戏剧、美术作品等形式保存下来的话,柯尔克孜族则将自己全部的内心世界,民族的荣辱、抗争和追求用口头史诗的形式反映了出来。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绚丽多姿,史诗、叙事诗浩如烟海,可称得上是用诗撰写历史的民族。

中国记录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材料共8部,23万多行。《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不同,史诗《玛纳斯》的主人公并非一人,而是一家子孙八代人。整部史诗以第一部中的主人公之名得名。

《玛纳斯》第1部长达73000多行,故事情节最为曲折动人,也流传最广。它从柯尔克孜族的族名传说和玛纳斯家族的先世唱起,一直唱完玛纳斯领导人民反抗卡勒玛克和契丹人黑暗统治的战斗一生。玛纳斯诞生前,统治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卡勒玛克汗王由占卜者处获悉,柯尔克孜族人民中将要降生一个力大无比、长大后要推翻卡勒玛克人统治的英雄玛纳斯。卡勒玛克汗王遂派人四处查找,并把所有怀孕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一一剖腹查看,以便杀死即将诞生的玛纳斯。但在机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的保护下,玛纳斯终于在阿尔泰的布鲁勒套卡依平安降生。

目睹人民的苦难生活,玛纳斯从小就对外来掠夺者充满了仇恨,他立志要为本民族报仇雪耻。玛纳斯还在幼年时,已成长为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他同情贫穷的人民,把自己家的财产分赠他们;他参加劳动,在炎热的吐鲁番耕种庄稼。他长大后敬重长者,信任贤能,团结了四面八方的勇士,统一了被分散的柯尔克孜各部落,联合邻近被压迫的民族,南征北战,使各族人民过上了欢乐富裕的生活。他被拥戴为汗王,成为当时被卡勒玛克奴役的各族人民公认的领袖。后来,他不听贤慧的助手──爱妻卡尼凯依的劝告,带着40位勇士和大队兵马,向契丹人的京城发起远征。玛纳斯在这次远征中身负重伤,回到塔拉斯后逝世,柯尔克孜族人民重新陷于灾难之中。

《玛纳斯》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特克斯草原等柯尔克孜人聚居区,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北部地区也有《玛纳斯》流传。

神奇的经历

令人费解的是:居素甫·玛玛依为何能超越常人地记住长达几十万行的史诗?

几千年来,人们给能演唱《玛纳斯》史诗的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玛纳斯奇。人们一直认为这种非凡才能是神授予的。一种说法是:一个人在熟睡时,神将史诗变成一把麦粒放进他的嘴里;另一种说法是:史诗中的英雄走进了某个人的梦乡。

这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结果:这个人一觉醒来后,就能出口成章地演唱《玛纳斯》史诗了。

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玛纳斯奇”无疑是居素甫·玛玛依。中国民间文学泰斗钟敬文曾这样评价:居素甫·玛玛依是“当代荷马”。德国波恩大学教授赖希尔赞誉他为“活着的荷马”。

那么,居素甫·玛玛依又是怎样成为一个“玛纳斯奇”的呢?老人在自家温暖的房间里回忆起那遥远的往事。

“我13岁时,有一天早晨睡着了,做了个梦。梦中出现了5个骑马的人,他们背对着我。我走到最后一个人眼前,他告诉我,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是英雄玛纳斯。玛纳斯后面是巴卡依老人,之后是阿勒曼别特,紧跟着的是楚瓦克,最后就是那个向我介绍情况的人,他是阿吉巴依。他们没有说话,很快就消逝了。我从梦中惊醒,便把梦中见到的如实告诉了父母。妈妈对我说,此梦不要告诉任何人,40岁以后再说。为了我做的这个梦,父母还宰杀了羊羔。爸爸说,作为玛纳斯奇,必须遵循这样的要求,40岁以前不能演唱《玛纳斯》,40岁以后才能演唱。”

说到这里,这位白眉苍然而又恬然平凡的老人笑了。他用平淡的口气说道:“玛纳斯奇日夜思考着史诗的情节,史诗的情节和人物怎么可能不进入梦乡呢?”

其实,居素甫·玛玛依老人是8岁时在哥哥指导下开始演唱《玛纳斯》的。

老人出生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米尔凯奇村,哥哥巴勒瓦依曾经经商,足迹遍及新疆各地及中亚地区。他一面做生意,一面广泛搜集记录《玛纳斯》史诗及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他先从我国当时的著名玛纳斯奇居素甫阿洪·阿帕依口中记录下《玛纳斯》史诗的前三部内容,后又从额不拉音·阿昆别克口中记录下史诗的后五部内容。

居素甫·玛玛依跟哥哥学习演唱《玛纳斯》后,只用了8年时间,就把八部史诗全部背了下来。史诗中数百个人物、各种事件在他的脑海里梳理得清清楚楚,再经过自己的加工,创造出独特的演唱变体。而这一变体,正是世界上目前独一无二、结构最宏伟、艺术性最强、悲剧性最浓郁,深受听众青睐的不朽之作。

(本文图片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荷马玛纳斯民间文学
玛纳斯河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9月27日到碧玉之都玛纳斯县开启浪漫之旅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尼采巴赛尔时期的荷马研究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权利保护
有柯尔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玛纳斯》
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博学而又生动的学术著作